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舍己成人(捨己成人)  拼音:shě jǐ chéng rén
牺牲自己而成全他人。《三侠五义》第三八回:「仁兄知恩报恩,舍己成人,原是大丈夫所为。」
《国语辞典》:舍己为人(舍己为人)  拼音:shě jǐ wèi rén
为他人而牺牲自己。如:「老师教导我们要有舍己为人的情操。」
《國語辭典》:舍生取义(捨生取義)  拼音:shě shēng qǔ yì
语本《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指为正义真理不惜牺牲生命。宋。苏轼〈乞将台谏官章疏降付有司根治劄子〉:「夫君子所重者名节也。故有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可杀不可辱之语。」也作「舍身取义」。
《漢語大詞典》:牲号(牲號)
牺牲的名号。周礼·春官·大祝:“辨六号……四曰牲号。”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牲号,为牺牲皆有名号。《曲礼》曰:牛曰‘一元大武’,豕曰‘刚鬣’,羊曰‘柔毛’,鸡曰‘翰音’。”
分類:牺牲
《漢語大詞典》:牲事
古代祭祀中有关准备牺牲的事。周礼·天官·大宰:“及纳亨,赞王牲事。” 郑玄 注:“凡大祭祀,君亲牵牲,大夫赞之。”周礼·夏官·大仆:“祭祀、宾客、丧纪,正王之服位,詔灋仪,赞王牲事。” 郑玄 注:“牲事,杀割上载之属。”
《漢語大詞典》:螫手解腕
史记·田儋列传:“蝮螫手则斩手,螫足则斩足。何者?为害於身也。”三国志·魏志·陈泰传:“蝮蛇螫手,壮士解其腕。”后以“螫手解腕”比喻为了顾全大局而忍痛牺牲局部。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 景 恐上责之,遣中兵参军 柳昕 奉啟於上,以为:‘王旅未接,死亡交急,遂求援 关中 ,自救目前。臣既不安於 高氏 ,岂见客於 宇文 !但螫手解腕,事不得已,本图为国,愿不赐咎!’”亦省作“ 螫手 ”。北史·隋长宁郡王俨传:“﹝ 儼 ﹞上表求宿衞,辞情哀切,帝览之惻然。 杨素 进曰:‘伏愿圣心同於螫手,不宜留意。’”
《漢語大詞典》:捐身徇义(捐身徇義)
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宋 岳飞 《申司进兵状》:“累準朝廷指挥催督,此正 飞 等捐身徇义之秋。”
分類:牺牲生命
《國語辭典》:焦头烂额(焦頭爛額)  拼音:jiāo tóu làn é
比喻做事困苦疲劳的样子。参见「燋头烂额」条。《大宋宣和遗事。贞集》:「迨其势焰薰灼,则焦头烂额而不可救矣。」《三国演义》第四○回:「到四更时分,人困马乏,军士大半焦头烂额。」
《國語辭典》:尽忠报国(盡忠報國)  拼音:jìn zhōng bào guó
竭尽忠诚报效国家。《北史。卷八三。文苑传。颜之推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也作「精忠报国」。
《漢語大詞典》:马牲(馬牲)
指用作牺牲的马。周礼·夏官·大司马:“丧祭奉詔马牲。” 孙诒让 正义:“《既夕礼》説士大遣奠云:‘陈鼎五于门外。’注云:‘士礼,特牲三鼎盛,葬奠加一等,用少牢也。’依彼注推之,则天子礼用大牢,大遣奠加等,用马牲。”
分類:牺牲
《漢語大詞典》:慕尼黑政策
为了本国利益,不惜牺牲别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纵容侵略者的政策。1938年,英、法两国为使德国将侵略矛头转向苏联,于9月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强迫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地区给德国,以换取英、法、德、意不侵犯捷其他领土的“保证”,结果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德于次年侵占捷全境,并攻占波兰等国,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漢語大詞典》:两肋插刀(兩肋插刀)
喻承担极大牺牲。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二九章:“七哥一生就是为朋友……为朋友两肋插刀,不算什么。” 蒋子龙 《乔厂长上任记》:“让 老乔 先撤,你为他两肋插刀顶上一阵子。”
《漢語大詞典》:鲁姑弃子(魯姑棄子)
汉 刘向 列女传·鲁义姑姊:“ 齐君 攻 鲁 , 义姑 有节,见军走山,弃子抱姪。”后以“鲁姑弃子”称颂 鲁义姑 牺牲亲生儿子而保全侄儿的义举。 唐 李白 《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 鲁姑 弃子,以却三军之众;漂母进饭,没受千金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