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1,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牵率
丝牵
牵引
牵合
牵惹
牵裾
牵联
牵缠
萦牵
牵风
牵挂
牵羊
风牵
牵强
牵梦
《漢語大詞典》:牵率(牽率)
(1).牵拉。后汉书·孔融传:“ 日磾 以上公之尊,秉髦节之使,衔命直指,寧辑东夏,而曲媚姦臣,为所牵率,章表署用,輒使首名。”
(2).带领;引导。三国志·蜀志·张翼传:“﹝ 姜维 ﹞心与 翼 不善,然常牵率同行。” 唐 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牵率使读书,推挽令効官。” 宋 范成大 《喜收知旧书复畏答书》诗之二:“牵率老夫令至此,门前犹説报书迟。”
(3).犹草率。 南朝 宋 谢瞻 《答灵运》诗:“牵率酬嘉藻,长揖愧吾生。” 唐 白居易 《张正一致仕制》:“所宜颐养,不可牵率。”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文集:“而后世应酬牵率之作,决科俳优之文,亦汎滥横裂而争附别集之名。”
(4).犹言牵强附会。 明 文徵明 《送提学黄公叙》:“学者至於摘抉经书,牵率词义,以习其説。” 清 谭嗣同 《仁学》二八:“其见于雅言,仍不能不牵率于君主之旧制,亦止据乱之世之法已耳。”
(5).犹牵拘,牵缠。 唐 张楚 《与达奚侍郎书》:“加以物务牵率,形役徒劳。” 宋 欧阳修 《与薛少卿公期书》:“祇是沿路多故旧相识,所至牵率,又少便人作书入京。” 朱自清 《杂诗三首》序:“当时颇想仿作一回,却因人事牵率,将那心思阁置了。”
(6).株连;拖累。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某太医》:“老奴草菅人命,毒心应手,致获此报,牵率老娘,以至于此。”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蓉谪》:“小妹热心难遏,是以不惮此行,如何牵率二君,良深歉仄!”
《骈字类编》:丝牵(丝牵)
唐 花蕊夫人徐氏 宫词 其三 龙池九曲远相通,杨柳丝牵两岸风。
《國語辭典》:牵引(牽引)  拼音:qiān yǐn
1.援引、推荐。《汉书。卷七二。鲍宣传》:「孝成皇帝时,外亲持权,人人牵引所私,以充塞朝廷。」
2.牵扯连累。《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牵引公卿党亲列侯以下,死者数百人。」
3.引起、拉动。如:「牵引机器」。
《國語辭典》:牵合(牽合)  拼音:qiān hé
1.牵强附会,勉强凑合。《新唐书。卷二○三。文艺传下。李贺传》:「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它人牵合程课者。」
2.牵线撮合。《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世传月下老人专司人间婚姻事,今生夫妇已承牵合,来世姻缘亦须仰藉神力。」
《漢語大詞典》:牵惹(牽惹)
(1).犹缠绵。 前蜀 尹鹗 《临江仙》词:“昔年於此伴萧娘,相偎佇立,牵惹叙衷肠。”
(2).招引;牵动。 宋 王寀 《蝶恋花·梨花》词:“翠袖年年寒食泪,为伊牵惹愁无际。”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柳丝长咫尺情牵惹,水声幽彷彿人呜咽。” 清 陈维嵩 《满江红·秋日经信陵君祠》词:“今古事,堪悲诧;身世恨,从牵惹。”
(3).牵扯,牵连。朱子语类卷十六:“当如此做,又被那如彼底心牵惹,这便是不实,便都做不成。” 茅盾 《子夜》十:“可不是么, 竹斋 ,他们就在 陇 海 线上分个雌雄也算了罢,何必又牵惹到共党遍地的 湖南省 呢?”
