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狐丘之诫(狐丘之诫)  拼音:hú qiū zhī jiè
语本《列子。说符》:「狐丘丈人谓孙叔敖曰:『人有三怨,子知之乎?』孙叔敖曰:『何谓也?』对曰:『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逮之。』」后用以比喻人当谦虚,切勿自满,方能避祸得福。
分类:谦虚自满
《国语辞典》:狐裘龙茸(狐裘龙茸)  拼音:hú qiú lóng róng
比喻国政混乱。《左传。僖公五年》:「狐裘龙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也作「狐裘蒙戎」、「狐裘蒙茸」。
分类:国政混乱
《国语辞典》:狐鼠之徒  拼音:hú shǔ zhī tú
比喻为非作歹的小人。《隋唐演义》第七三回:「朝廷之纪纲尚在,但可恨这班狐鼠之徒耳。」
《国语辞典》:狐死兔悲  拼音:hú sǐ tù bēi
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七。燕子赋》:「切闻狐死兔悲,物伤其类;四海尽为兄弟,何况更同臭味。」也作「兔死狐悲」。
《国语辞典》:狐疑未决(狐疑未决)  拼音:hú yí wèi jué
遇事犹豫而难下决定。如:「毕业后要就业或升学,他思虑多时,仍狐疑未决。」也作「狐疑不决」。
《国语辞典》:虎威狐假  拼音:hǔ wēi hú jiǎ
凭恃有权者的威势恐吓他人、作威作福。参见「狐假虎威」条。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或以隼翼鴳披,虎威狐假;沾渍锋镝,脂膏原野。」
《国语辞典》:狼顾狐疑(狼顾狐疑)  拼音:láng gù hú yí
狼顾,狼走路时常回头看;狐疑,狐狸天性多疑。「狼顾狐疑」比喻人遇事疑虑畏惧,不轻易相信别人。如:「别老是狼顾狐疑,大伙儿都是为你著想的。」
《国语辞典》: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  拼音:qiān yì zhī qiú,fēi yī hú zhī bái
价值千金的皮衣,不是用一只狐狸腋下的白毛制成的。比喻治理好国家需要众多贤士的力量。《墨子。亲士》:「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是故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国语辞典》: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拼音:tù sǐ hú bēi,wù shāng qí lèi
(谚语)比喻因同类的人遭到不幸而悲伤。《水浒传》第二八回:「我和你是一般犯罪的人,特地报你知道。岂不闻『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三国演义》第八九回:「『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吾与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无冤,何故害我?」
《国语辞典》:露出了狐狸尾巴  拼音:lòu chū le hú li wěi bā
相传狐狸能变成人形,但尾巴无法变换,若掩藏不住而露了出来,则使人得知。比喻坏人现出本来面目,原形毕露。如:「他终于露出了狐狸尾巴,让大家看清楚他的真面目。」
《国语辞典》:兔迹狐踪(兔迹狐踪)  拼音:tù jī hú zōng
比喻罕无人迹。《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荒凉径界,无非些兔迹狐踪;坦迤土壤,料不是龙潭虎窟。」
分类:无人人迹
《国语辞典》:北极狐(北极狐)  拼音:běi jí hú
动物名。哺乳纲食肉目犬科。分布遍及北极。耳短而圆,吻短,蹠有毛,以适应寒冷气候。体型小,体重约三至八公斤。毛色分为白色型与蓝色型。穴居,杂食性,常跟随北极熊,食其剩下的猎物。也称为「白狐」。
《国语辞典》:鬼化狐  拼音:guǐ huà hú
乱编的话。如:「小弟最爱现,满嘴鬼化狐。」
《国语辞典》:狐狸狗  拼音:hú li gǒu
北方狗类群的通称。包括乔乔狗、波美拉尼亚狗与萨莫耶德狗等。特徵为被毛厚而长、耳尖而直立、尾卷于背上。
分类:北方
《国语辞典》:狐濡尾  拼音:hú rú wěi
小狐勇于渡水,却常因不知谨慎而濡湿了尾巴,终因其尾吸水过重而不能渡水成功。见《易经。未济卦》。后以比喻因顺利而心生懈怠,终导致功亏一篑。如:「持之以恒、善始慎终,才能避免狐濡尾之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