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挛牵(攣牽)
牵制;束缚。 清 恽敬 《前光禄寺卿伊公祠堂碑铭》:“振臂一呼,力破挛牵。”
分類:牵制束缚
《漢語大詞典》:曳掣
牵制。 明 唐顺之 《吏部郎中林东城墓志铭》:“君既长选事,益思荐进贤人,慎择监司、守令,洗刷奉其职,然事有曳掣,或不能尽如所欲为。”
分類:牵制
《漢語大詞典》:掎掣
牵制。新唐书·祝钦明传:“时左僕射 韦巨源 助后掎掣帝,夺政事,即傅 钦明 议,帝果用其言,以皇后为亚献。”
分類:牵制
《漢語大詞典》:扳缠(扳纏)
纠缠;牵制。 南朝 宋 谢灵运 《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诗》:“感深操不固,质弱易扳缠。” 清 何焯 义门读书记·文选:“‘息阴谢所牵’,谓终还 东山 ,不更扳缠也。” 王闿运 《彭公墓志铭》:“晚遘海氛,起防 南越 。自谓得其死所,乃復动见扳缠,因积悲劳。”
分類:纠缠牵制
《漢語大詞典》:扳连(扳連)
牵制。水经注·渭水一引 三国 蜀 诸葛亮 《与兄瑾言治绥阳谷书》:“今使前军斫治此道,以向 陈仓 ,足以扳连贼势,使不得分兵东行者也。”
分類:牵制
《國語辭典》:相持  拼音:xiāng chí
彼此坚决对立,互不相让。《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三国演义》第一三回:「且说袁绍在冀州,闻知曹操与吕布相持。」
《國語辭典》:掣肘  拼音:chè zhǒu
宓子贱治理亶父,恐鲁君听信谗人,使己无法依其理想施政。因而借著鲁君派在他身旁的二吏书写记录,又从旁摇晃他们的手肘,使他们无法写字,再据此将他们辞退,借此来向鲁君进谏。见《吕氏春秋。审应览。具备》。比喻为难、牵制。《旧唐书。卷一三九。陆贽传》:「若谓志气足任,方略可施,则当要之于终,不宜掣肘于其间也。」《文明小史》第二二回:「那知鄂抚缺苦,又系督抚同城,事事掣肘,所以万帅不愿意。」
分類:掣肘牵制
《漢語大詞典》:形役
谓为形骸所拘束、役使。犹言被功名利禄所牵制、支配。 晋 陶潜 《归去来辞》:“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悵而独悲?” 宋 刘敞 《睡起》诗:“有生滞形役,万物安静便。” 清 朱鹤龄 《春日郊行同赵徐二子》诗:“营营欲何为,形役滋烦懣。”
《國語辭典》:犄角  拼音:jī jiǎo
1.倚靠、支援。《水浒传》第九一回:「统领水军船只,泊聚卫河,与城内相为犄角。」清。陆世廉《西台记》第一出:「左提右挈,共成犄角。」
2.角落。如:「墙的犄角长满了杂草。」
《國語辭典》:犄角  拼音:jī jiao
兽类的角。如:「牛犄角」。
《國語辭典》:羁绊(羈絆)  拼音:jī bàn
受牵制而不能脱身。《三国演义》第二一回:「此一行如鱼入大海,鸟上青霄,不言屣网之羁绊也!」《红楼梦》第六五回:「有时回家中,只说在东府有事羁绊。」
《國語辭典》:掎角  拼音:jǐ jué
兵分两面,以牵制或夹攻敌人。《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掎角此寇,正在今日。」唐。陈子昂〈上西蕃边州安危事〉:「今欲掎角亡叛雄将,边疆惟倚金山诸蕃。」
《漢語大詞典》:御将(御將)
(1).牵制或干预将帅。《孙膑兵法·篡卒》:“恒不胜有五:御将,不胜;不知道,不胜;乖将,不胜;不用间,不胜;不得众,不胜。”
(2).驾驭将帅。 宋 苏洵 《术论上·御将》:“御相以礼,御将以术。”
《漢語大詞典》:絷羁(馽羈)
马笼头和绊索。喻牵制束缚。 宋 苏洵 《颜书》诗:“ 虞 柳 岂不好,结束烦馽羈。” 清 钱谦益 《御史族兄汝瞻画像赞》:“斯其投老自放,天解馽羈。”
《國語辭典》:缠牵(纏牽)  拼音:chán qiān
纠缠牵累。《文选。左思。招隐诗二首之二》:「结绶生缠牵,弹冠去埃尘。」
分類:束缚牵制
《漢語大詞典》:羁牵(羈牽)
羁绊牵制。后汉书·申屠蟠传:“今 潁川 荀爽 载病在道, 北海 郑玄 北面受署。彼岂乐羈牵哉,知时不可逸豫也。”《旧唐书·裴度传》:“恐臣统率诸道,或有成功,进退皆受羈牵,意见悉遭蔽塞。” 清 刘大櫆 《与左君书》:“即欲担囊往从之游,而事故羈牵,不获如志。”
分類:羁绊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