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8—1159 【介绍】: 宋越州上虞人,字泰发,号转物居士。徽宗崇宁五年进士。高宗时知宣州,缮城池,聚兵粮,建义社,守境有方。后为吏部尚书。绍兴中,宋金和议成,秦桧借其名押榜以息异议,拜参知政事。及见桧撤淮南守备,夺诸将兵权,即极言金人不可信,和议不可恃,斥桧怀奸误国,为桧所恶。贬建宁军节度副使,藤州安置。后移琼州、昌化军。桧死,得复官秩。卒谥庄简。有《庄简集》。
全宋诗
李光(一○七八~一一五九),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舆地纪胜》卷二四、一二五),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入为符宝郎,以言事贬监汀州酒税。钦宗即位,擢右司谏,迁侍御史。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擢秘书少监。三年,知宣州。改知临安府。绍兴元年(一一三一),除知婺州,甫至郡,擢吏部侍郎。二年,授淮西招抚使,改江东安抚大使、知建康府兼寿春府,落职提举台州崇道观(《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一、五二、五八)。寻知湖州,历知平江府、台州、温州。七年,为江南西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洪州(同上书卷一一七)。八年,拜参知政事。九年,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同上书卷一二四、一三三)。十一年,贬藤州安置;十四年,移琼州;二十年,移昌化军;二十五年秦桧死,内迁郴州;二十八年,复左朝奉大夫,任便居住(同上书卷一五二、一六一、一七○、一八○)。二十九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同上书卷一八二)。孝宗即位,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五八存《椒亭小集》一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有《庄简集》十八卷。《宋史》卷三六三有传。 李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庄简集》为底本,参校清乾隆翰林院抄本(简称院本,藏北京图书馆)、《椒亭小集》简称小集》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八卷。
全宋文·卷三三○六
李光(一○七八——一一五九),字泰发,一字泰定,号博物居士,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人。登崇宁五年进士第。宣和中,累迁司封、司勋员外郎。钦宗立,擢右司谏,迁侍御史,反对割地乞和。建炎三年,知宣州,守备有方。移知临安府。绍兴初,知婺州,擢吏部尚书。寻充端明殿学士、江东安抚大使、知建康府。为吕颐浩所挤,落职提举宫观。五年,复知湖州、平江府。除礼部尚书,去知台州、温州。七年,为江西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洪州。八年,自吏部尚书拜参知政事。以为和不可恃、备不可撤,并于高宗前面斥秦桧「盗弄国权,怀奸误国」,为桧所恶,执政一年而罢。十一年,复谪于藤州安置。居三年,移琼州。居六年,又移昌化军。二十五年桧卒,始得内移郴州。二十八年,复官听自便。二十九年卒,年八十二。孝宗立,追复资政殿学士,谥庄简。光尝学于刘安世,著有《读易老人详说》十卷、文集三十卷、《兵略》十卷、《神仙传》十卷。见《宋史》卷三六三本传,《会稽志》卷一五,《会稽续志》卷五。
宋登科记考
字泰发,一字泰定,谥号庄简。越州上虞县(今浙江绍兴)人。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累吏部尚书,拜参知政事,除资政殿学士、知绍兴府。官左朝奉大夫。
史应物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二五四
