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犯罪  拼音:fàn zuì
违反法令的行为。《儒林外史》第一回:「你又不曾犯罪,难道官府来拿你的母亲去不成。」《文明小史》第三八回:「这人虽说是陆制军送来的,究竟他是犯罪的人,陆制军作不得主。」也作「犯案」。
《国语辞典》:少年犯罪  拼音:shào nián fàn zuì
指十二岁以上十八岁未满之人,触犯刑罚法律之行为。
《国语辞典》:犯罪现场(犯罪现场)  拼音:fàn zuì xiàn cháng
犯罪行为直接或间接有关系的场所,乃犯罪行为之准备、发生、经过、存在和结果的场所。
《国语辞典》:白领阶级犯罪(白领阶级犯罪)  拼音:bái lǐng jiē jí fàn zuì
即「白领犯罪」。参见「白领犯罪」条。
《国语辞典》: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学)  拼音:fàn zuì xīn lǐ xué
研究犯罪现象中直接或间接与心理学相关的因素之学科。
《国语辞典》:构成犯罪事实(构成犯罪事实)  拼音:gòu chéng fàn zuì shì shí
符合法律上犯罪要件的具体事实。如抢劫案中的抢劫事实。
《国语辞典》:智能犯罪  拼音:zhì néng fàn zuì
运用智慧,以技术性、计划性为犯罪模式,如伪造货币等。
《国语辞典》:共犯罪  拼音:gòng fàn zuì
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的犯罪行为。
《国语辞典》:犯罪率  拼音:fàn zuì lǜ
在一定的时、地每十万人口发生的犯罪件数。可以用来瞭解与比较该地区或不同地区犯罪情形。
《漢語大詞典》:作奸犯罪(作姦犯罪)
作奸犯科。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洪君畴》:“譬如一家之中,强奴悍僕,作姦犯罪。”
分類:作奸犯科
《国语辞典》:暴力犯罪  拼音:bào lì fàn zuì
使用暴力手段侵犯他人,且违反社会常规的犯罪行为。包含攻击他人或动物、破坏财物、诈欺或偷窃。
《国语辞典》:白领犯罪(白领犯罪)  拼音:bái lǐng fàn zuì
根据社会学者苏哲兰(Edwin Sutherland)的定义,系指高社经地位者运用智力与专业知识,在其从事其专业工作范围下,进行的非暴力违法行为。早期以诈欺或贿赂最常见,目前广泛包括政治贿赂、内线交易、洗钱、变造资产、伪造文书、违反智慧财产权、网路犯罪等。也称为「白领阶级犯罪」。
分类:社会学
《国语辞典》:性犯罪  拼音:xìng fàn zuì
以武力威胁或其他不法手段满足性欲需求的犯罪行为。
《漢語大詞典》:共同犯罪
简称“共犯”。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必须对某一犯罪有同一的故意和围绕同一目的互相配合的行为。比单个人犯罪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按组织情况不同,分为结伙和犯罪集团。我国刑法将共同犯罪的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四类,并规定按照他们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分别处罚。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
《漢語大詞典》:犯罪动机
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与犯罪目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犯罪目的是实施犯罪行为希望达到的结果,犯罪动机则是之所以希望达到这种结果的内心活动。同样的犯罪目的,可以出自不同的犯罪动机。如故意杀人,其犯罪动机或为报仇,或为图财,或为灭口,等等。犯罪动机反映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程度,在量刑上有一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