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丽名(麗名)
美丽的名声。 明 夏完淳 《燕问》:“又有弱枝之枣, 渔阳 之栗,果径寸而独异,树百寻而同实。兼细腰之丽名,矜如拳之颖粒。”
谓姓名牵涉进某一案件。丽,通“ 罹 ”。明史·忠义传三·宋学朱:“以附 魏忠贤 ,丽名逆案。”
《漢語大詞典》:贯联(貫聯)
(1).连接。 唐 李宗闵 《故丞相尚书左仆射太尉王公神道碑》:“首尾贯联,已二十年。” 宋 吴自牧 梦粱录·西湖:“南北诸峯,嵐翠环合,遂与 苏堤 贯联也。”
(2).指牵涉关联。 宋 曾巩 《上欧阳舍人书》:“然九经言数十万餘,注义累倍之,旁又贯联他书,学而记之乎?虽明者不能尽也。”
《漢語大詞典》:贯涉(貫涉)
(1).关连牵涉。 晋 葛洪 抱朴子·省烦:“今五礼混挠,杂饰纷错,枝分叶散,重出互见,更相贯涉。”
(2).犹博览,广泛涉猎。魏书·孙绍传:“ 绍 少好学,通涉经史,颇有文才,阴阳术数,多所贯涉。” 唐 张说 《贞节君碣》:“ 鸿 倜儻奇杰,瓌瑋博达,贯涉六籍百家之书,其要在霸王大略,奇正大旨,君亲大义,忠孝大节而已。” 宋 叶适 《〈观文殿学士陈公文集〉序》:“前代故实,无不贯涉;本朝宪令,无不审据。”
《國語辭典》:命案  拼音:mìng àn
杀人致死的案件。如:「凶手智慧型的作案,让这起命案久久无法侦破。」
《國語辭典》:涉及  拼音:shè jí
牵涉,关联到。如:「落网的嫌犯可能还涉及其他抢案。」「这件事情涉及的层面很广,处理时要特别小心。」
《國語辭典》:接触(接觸)  拼音:jiē chù
1.碰著、挨上。如:「手指不要接触伤口。」
2.交往、来往。如:「政府官员应多与群众接触,才能体察民情。」
3.接近。如:「常接触大自然将有利于身体健康。」
4.军事上称交战为「接触」。
《漢語大詞典》:说不到(説不到)
(1).谓轮不上谈论。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这时候且説不到这些事,倒是老爷才説的一个人儿先去的话还得商量商量。”
(2).谓与某事牵涉不上。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要论姐姐的定礼,不但比这些东西还贵重,还吉祥,并且两下里早放过定了,説不到‘四无红定’上。”
分類:谈论牵涉
《国语辞典》:斯事体大(斯事体大)  拼音:sī shì tǐ dà
形容事情牵涉的范围很广,影响很大。今亦用为事情无法立即解决的推托之词。《隋书。卷一四。音乐志中》:「谔奏:『武王克殷,至周公相成王,始制礼乐。斯事体大,不可速成。』高祖意稍解。」也作「兹事体大」、「此事体大」。
《国语辞典》:话里套话(话里套话)  拼音:huà lǐ tào huà
1.谈论某事时牵涉其他事项。如:「请你不要话里套话,模糊焦点。」
2.在谈话中有意测知他人隐私。如:「警方审讯犯人时,常会话里套话,以寻找更多线索。」
《国语辞典》:此事体大(此事体大)  拼音:cǐ shì tǐ dà
形容事情牵涉的范围很广,影响很大。今亦用为事情无法立即解决的推托之词。宋。范仲淹〈让观察使第二表〉:「此事体大,乞垂圣鉴,特降中旨。」也作「兹事体大」、「斯事体大」。
《國語辭典》:水火无交(水火無交)  拼音:shuǐ huǒ wú jiāo
为官清廉,不侵扰百姓。语本《隋书。卷七三。循吏传。赵轨传》:「别驾在官,水火不与百姓交,是以不敢以壶酒相送。公清若水,请酌一杯水奉饯。」后比喻彼此毫无关系。如:「我平日与他水火无交,他做这事如何会牵连到我?」也作「水米无交」。
《國語辭典》:水米无交(水米無交)  拼音:shuǐ mǐ wú jiāo
为官清廉,不侵扰百姓。参见「水火无交」条。元。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老夫在此为理三年,治百姓水米无交,于天香毫不染。」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河南府有个能吏张鼎,刀笔上虽则是个狠偻儸,却与百姓每水米无交。」后亦用于比喻彼此间无任何关系。《水浒传》第二回:「他与老汉水米无交,并无干涉。」
《國語辭典》:人命关天(人命關天)  拼音:rén mìng guān tiān
比喻案情重大的案件,多指人命案而言。《红楼梦》第六九回:「人已走了完事,何必如此大作。人命关天,非同儿戏。我且哄过他去,再作道理。」《七侠五义》第二四回:「人命关天,不是顽的。」
《國語辭典》:宽泛(寬泛)  拼音:kuān fàn
涉及面宽大。如:「你说的这句话,所涉的范围太宽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