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37,分16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骨髓
上层
罗网
一茎
磊块
炉灰
珠颗
便面
青黛
镫花
正面
麦黄
浮蛆
丝网
琅珰
《國語辭典》:骨髓  拼音:gǔ suǐ
1.骨腔中柔软的物质。可分红骨髓与黄骨髓两种,前者为造血器官。
2.比喻精华。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宗经》:「洞性灵之奥区,极文章之骨髓者也。」
《國語辭典》:上层(上層)  拼音:shàng céng
1.上面一层或多层。《北史。卷三二。列传。崔辩》:「尝与训登楼,至上层,去地四五丈。」
2.上级、上司。如:「上层将有异动的传说纷纭,搞得底下的人人心惶惶。」
《國語辭典》:罗网(羅網)  拼音:luó wǎng
1.捕鸟兽的网。《礼记。月令》:「季春之月,……田猎置罘罗网毕翳喂兽之药,毋出九门。」
2.比喻陷害人的计谋。《三国演义》第七六回:「卦象正合某之机也。关公虽有冲天之翼,飞不出吾罗网矣!」
3.法网。《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先公既以武功书之竹帛,兼以文德教化子孙,故能束脩,不触罗网。」《文明小史》第四二回:「从来说得好,叫做『无巧不成书』,偏偏康太尊办得凶,偏偏就有人投在他罗网之中。」
《漢語大詞典》:一茎(一莖)
(1).原意为植物的一条茎,后表数量,多用于条状物。 汉 焦赣 《易林·震之师》:“一茎九缠,更用牵挛,宿明俯仰,不得东西。” 晋 王嘉 拾遗记·方丈山:“莎萝草细大如髮,一茎百寻。” 唐 白居易 《初见白发》诗:“白髮生一茎,朝来明镜里,勿言一茎少,满头从此始。” 明 无名氏 《宫词》:“况我瘦身躯怎和愁肠挣,刚剩得担害怕恩情骨一茎。”
(2).中医术语,脐带。 明 李中梓 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论:“婴儿未成,先结胞胎,其象中空,一茎透起,形如莲蕊。一茎即脐带,莲蕊即两肾,而命寓焉。”
《國語辭典》:磊块(磊塊)  拼音:lěi kuài
1.石块。宋。陆游蔬圃〉诗:「剪辟荆榛尽,锄犁磊块无。」
2.比喻人心中积存不平之气,抑郁不适。宋。刘克庄 沁园春。一卷阴符词:「老去胸中,有些磊块,歌罢犹须著酒浇。」也作「垒块」、「块磊」。
《國語辭典》:炉灰(爐灰)  拼音:lú huī
炉中燃料烧尽后所残馀的灰烬。
《漢語大詞典》:珠颗(珠顆)
(1).颗状物的美称。 唐 白居易 《拣贡橘书情》诗:“珠颗形容随日长,琼浆气味得霜成。”此指橘子。 宋 晏殊 《破阵子》词:“金菊满丛珠颗细,海燕辞巢翅羽轻。”此指花蕊。 宋 苏轼 《菩萨蛮·夏景回文》词:“火云凝汗挥珠颗,颗珠挥汗凝云火。”此指汗珠。 宋 葛立方 《玉漏迟》词:“鱼颭荷衣,珠颗乱倾无数。”此指水珠。 宋 杨万里 《樱桃》诗:“摘来珠颗光如溼,走下金盘不待倾。”此指樱桃。
(2).借喻男婴。 唐 白居易 《谈氏外孙生三日喜是男偶吟成篇》:“玉芽珠颗小男儿,罗荐兰汤浴罢时。” 清 唐孙华 《吴符邺生子志喜》诗:“莫恨 谈 家生较晚,幸看珠颗浴兰汤。”
《國語辭典》:便面  拼音:biàn miàn
扇子的别称。因不想使他人看见时,便于障面,故称为「便面」。《汉书。卷七六。赵尹韩张两王传。张敞》:「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史驱,自以便面拊马。」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三出:「便面小,血心肠一万条;手帕儿包,头绳儿绕,抵过锦字书多少。」
《漢語大詞典》:青黛