《漢語大詞典》:牵裾(牽裾)
(1).牵拉着衣襟。 南朝 梁元帝 《看摘蔷薇》诗:“横枝斜綰袖,嫩叶下牵裾。”
(2). 三国 魏文帝 曹丕 要从 冀州 迁十万户到 河南 去,群臣上谏,不听。 辛毗 再去谏, 曹丕 不答而入内, 辛毗 拉住他的衣裾。后来终于减去五万户。见三国志·魏志·辛毗传。后以“牵裾”、“牵衣”、“牵裳”指直言极谏。北齐书·孙腾传:“ 孙腾 牵裾之诚,有足称美。” 唐 杜甫 《建都十二韵》:“牵裾恨不死,漏网辱殊恩。” 明 无名氏 《鸣凤记·灯前修本》:“怪当朝无肯折庭槛,又谁箇敢牵裳?” 清 黄鷟来 《杂兴》诗之十三:“已悲事与牵衣别,敢谢人嘲折槛愚。”
《漢語大詞典》:牵联(牽聯)
(1).系联;连带。 汉 严忌 《哀时命》:“外迫胁於机臂兮,上牵联於矰隿。” 唐 韩愈 《答元侍御书》:“足下与 济 父子俱宜牵联得书。”
(2).连累;株连。新唐书·姚璹传:“ 璹 深探其狱,跡疑似皆捕逮,株党牵联数千人。” 宋 陆游 《陆郎中墓志铭》:“ 歧公 免相,门下士多牵联以罪斥。”
《國語辭典》:牵缠(牽纏)  拼音:qiān chán
牵扯纠缠。《文明小史》第三七回:「只是一声交卸,银钱也没得来了,威势也不能发了,恭维的人也少了,只好合乡里的几位老前辈来往来往,还有些穷亲友牵缠牵缠,总只有花费几文,没得多馀好处。」
分類:牵缠纠缠
《漢語大詞典》:萦牵(縈牽)
旋绕牵挂。 南朝 宋 鲍照 《和王丞》:“明涧予沿越,飞萝子縈牵。” 唐 黄滔 《壶公山》诗:“清吟思却隐,簪紱奈縈牵。” 宋 赵长卿 《临江仙》词:“别来此处最縈牵:短篷 南浦 雨,疎柳 断桥 烟。”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氏规奴》:“[贴]我芳心不解乱縈牵,羞睹游丝与飞絮。”
分類:旋绕牵挂
《分类字锦》:牵风(牵风)
李绅 柳诗 日暖牵风叶学眉。
分类:
《國語辭典》:牵挂(牽掛)  拼音:qiān guà
心中挂念。《宋元戏文辑佚。董秀英花月东墙记》:「自从见了心牵挂,心儿里撇他不下。」《红楼梦》第二一回:「权当他们死了,毫无牵挂,反能怡然自悦。」也作「牵念」。
《漢語大詞典》:牵羊(牽羊)
史记·宋微子世家:“ 周武王 克 殷 , 微子 乃持其祭器造於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於是 武王 及释 微子 ,復其位如故。”后以“牵羊”、“牵羊肉袒”、“牵羊把茅”表示降服或用为降服的典故。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三年:“ 蜀主 白衣、衔璧、牵羊,草绳縈首,百官衰絰、徒跣、舆櫬,号哭俟命。” 清 吴伟业 《读史杂感》诗之八:“已设牵羊礼,难为刑马心。” 李一 《荆宜施鹤光复记》:“与其作牵羊肉袒之断头将军,何如以败卒残兵而背城一战。”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尽 顺天城 之中,无不牵羊把茅,甘为贰臣者。若其不事异姓,躬自引决,縉绅之士,殆无一人焉。”
分類:降服
《国语辞典》:风牵(风牵)  拼音:fēng qiān
风湿病。《清平山堂话本。张子房慕道记》:「老来也百病熬煎,一口牙疼,两臂风牵。」
分类:风湿病
《國語辭典》:牵强(牽強)  拼音:qiān qiǎng
勉强。唐。皇甫冉 同李司直诸公暑夜南馀馆诗:「微官朝复夕,牵强亦何心。」也作「牵彊」。
《漢語大詞典》:牵梦(牽夢)
萦于梦寐。 唐 李中 《送王道士游东海》诗:“巨浸常牵梦,云游岂觉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