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牺牲(犧牲)  拼音:xī shēng
1.祭神用的牲畜。《礼记。月令》:「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毋用牝。」《三国演义》第三六回:「孔明闻言作色曰:『君以我为享祭之牺牲乎?』说罢,拂袖而入。」
2.为了某种目的,而付出自己的生命或权益。如:「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他牺牲了生命。」
《國語辭典》:庖牺(庖犧)  拼音:páo xī
古代一位皇帝。教民佃渔畜牧,始画八卦,造书契。因养牺牲以充庖厨,故称为「庖牺」。汉。许慎说文解字序〉:「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原道》:「庖牺画其始,仲尼翼其终。」也作「伏羲」。
《漢語大詞典》:庖牺氏(庖犧氏)
即 伏羲 。 唐 司马贞 《三皇本纪》:“ 太皞 庖牺氏 , 风 姓,代 燧人氏 继天而王……养牺牲以庖厨,故曰庖牺。”亦省称“ 庖牺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故瀆东逕 成纪县 ,故帝 太皡 庖牺 所生之处也。”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淮南内篇十二》“季子”:“ 伏牺 字,汉书皆作宓。庖字古读若浮……浮、宓声相近,故 宓牺 或作 庖牺 。”
分類:伏羲
《國語辭典》:牺尊(犧尊)  拼音:xī zūn
古代的一种酒器。牺牛形,背凿孔以盛酒。《诗经。鲁颂。閟宫》:「白牡骍刚,牺尊将将。」《庄子。天地》:「百年之木,破为牺尊,青黄而文之。」也作「羲尊」。
《漢語大詞典》:牺象(犧象)
古代饰有鸟形、鸟羽或象骨的酒器。一说为牺尊和象尊的合称。礼记·明堂位:“季夏六月,以禘礼祀 周公 於大庙,牲用白牡,尊用牺象。” 郑玄 注:“尊,酒器也。牺尊以沙羽为画饰,象骨饰之。”左传·定公十年:“且牺象不出门,嘉乐不野合。” 杜预 注:“牺象,酒器,牺尊,象尊也。” 孔颖达 疏:“ 郑众 云……牺尊饰以翡翠,象尊以象凤凰。 阮諶 三礼图:牺尊画牛以饰,象尊画象以饰,当尊腹上画牛象之形。 王肃 以为牺尊象尊为牛象之形,背上负尊。 魏 太和 中, 青州 掘得 齐 大夫 子尾 送女器,为牛形而背上负尊,古器或当然也。” 唐 刘禹锡 《上仆射李相公启》:“夫沟中之木,与牺象同体。追琢不至,坐成枯薪;朱而蓝之,犹足为器。” 明杨珽《龙膏记·起衅》:“南衙北府无相抗,怎把干戈暗藏牺象。”
《漢語大詞典》:牺樽(犧樽)
见“ 牺尊 ”。
《國語辭典》:牺尊(犧尊)  拼音:xī zūn
古代的一种酒器。牺牛形,背凿孔以盛酒。《诗经。鲁颂。閟宫》:「白牡骍刚,牺尊将将。」《庄子。天地》:「百年之木,破为牺尊,青黄而文之。」也作「羲尊」。
《韵府拾遗 支韵》:为牺(为牺)
晋书郭璞传体全者为牺至独者不孤陆云逸民赋故夫形瑰者徵咎体壮者为牺
《漢語大詞典》:牺牛(犧牛)
古代祭祀用的纯色牛。礼记·曲礼下:“天子以牺牛,诸侯以肥牛。”庄子·列御寇:“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芻菽,及其牵而入於大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遁:“孰与衔轡而伏櫪,同被绣於牺牛哉!” 唐 薛逢 《惊秋》诗:“长笑 李斯 称溷鼠,每多 庄叟 喻牺牛。” 宋 王禹偁 《对雪感怀》诗:“詎能悲鵩鸟,早舍畏牺牛。”
分類:祭祀纯色
《國語辭典》:伏牺(伏犧)  拼音:fú xī
古代一位皇帝。教民佃渔畜牧,始画八卦,造书契。也作「伏羲」。
《國語辭典》:伏羲  拼音:fú xī
古代一位皇帝。教民佃渔畜牧,始画八卦,造书契。《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文选。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粤有生民,伏羲始君。」也作「庖羲」、「庖牺」、「伏羲氏」、「伏牺」、「伏牺氏」、「宓羲」、「宓戏」、「羲皇」。
《漢語大詞典》:三牺(三犧)
(1).三只纯色的牛。左传·僖公二十九年:“ 介葛卢 闻牛鸣,曰:‘是生三牺,皆用之矣。’”
(2).指祭祀用的雁、鹜、雉。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六畜、五牲,三牺,以奉五味。” 孔颖达 疏引 服虔 云:“三牺,鴈、鶩、雉。”一说指牛羊豕。 王引之 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下:“今案五牲,牛羊豕犬鸡也;三牺,牛羊豕也。” 汉 班固 《东都赋》:“於是荐三牺,效五牲;礼神祇,怀百灵。”
《漢語大詞典》:牺农(犧農)
伏羲氏 和 神农氏 的并称。 唐 李白 《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序》:“大盗间起, 开元 中兴。力倍造化,功包天地。不然何能遏 牺 农 之頽波,返淳朴于太古?”
《漢語大詞典》:纯牺(純犧)
古时用于祭宗庙的纯色全体牲畜。文选·宋玉〈高唐赋〉:“进纯牺,祷璇室。” 吕延济 注:“谓纯色牺牲也。”
《漢語大詞典》:文牺(文犧)
身披彩绣以备宰杀供祭祀用的牛。语本庄子·列御寇:“或聘於 庄子 , 庄子 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芻叔,及其牵而入於太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后用以喻仕宦虽享厚禄,终必罹祸。 明 唐顺之 《闻石屋彭君置生棺有感为赋四诗》之一:“文牺幸知免,行蚁待相亲。”
《漢語大詞典》:牺人(犧人)
古代祭祀时掌供酒醴的官。国语·周语上:“及期,鬱人荐鬯,牺人荐醴。” 韦昭 注:“牺人司樽,掌共酒醴。” 明 李东阳 《郊坛分献再得四渎》诗:“羽衣道士通仪节,白髮牺人説豆籩。”
分類:祭祀
《骈字类编》:廪牺(廪牺)
汉书谷永传臣愿陛下勿许加赋之奏益减大官导官中御府均官掌畜廪牺用度止尚方织室京师郡国工服官发输造作以助大司农流恩广施振赡困乏开关梁内流民恣所欲之以救其急 晋书温峤传峤奏曰古者亲耕籍田以供粢盛旧制籍田廪牺之官今临时市求既上黩至敬下费生灵非所以虔奉宗庙蒸尝之旨宜如旧制立此二官
《漢語大詞典》:牺牷(犧牷)
(1).指古代祭祀时,天子用的纯色牲和诸侯用的全体之牲。礼记·祭义:“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养兽之官。及岁时,斋戒沐浴而躬朝之,牺牷祭牲,必於是取之,敬之至也。” 孔颖达 疏:“牺,纯色,谓天子牲也。牷,完也,谓诸侯牲也。”大戴礼记·曾子天圆:“宗庙曰芻豢,山川曰牺牷。” 卢辩 注:“纯曰牺,体完曰牷。”
(2).泛指祭祀用的牲畜。管子·形势:“牺牷圭璧,不足以饗鬼神。”墨子·天志下:“焚烧其祖庙,攘杀其牺牷。” 清 龚自珍 《侑神之乐歌》:“小大稽首,以攘牺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