史应物,字纯夫,颍昌(今河南许昌)人,绍兴中在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邛州临邛人,字文饶,一作子饶,学者称为观物先生。高宗绍兴二年进士。由成都府路钤辖司干办公事请祠归,杜门十年,著书多种。孝宗乾道中表进其书,除直徽猷阁。官至兵部郎中、知潼川府。隆兴间汪应辰帅蜀,荐其有捐躯殉国之忠,又善于理财。有《皇极经世索隐》、《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易通变》、《翼玄》等。
全宋文·卷四三四三
张行成,字文饶,学者称观物先生,临邛(今四川邛崃)人。通经博古,尤邃于《》。绍兴二年进士及第。绍兴九年献《刍荛书》二十篇,论天下形势甚悉。历汉州教授。二十三年,官成都府路钤辖司干办公事。丐祠归,杜门十年,著成《述衍》、《翼玄》、《易通变》等七种凡九十九卷,发挥邵雍象数之学,世称「七《》」(今尚存五种共六十五卷)。孝宗初,知汉州。乾道二年,表进「七《》」,除直徽猷阁,迁兵部郎中。出知潼川府。见所作《进易书状》,《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八、一六五,汪应辰《文定集》卷六、一五,周必大《文忠集》卷三五,《玉海》卷三六,《宋史》卷二○二、二○五,《宋史翼》卷二八。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大观,字物初,号慈云,俗姓陆,鄞县横溪(今浙江宁波)人。参北涧居简于净慈寺,悟旨,典文翰,声称籍甚。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住临安府法相禅院,历住安吉州显慈禅寺、绍兴府象田兴教禅院、庆元府智门禅寺、大慈名山教忠报国禅寺。景定四年(一二六三)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广利禅寺,卒葬寺西庵。有元德溥等编《物初大观禅师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净慈寺志》卷一○《法嗣》。 释大观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编为一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七九三五
大观,字物初,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陆氏子。师事北涧居简。淳祐间历住临安府法相禅院、安吉州显慈禅寺、绍兴府象田兴教禅院、庆元府智门禅寺、大慈名山教忠报国禅寺。景定中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广利禅寺。门弟子辑有《物初大观禅师语录》一卷。见《物初大观禅师语录》。
祝泌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饶州德兴人,字子泾。度宗咸淳十年进士。授饶州路三司提干。年老乞休,御书“观物楼”扁额赐之,遂自称“观物老人”。宋亡,元世祖诏征不起。尝传邵雍“皇极”之学于廖应淮。有《皇极经世书钤》。
全宋文·卷八○二三
祝泌,字子泾,晚号观物老人,饶州德兴(今江西德兴)人。传邵雍皇极之学于廖应淮。举进士,淳祐中为提领所干办公事,以承直郎充江淮荆浙福建广南路都大提点坑冶铸钱司干办公事。著有《皇极经世书钤》、《观物篇解》、《皇极经世解起数诀》、《六壬大占》(以上并存)等。至元十六年,元世祖徵之不起,其甥傅立以其书上之。见《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八《观物篇解》提要,《宋史翼》卷三五,光绪《江西通志》卷二三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泰州海陵人,徙居镇江,字克逊。理宗景定、度宗咸淳中两领乡荐。宋亡,专意经传,精于《》。安贫乐善,自号观物老人。江浙行省檄充濂溪书院、东川书院山长,皆不赴。卒年八十二。有诗文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福州路长乐人,字物初。道士,学道龙虎山。泰定三年主泉州报恩光孝观。顺帝至元三年授至正元嘉文泰法师教门高士,主龙虎山繁禧观。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三
