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犬吠
狗叫。喻小的惊扰。 唐 杜牧 《上李司徒相公论用兵书》:“一军无主,仅一月日,曾无犬吠,况於他谋。”参见“ 犬吠之警 ”。
分類:犬吠惊扰
《國語辭典》:犬吠之警  拼音:quǎn fèi zhī jǐng
比喻盗贼之类的事。《汉书。卷九四。匈奴传。赞曰》:「是时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菞庶亡干戈之役。」也作「狗吠之惊」、「狗吠之警」。
分類:惊扰
《國語辭典》:粤犬吠雪(粵犬吠雪)  拼音:yuè quǎn fèi xuě
比喻少见多怪。参见「越犬吠雪」条。宋。杨万里荔枝歌〉:「粤犬吠雪非差事,粤人语冰夏虫似。」
《漢語大詞典》:众犬吠声(衆犬吠聲)
喻随声附和。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李君神》:“众犬吠声,因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沲。”
分類:随声附和
《國語辭典》:一犬吠形,百犬吠声(一犬吠形,百犬吠聲)  拼音:yī quǎn fèi xíng,bǎi quǎn fèi shēng
一只狗看见形影便吠叫起来,其他的狗听其叫声也跟著大声吠叫。比喻自己没有主见,任意附和他人。汉。王符《潜夫论。贤难》:「谚曰:『一犬吠形,百犬吠声。』世之疾此,固久矣哉。吾伤世之不察真伪之情也。」
《漢語大詞典》:一犬吠形,群犬吠声(一犬吠形,羣犬吠聲)
见“ 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晋书·傅咸传:“一犬吠形,羣犬吠声,惧于羣犬,遂至叵听也。”
《漢語大詞典》:一犬吠影,百犬吠声(一犬吠影,百犬吠聲)
见“ 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 梁启超 《新民说》第九节:“吾见有为猴戏者,跳焉,则羣猴跳;掷焉,则羣猴掷……谚曰:‘一犬吠影,百犬吠声’,悲哉!”
《国语辞典》:越犬吠雪  拼音:yuè quǎn fèi xuě
南越地区少雪,一旦大雪纷飞,当地的狗皆吠叫狂走数日。语本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二年冬,幸大雪踰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比喻少见多怪。也作「粤犬吠雪」。
《国语辞典》:蹠犬吠尧(蹠犬吠尧)  拼音:zhí quǎn fèi yáo
意谓各为其主。亦比喻党恶嫉贤。参见「蹠狗吠尧」条。
分类:各为其主
《國語辭典》:鸡鸣犬吠(雞鳴犬吠)  拼音:jī míng quǎn fèi
鸡啼狗叫。形容乡野田舍人群聚居的情景。《三国演义》第六○回:「鸡鸣犬吠相闻,市井闾阎不断。」也作「鸡鸣狗吠」。
《國語辭典》:鸡鸣狗吠(雞鳴狗吠)  拼音:jī míng gǒu fèi
鸡啼狗叫。形容乡野田舍人群聚居的情景。《孟子。公孙丑上》:「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三国志。卷一三。魏书。王朗传》:「鸡鸣狗吠,达于四境。」也作「鸡鸣犬吠」。
《國語辭典》:蜀犬吠日  拼音:shǔ quǎn fèi rì
四川多云雾,偶而太阳破云而出,不常见到太阳的蜀犬,竟受惊吓而向日狂吠。语本唐。岑参 招北客文:「终年霖霪,时复日出,狺狺诸犬,向天吠日。」后用以比喻少见多怪。《幼学琼林。卷一。天文类》:「蜀犬吠日,比人所见甚稀。」
《分类字锦》:犬吠云中(犬吠云中)
神仙传》:汉淮南王刘安作内书二十二篇,又中篇八章,言神仙黄白之事,名为鸿宝万毕三章,论变化之道,乃有八公,授王。丹经三十六卷,药成,未及服,雷被、伍被共诬告,称安谋反,天子使宗正持节治之。八公曰:可以去矣。使安登山大祭,埋金地中,即白日升天。时人传八公安临去时,余药器置在中庭,鸡犬鹐啄之,尽得升天,故鸡鸣天上,犬吠云中也。
分类:
《國語辭典》:犬吠之盗(犬吠之盜)  拼音:quǎn fèi zhī dào
宵小盗贼。《汉书。卷九○。酷吏传。王温舒传》:「尽十二月,郡中无犬吠之盗。」
分類:小偷
《國語辭典》:犬吠之警  拼音:quǎn fèi zhī jǐng
比喻盗贼之类的事。《汉书。卷九四。匈奴传。赞曰》:「是时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菞庶亡干戈之役。」也作「狗吠之惊」、「狗吠之警」。
分類:惊扰
《國語辭典》:桀犬吠尧(桀犬吠堯)  拼音:jié quǎn fèi yáo
夏桀的狗对著尧乱叫。语本《汉书。卷五一。邹阳传》:「桀之犬可使吠尧,蹠之客可使刺由。」喻不问仁暴,只忠于主人。《晋书。卷七。康帝纪》:「桀犬吠尧,封狐嗣乱,方诸后羿,曷若斯之甚也。」
《國語辭典》:驴鸣犬吠(驢鳴犬吠)  拼音:lǘ míng quǎn fèi
嘲笑人文词拙劣,如同驴、狗的鸣叫。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六:「温子升作觊颾山寺碑,信读而写其本,南人问信曰:『北方文士如何?』信曰:『唯有觊颾山一片石堪共语,薛道衡、卢思道少解把笔,自馀驴鸣犬吠,聒耳而已。』」
分類:文章低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