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61,分3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特奏
特来
特转
特除
特举
特见
特操
特迁
特支
殊特
特特
介特
特敕
特殊
特笔
《漢語大詞典》:特奏
直接给皇帝上奏疏。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 开元 末,宰相以御史权重,遂制弹奏者先諮中丞大夫,皆通许,又于中书门下通状先白,然后得奏。自是御史不得特奏,威权大减。”
《國語辭典》:特来(特來)  拼音:tè lái
特地过来。《三国演义》第七回:「因在平原探知公孙瓒与袁绍相争,特来助战。」
《國語辭典》:特别(特別)  拼音:tè bié
与众不同。如:「今年的校庆运动会很特别,不少的校友组队参加。」
《漢語大詞典》:特转(特轉)
谓受特恩升迁。 宋 赵昇 朝野类要·特转:“﹝特转﹞谓非循常法陞转,而特有指挥赏转者。”宋史·选举志三:“ 濮 秀 二王下子孙中进士举者,更特转一秩。”宋史·选举志四:“ 王珪 等言:‘……请今自正任刺史以上,转官未满十年,若有显效者自许特转,其非次恩惟许改易州镇,以示旌宠。’”
分類:升迁
《漢語大詞典》:特除
(1).不按常规的免除。《南齐书·武帝纪》:“逋负督赃, 建元 四年三月以前,皆特除。”
(2).亦称“ 特除拜 ”。指不按常规的授官。 宋 江少虞 《宋朝事实类苑·将帅才略·侍其渊》:“ 熙寧 中,致仕, 介甫 知其为人,特除一子官,给全俸。”宋史·选举志四:“旧制,州县官南曹判成,流内銓注拟,其职事官中书除授……其特除拜者听朝旨。”
分類:常规免除
《分类字锦》:特举(特举)
曾巩请令州县特举士劄子取吏部所选之士高第者以次使试守满再岁或三岁选择以为州属及县令丞即有秀才异等皆以名闻不拘此例如此者谓之特举
分类:选举
《漢語大詞典》:特见(特見)
独特的见解。 宋 曾巩 《〈王平甫文集〉序》:“ 平甫 乃躬难得之姿,负特见之能,自立於不朽。”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七:“其特见卓论真可与 夷 齐 同科。”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教养·学规仪注》:“依章次问难,并发自己特见,务期昌明圣道,剖畅治理,有益身心学问。”
《漢語大詞典》:特操
独立的操守。庄子·齐物论:“ 罔两 问 景 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 宋 王安石 《酬王濬贤良松泉》诗之一:“ 赤松 復自无特操,上下随烟何慅慅。” 鲁迅 《书信集·致杨霁云》:“其毫无特操者,不过用无聊与无耻,以应付环境的变化而已。”
分類:独立操守
《漢語大詞典》:特迁(特遷)
破格晋升。《后汉书·陈忠传》:“若有道之士,对问高者,宜垂省览,特迁一等,以广直言之路。” 宋 洪迈 容斋三笔·执政辞转官:“左丞相 留正 以少保进少傅,乃係特迁,且非覃恩, 正 固辞,乃止。”
分類:破格晋升
《國語辭典》:特支  拼音:tè zhī
特别支给。《宋史。卷一九四。兵志八》:「每岁寒食、端午、冬至,有特支,特支有大小差。」
《漢語大詞典》:殊特
特殊;与众不同。后汉书·皇后纪上·章德窦皇后:“后宠幸殊特,专固后宫。” 唐 杜甫 《进〈雕赋〉表》:“鵰者,鷙鸟之殊特,搏击而不可当。”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四:“时所重者,三代之器而已。若 秦 汉 间物,非殊特盖亦不收。” 闻一多 《家书·给父母亲二》:“ 舒天 弟底成绩我很羡慕,但是我并不怀疑我自己的造诣很属殊特。”
《國語辭典》:特特  拼音:tè tè
1.形容马蹄声。唐。温庭筠 常林欢歌:「马声特特荆门道,蛮水扬光色如草。」清。郑文焯 谒金门。行不得词:「霜裂马声寒特特,雁飞关月黑。」
2.特意、特地。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二折:「王舍想不知我在于此处,我特特央浼你通个信去,与他知道。」
《國語辭典》:介特  拼音:jiè tè
1.单身无兄弟妻子的人。《左传。昭公十四年》:「长孤幼,养老疾,收介特。」
2.孤独无可依靠。《楚辞。王逸。九思。怨上》:「哀吾兮介特,独处兮罔依。」
3.孤高特立,不随流俗。《后汉书。卷六○上。马融传》:「察淫侈之华誉,顾介特之实功。」
《漢語大詞典》:特敕
亦作“特勅”。 帝王的特别命令。 唐 韩愈 《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今年已来,京畿诸县夏逢亢旱,秋又早霜……伏乞特勑京兆府:应今年税钱及草粟等,在百民腹内徵未得者,并且停徵。”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放老:“詔选中有孤平屈人,宜令以名闻,特敕授官。”
《國語辭典》:特殊  拼音:tè shū
特别的、不同于一般的。如:「特殊教育」。
分類:特殊特别
《漢語大詞典》:特笔(特筆)
(1).独特的笔法。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五:“ 鲁 史旧文,必著 隐公 摄位之实,去摄而书公,乃 仲尼 之特笔。” 清 皮锡瑞 经学历史·经学昌明时代:“作春秋尤 孔子 特笔,自 孟子 及两 汉 诸儒,皆无异辞。”
(2).特别记载。 黄中黄 《沈荩》第一章:“ 章 邹 之狱,久悬未结,而 沈藎 独为上牲、为前马以去,则吾同胞当志此不忘,为吾新 中国 革命史上作一特笔,则 沈藎 之死为不虚。”
(3).绝妙之笔。 林纾 《译〈块肉馀生述〉序》:“ 迭更司 乃能化腐为奇,撮散作整,收五虫万怪,融匯之以精神,真特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