释仲羲,字物先,浙东僧也,为仲芳伦禅师弟子。洪武九年,被召住蒋山梁志公塔寺。以寺近宫阙,王气攸聚,紫云黄雾,昕夕拥护。非惟僧徒,食息靡安,圣迹神灵,均未妥善,且佛法以方便为先,如得近地改建,诚至幸也。明祖许之,始择地于朱湖洞南,功将就绪,有言其地湫隘,非京刹所宜。羲复以闻,有旨令舍旧图新,大其规制,可容千僧。太师李善长相度地形,择于独龙冈东麓,西踞朱湖洞五里而近,回峦复阜,左右相向,方山在其南,俨然祇树之境。羲以图进,太祖答曰:“以此奉志公为宜。”遂以十四年九月中作大殿,其前东曰“大悲”,西曰“经藏”。食堂在东,库院附焉。禅堂在西,方丈近焉,后为演法之堂,志公塔则树于堂之阴。其崇五级,附以殿宇,以备礼诵,左右为屋以栖僧。翼以两庑,其壁则绘诸佛梵像,神 师之迹。屏以重门,缭以周垣,其他规制,无有不具。踰年告成,赐额曰“灵谷禅寺”。羲实为开基之祖。是年授右阐教,敕曰:“入定于大千界里,谈经于不二门中。解脱为空,清虚成性。久留心于佛教,独潜迹于禅林。去就维时,是非不染尔。仲羲,居山禅伯,对月诗宗。抱不堕之慈悲,乐无穷之清净。乃命阐教之职,用副僧录之司。尚宜深究佛书,详穷禅教。条分本末,缕析始终。俾诸僧皆悟静中之禅,而无教外之失。今特授尔僧录司右阐教,往钦于训,宜懋尔功。”复赐紫,开堂。风徽远畅,宗法攸寄。其寺碑则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奉敕撰,具见《文集》。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物元,馀姚明真院僧,洪武初被徵至南京,寂于天界寺。
元诗纪事
如阜字物元,馀姚僧。洪武初徵至南京,卒。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秦朴,字物初,瑞五公曾孙,明无锡人。长身古貌,博学有文章,尝崇祀乡贤寺配享淮海祖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陕西兰州人,字济物,号幸庵。弘治三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历刑部郎中,势豪杀人,泽处以死。中贵祈免,不听。正德初,历浙江按察副使、河南按察使,所至以威猛称。再迁为右副都御史,提督军务,镇压刘六、刘七、赵燧等起事。始至,申明军法,将校畏缩当死,自此大小数十战,无不得胜。进右都御史。总督川陕诸军,镇压廖麻子、喻思俸等。进左都御史。经略哈密,以与王琼忤,又得罪钱宁,遂因经略不当被斥为民。世宗即位,起兵部尚书。未几,因前经略哈密事被劾夺职。隆庆初,复官。谥襄毅。
维基
彭泽(1459年—1529年),字济物,号幸庵,陕西承宣布政使司临洮府兰州(今甘肃省兰州市)人,军事将领。官至兵部尚书。弘治三年(1490年)庚戌科进士,授工部主事,历刑部郎中。出为直隶徽州府知府,任内赏识礼遇生员唐皋,后来唐皋考中状元。正德初年,改任真定府知府,为政严明。升任浙江副使、河南按察使,均已威猛而著称。升任右佥都御史、辽东巡抚。改右副都御史、保定巡抚。当时刘惠、赵燧在河南叛乱,命彭泽与咸宁伯仇钺进剿,连续数十次战役后,平定。后晋升为右都御史、太子少保,荫子锦衣世百户。替代洪钟总督川、陕诸军,讨伐四川廖麻子、喻思俸叛军。平定后,不久,内江、荣昌贼乱再起,之后他转移征讨,平定后升任左都御史、太子太保。其再三请求归还后,得到批准;但未离开时,恰逢土鲁番佔据哈密,逮捕忠顺王速檀拜牙郎离去,并索要金币。总制邓璋、甘肃巡抚赵鉴等上报,请求派遣大臣经略。大学士杨廷和等一同举荐彭泽。彭泽因为久居战场早已生厌,请求归乡引病辞职,并推举邓璋、咸宁侯仇钺可继任。明武宗下诏书慰问勉励,方才赴任陕甘总督。为抵达后事平,遂归还处理都察院事。当初,兵部尚书一职位缺,廷臣举荐彭泽,但王琼得到,且私下诋毁彭泽。言官多弹劾王琼,于是两人有矛盾。彭泽又时常辱骂钱宁,王琼告诉钱宁,但钱未听信。王琼于是邀请彭泽喝酒,并在屏间藏匿钱宁,挑拨彭泽喝醉并辱骂,使得钱宁听到。当时恰逢蒙古入侵宣府,廷臣商议以许泰率领部队进攻,彭泽总制东西两边军务。诏书刚下,罢免许泰,又不命彭泽总制,唯独派遣提督率领两个游击部队六千人,意以困住彭泽。彭泽于是上奏派遣成国公朱辅,恰逢蒙古撤军,彭泽归还梳理都察院事。