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锋芒逼人(锋芒逼人)  拼音:fēng máng bī rén
形容才能出众或言词犀利,使人感到威胁。如:「他对别人说话时,言词总是那样的锋芒逼人。」
《国语辞典》:口乖心歪  拼音:kǒu guāi xīn wāi
口才犀利但心术不正。如:「经过这次事件,大家终于知道他是个口乖心歪的人。」
《国语辞典》:貌不惊人,言不压众(貌不惊人,言不压众)  拼音:mào bù jīng rén,yán bù yā zhòng
相貌平凡无特出之处,言语不犀利无法压倒众人。比喻没有过人之处,表现平平。如:「他本来貌不惊人,言不压众,想不到几年苦读下来,早已不是吴下阿蒙了。」
《国语辞典》:点钢枪(点钢枪)  拼音:diǎn gāng qiāng
精钢所铸造的枪。比喻锋利、犀利。元。邓玉宾〈村里迓古。包藏著一团儿和气套。寄生草〉:「挑尖儿快似点钢枪,凿膝儿紧似连珠炮。」
《国语辞典》:台湾犬(台湾犬)  拼音:tái wān quǎn
台湾土产的狗种。体型不大,警觉犀利。以忠心、强悍的特性著名于世。
《漢語大詞典》:洞隐烛微(洞隱燭微)
形容目光犀利,观察事物深刻透彻。 清 马建忠 《上李伯相言出洋工课书》:“﹝学师﹞谓( 马建忠 )能洞隐烛微,提纲挈领,非徒钻故纸者可比。”亦作“ 洞幽烛微 ”。《人民文学》1978年第2期:“要使作品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那就必须像 鲁迅 先生那样,具有在他那个时代来说是先进的、革命的世界观,具有高瞻远瞩,洞幽烛微的慧眼。”
《漢語大詞典》:洞幽烛远(洞幽燭遠)
形容目光犀利而深远。 明 吴承恩 《赠郡伯古愚邵公报政序》:“有洞幽烛远之明,有含茹翕张不疾不徐之度。”
《國語辭典》:舌剑唇枪(舌劍脣槍)  拼音:shé jiàn chún qiāng
比喻辩论的激烈和言辞的锋利。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二折:「使心猿意马,逞舌剑唇枪。」明。姚茂良《精忠记》第三二出:「其妻王氏,舌剑唇枪,巧言助逆。」也作「剑舌枪唇」、「唇枪舌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