(1).中药名。也称靛花。马蓝、木蓝、蓼蓝、菘蓝等茎、叶经加工制成的粉末状物,性寒、味咸,功能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主治热毒发斑、吐血等症;外敷治疮疡、痄腮。 晋 王羲之 《杂帖五》:“乾蜗、青黛,主风搐搦,良。”隋书·西域传·漕国:“土多稻、粟、豆、麦;……朱砂,青黛,安息、青木等香。”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青黛﹝集解﹞引 马志 曰:“青黛从 波斯国 来。今以 太原 并 庐陵 、 南康 等处,染淀瓮上沫紫碧色者用之,与青黛同功。”
(2).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常用以画眉。 唐 李白 《对酒》诗:“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 元 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青黛染成千块玉,云霞粧就万堆螺。”
(3).借指眉头。《燕山外史》卷二:“由是 姑 ( 李爱姑 )也蔷薇架畔,青黛将顰,薜荔墙边,红花欲悴。”
《漢語大詞典》:镫花(鐙花)
灯花。灯心燃烧时所结成的花状物。旧时迷信者以为是喜事的预兆。 清 朱锡绶 《幽梦续影》:“凶年闻爆竹,愁眼见鐙花。”
《國語辭典》:正面  拼音:zhèng miàn
1.身体五官的那一面。亦用于指物体装饰较讲究或主要使用的一面。《红楼梦》第一二回:「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儒林外史》第四五回:「拿著灯底下翻过来把正面看了一会,翻过来又把反面看了一会。」
2.面对面,指直接。如:「正面冲突」。《清史稿。卷三七二。关天培列传》:「十月,敌以大舰正面来攻,小舟载兵从侧乘潮扑岸,歼之于山冈。」
3.比喻具有良好趋向或发展的一面。如:「正面意义」、「正面影响」。
《漢語大詞典》:麦黄(麥黄)
用曲霉和它的培养基(多为麦子、麸皮、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块状物,用来酿酒或制酱。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穀四·黄蒸:“黄衣,麦黄。此乃以米、麦粉和罨,待其薰蒸成黄,故有诸名。”
《漢語大詞典》:浮蛆
浮在酒面上的泡沫或膏状物。 宋 陶谷 清异录·酒浆:“旧闻 李太白 好饮玉浮梁,不知其果何物。余得 吴 婢,使酿酒,因促其功。答曰:‘尚未熟,但浮梁耳。’试取一盏至,则浮蛆酒脂也。乃悟 太白 所饮盖此耳。” 宋 苏轼 《答任师中家汉公》诗:“冰盘荐文鮪,玉斝倾浮蛆。” 宋 陆游 《邻饷》诗:“炊玉 吴 粳美,浮蛆社酒酿。”参见“ 浮蚁 ”。
《國語辭典》:浮蚁(浮蟻)  拼音:fú yǐ
1.酒面上的泡沫,是酒酿熟时的情形。《文选。张衡。南都赋》:「醪敷径寸,浮蚁如蓱。」也作「蜉蚁」。
2.酒的代称。唐。杜甫 对雪诗:「金错囊垂罄,银壶酒易赊?无人竭浮蚁,有待至昏鸦。」
《漢語大詞典》:丝网(絲網)
(1).丝织的网。亦指棉、纱、麻等制成的网。旧唐书·舆服志:“金根车,朱质,紫油通幰,油画络带,朱丝网,常行则供之。”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罘罳:“罘罳云者,刻鏤物象,著之板上……至其不用合板鏤刻,而结网代之,以蒙冒户牖,使虫雀不得穿入,则别名丝网。”
(2).指鱼网。 元 萨都剌 《蒲萄酒美鲥鱼味肥蒲萄歌》:“柳花吹尽春江涨,雪花鰣鱼出丝网。”
(3).指细密如丝的网状物。 唐 姚合 《酬任畴协律夏中苦雨见寄》诗:“丝网张空际,珠绳续瓦沟。” 唐 皮日休 《太湖诗·明月湾》:“柳弱下丝网,藤深垂花鬘。”
《國語辭典》:琅珰(琅璫)  拼音:láng dāng
1.拟声词。形容金属或玉石撞击的声音。唐。杜甫〈大云寺赞公房〉诗四首之三:「夜深殿突兀,风动金琅珰。」明。凌濛初《红拂记》第三出:「琅珰交错垂金锁,锦绣崚嶒绚彩霞。」也作「锒铛」。
2.刑具。指缚系人犯的铁锁、铁链。或指用锁锁住。《文明小史》第九回:「带领衙役,到监里,把一班秀才,一齐铁索琅珰提了上来,当堂跪下。」也作「郎当」、「锒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