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9,分9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分类词汇(续上)
牵混
千里姻缘一线牵
藕断丝不断
藕断丝连
攀染
攀诬
砍一枝损百枝
蔑染
佛类词典
牵连
《漢語大詞典》:牵混(牽混)
牵连混杂。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史记老子列传索隐》:“故别加‘又《张苍传》’四字,而失於标明为《索隐》,以致牵混莫辨。” 王人文 《辛亥四川路事罪言》:“今债务与政务互相牵混,万一外人藉此实行监督我国财政,后患曷可忍言。”
分類:牵连混杂
《國語辭典》:千里姻缘一线牵(千里姻緣一線牽)  拼音:qiān lǐ yīn yuán yī xiàn qiān
(谚语)比喻有缘的男女,即使相隔千里,也可以结为夫妻。如:「她是到德国游学时,认识现在的先生的。真是千里姻缘一线牵啊!」《红楼梦》第五七回:「自古道:『千里姻缘一线牵』,管姻缘的有一位月下老人,预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红线把这两个人的脚绊住;凭你两家隔著海、隔著国,有世仇的,也终久有机会作了夫妇。」《三侠五义》第五二回:「这荣相公人品学问俱是好的,也活该是千里姻缘一线牵。」
《漢語大詞典》:藕断丝不断
比喻表面上关系已断,实际上仍有牵连
离了婚还不行,他们说藕断丝不断
《國語辭典》:藕断丝连(藕斷絲連)  拼音:ǒu duàn sī lián
莲藕折断了,藕丝仍相连。语本唐。孟郊〈去妇〉诗:「妾心藕中丝,虽断犹牵连。」比喻表面关系断绝,实际仍有牵连。多指男女间情意未绝。《花月痕》第一二回:「鸨儿爱钞,姐儿爱俏;所以藕断丝连,每瞒他嬷给他许多好处。」
《漢語大詞典》:攀染
诬供牵连。 明 陆延枝 《说听》卷下:“后饼家被仇嗾盗攀染下狱, 顾 集众诉其寃。”
《漢語大詞典》:攀诬(攀誣)
(1).犹诬告。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记淮宁二巨逆案》:“邻人素稔 王 淫恶,共不平,诉之官,讯无端。官疑邻人涎其富,受嗾攀诬。”
(2).谓犯人诬供以牵连他人。 聂绀弩 《怀〈柚子〉》:“不但告状,还要自己作证,还要串通别人出来作证,还要买活死囚出来攀诬。”
《漢語大詞典》:砍一枝损百枝(砍一枝損百枝)
比喻得罪了一人,牵连到许多人。《金瓶梅词话》第六四回:“虽是士大夫,也只是秀才做的,老公公砍一枝损百枝,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众人讲得是,一笔写不出俩緑林来。砍一枝损百枝,好看了 海马 周三 ,就如好看众人一样。”亦作“ 砍一枝损百株 ”。《金瓶梅词话》第七六回:“我昨日不説的,一棒打三四个人……当初也有个三媒六证,白恁就跟了往你家来,来砍一枝损百株。”
《漢語大詞典》:蔑染(衊染)
遭到诬蔑牵连。新唐书·张嘉贞传:“帝数幸 东都 , 洛阳 主簿 王钧 者,为 嘉贞 缮第,会以赃闻,有詔杖之朝堂。 嘉贞 畏衊染,促有司速毙以灭言。”
分類:诬蔑牵连
牵连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二缘起之异名。(参见:十二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