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生犀
(1).活犀牛。《汉书·王莽传上》:“ 越裳氏 重译献白雉, 黄支 自三万里贡生犀。”《后汉书·章帝纪》:“ 元和 元年春正月, 中山王 焉 来朝。 日南 徼外蛮夷献生犀、白雉。” 李贤 注引 刘欣期 《交州记》:“犀,其毛如豕,蹏有三甲,头如马,有三角,鼻上角短,额上、头上角长。”《旧唐书·南蛮传·诃陵国》:“十三年,遣使进僧祗女二人、鸚鵡、玳瑁及生犀等。”
(2).以喻容貌丑陋者。《南史·恩倖传·陆验》:“ 验 容貌特丑,先是外国献生犀,其形甚陋,故閭里咸谓 验 为生犀。”
(3).借指劲兵。 唐 陆龟蒙 《南征》诗:“遥知贼胆纵横破,绕帐生犀一万株。”参见“ 犀甲 ”。
(4).指活杀犀牛而取得的犀角。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二:“犀有捕得杀而取者为生犀,有得其蜕角为退犀,亦犹用鹿角法耳。”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犀》﹝修治﹞引 寇宗奭 曰:“鹿取茸,犀取尖,其精鋭之力尽在是也。以西番生犀磨服为佳。”
(2).以喻容貌丑陋者。《南史·恩倖传·陆验》:“ 验 容貌特丑,先是外国献生犀,其形甚陋,故閭里咸谓 验 为生犀。”
(3).借指劲兵。 唐 陆龟蒙 《南征》诗:“遥知贼胆纵横破,绕帐生犀一万株。”参见“ 犀甲 ”。
(4).指活杀犀牛而取得的犀角。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二:“犀有捕得杀而取者为生犀,有得其蜕角为退犀,亦犹用鹿角法耳。”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犀》﹝修治﹞引 寇宗奭 曰:“鹿取茸,犀取尖,其精鋭之力尽在是也。以西番生犀磨服为佳。”
《漢語大詞典》:野兕
《國語辭典》:犀皮 拼音:xī pí
1.犀牛皮。《宋书。卷八四。孔觊传》:「龙骧将军阮佃夫募得蜀人数百,多壮勇便战,皆著犀皮铠,执短兵。」
2.一种填漆。花纹不具象,制法是在髹漆半乾时,在表面造成凹斑,通常以赤、黄、黑等色填补凹处,俟乾后打磨平滑,即显出暗花,如松鳞、云影,又似犀牛的皮色,有自然之美,故称为「犀皮」。
2.一种填漆。花纹不具象,制法是在髹漆半乾时,在表面造成凹斑,通常以赤、黄、黑等色填补凹处,俟乾后打磨平滑,即显出暗花,如松鳞、云影,又似犀牛的皮色,有自然之美,故称为「犀皮」。
《漢語大詞典》:犀毗
(1).带钩。《汉书·匈奴传上》:“黄金飭具带一,黄金犀毗一。” 颜师古 注:“犀毗, 胡 带之钩也。亦曰鲜卑,亦谓师比,总一物也,语有轻重耳。” 元 杨维桢 《春侠杂词》之四:“上楼更衣玉山倒,腰间带脱金犀毗。”
(2).亦作“ 犀皮 ”。漆器的别称。 宋 俞琰 《席上腐谈》卷上:“漆器有所谓犀皮者,出 西毘国 ,讹而为犀皮。” 明 马愈 《马氏日抄·犀毗》:“髹器称犀毗者,人不解其义,譌为犀皮……盖毗者,脐也。犀牛皮坚有文,其脐旁四面文如饕餮相对,中一圜眼,坐卧起伏,磨礪光滑。西域人 剸西 ,剜取之以为腰带之饰……后世髹器倣而为之,曰白犀毗焉。有以细石水磨,混然成凹者,曰滑地犀毗。黑剔为是,红剔则失本义矣。”
(2).亦作“ 犀皮 ”。漆器的别称。 宋 俞琰 《席上腐谈》卷上:“漆器有所谓犀皮者,出 西毘国 ,讹而为犀皮。” 明 马愈 《马氏日抄·犀毗》:“髹器称犀毗者,人不解其义,譌为犀皮……盖毗者,脐也。犀牛皮坚有文,其脐旁四面文如饕餮相对,中一圜眼,坐卧起伏,磨礪光滑。西域人 剸西 ,剜取之以为腰带之饰……后世髹器倣而为之,曰白犀毗焉。有以细石水磨,混然成凹者,曰滑地犀毗。黑剔为是,红剔则失本义矣。”
《漢語大詞典》:乌犀(烏犀)
(1).犀牛的一种。皮可为甲,角可为器具、饰物,又可入药。亦指乌犀的角或其制品。 五代 和凝 《小重山》词之二:“乌犀白紵最相宜。精神出,御陌袖鞭垂。”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绍兴御府书画式》:“ 苏軾 、 文与可 杂画,用……乌犀或玛瑙轴。” 元 乔吉 《扬州梦》第一折:“磨铁角,乌犀冷;点霜毫,玉兔秋。对明窗,沧海龙蛇走。”
(2).皂荚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皂荚》。
(2).皂荚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皂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