当初写亦虎仙私下与土鲁蕃酋速檀满速儿勾结,而彭泽最初不知而派遣。满速儿以城印来归降,留下速檀拜牙郎等人。写亦虎仙再次出使并私通满速儿,准备进占肃州。当时,彭泽已经离开,赵鉴也离去,李昆担任甘肃巡抚,他顾虑有变,在甘州扣留人质,并驱逐写亦虎仙出关。满速儿听后大怒,再次进占哈密,并分兵进攻沙洲,亲自率万余骑兵进犯嘉峪关。游击芮宁与参将蒋存礼抵禦,芮宁率领七百部队在沙子坝遇到敌军,后兵败阵亡。满速儿遂屠城杀掠。明武宗再次诏彭泽提督三边军务。恰逢副使陈九畴称因为逮捕使者而使得内应绝,于是再次请求和议。于是撤销彭泽出兵,彭泽乞求归乡。此后,王琼追论嘉峪关战败,而钱宁从中参与,而大学士梁储等坚持反对,于是事方止。王琼仍然坚持追论彭泽事,李昆、陈九畴一同被逮捕追论。彭泽被贬为民、李昆被罢免官位,陈九畴除名。明世宗继任后,钱宁事败,王琼亦得罪。御史杨秉中请求召回彭泽,随即起用为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兵部尚书、侍经筵、奉敕提督团营军务。李昆、陈九畴两人亦恢复官职。嘉靖元年(1522年),彭泽对军队官员进行改制,淘汰锦衣卫所等官员,从而招致大量积怨。言官交相弹劾,仍然加少保,赐敕乘传归。当时锦衣百户王邦奇亦诋毁彭泽,称哈密之事,是因为彭泽贿赂土鲁番求和而导致,言语涉及杨廷和、陈九畴等。因此张璁、桂萼遂逮捕陈九畴戍边。而彭泽亦被夺职为民,家居郁郁而卒。隆庆初年,恢复官职,谥襄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5—1635 【介绍】: 明浙江嘉兴人,字君实,号竹懒,又号九疑。万历二十年进士,除九江推官,授西华知县。崇祯元年升太仆少卿。和易安雅,恬于仕进。能书画,善鉴赏,世称博物君子,亚于王维俭、董其昌,而微兼二公之长。评画之作,文字绝佳。诗亦纤艳可喜。有《官制备考》、《姓氏谱纂》、《槜李丛谈》、《书画想象录》、《紫桃轩杂录》、《六研斋笔记》等。
词学图录
李日华(1565-1635) 字君实,号竹懒,又号九疑。浙江嘉兴人。迁太仆少卿。工书画,精鉴赏,声名亚于董其昌。有《恬致堂集》、《竹懒画媵》、《六研斋笔记》等。词在集中。
槜李诗系·卷十六
日华,字君实,号九疑,嘉兴人。万历壬辰进士,累官太仆少卿,告归。通籍凡四十四载,乞养者二十四载,休沐者前后十载。其难进易退如此性冲淡嗜古弘博风力绝尘有李太仆集尤好辑录神异之事隽永之言如紫桃轩杂缀六砚斋笔记是也一时士大夫风流儒雅好古博物者祥符王损仲云间董玄宰君实书画亚于玄宰博雅亚于损仲而微兼二公之长落落穆穆韵度颓然可谓名士矣其自记天启癸亥十二月廿五夜梦与道者遇谈三生事谓予过去七生乃唐天宝中词臣也忆上与玉真妃御浮香阁宣唤李白白不至因令长孙锡代之长孙锡者予也因作上已观褉诗曰晓岸曈曈日春山蔼蔼岚初逢雕辇出渐觉绮罗团花影鸟飞散絮毬鱼触残水滨三日宴惟简丽人看上与妃皆笑曰不忝作圭儿辈师也其事甚异并附志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君实,嘉兴人。万历壬辰进士,除九江推官,谪判汝州,转西华知县,升南礼部主事,历太仆少卿,有《恬致堂集》。
维基
李日华(1565年—1635年),字君实,一字九疑,号竹懒、痴居士,浙江嘉兴人。晚明官员,书画家、鉴赏家。李日华生于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幼时聪敏,其父“口授以《大学》,率能成诵”,万历十九年(1591年),李日华参加辛卯科浙江乡试,为文放纵不羁,考官郝敬赏识其才,破格录取,且称:“天下那得如此好秀才。”万历二十年(1592年),李日华联捷三甲二十二名进士,任江西九江府推官、西华知县。官至太仆少卿。归隐后,以著述、鉴藏自娱。《明史·文苑传》称其“恬澹和易,与物无忤。”,崇祯八年(1635年)卒。

人物简介

梁溪诗钞
王世济,字贻京,号丰亭,晚号欣物老人,无锡人。庚午举人,官雩都知县。

人物简介

清诗别裁集
字慎庵,江南吴县人。诸生。著有《锦峰樵稿》。

人物简介

全台诗
齐体物(?~?),号诚庵。满州人,汉军正黄旗。清康熙丙辰年(1676)进士。康熙三十年(1691)由漳州海防同知调任台湾府海防捕盗同知〖参考高拱乾《台湾府志》,台银本。〗(施懿琳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