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根深本固
《晋书·伏滔传》:“令之有渐,轨之有度,宠之有节,权不外授,威不下黷,所以杜其萌际,重其名器,深根固本,传之百世。”谓根基深厚牢固。
《國語辭典》:根深蒂固  拼音:gēn shēn dì gù
比喻根基坚固,不可动摇。参见「深根固柢」条。《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亲戚满朝,党羽四布,方能够根深蒂固。」
《漢語大詞典》:根结盘固(根結盤固)
比喻关系错综牢固。续资治通鉴·宋钦宗靖康元年:“根结盘固,牢不可脱。”
分類:错综牢固
《漢語大詞典》:根结盘据(根結盤據)
形容基础牢固,势力强大。盘,通“ 磐 ”。新唐书·文艺传下·李翰:“有如贼因 江 淮 之资,兵广而财积,根结盘据,西向以拒,虽终歼灭,其旷日持久必矣。”
《漢語大詞典》:根株结盘(根株結盤)
树木的根与干盘曲相结。比喻关系错综牢固。宋史·奸臣传二·蔡京:“患失之心无所不至,根株结盘,牢不可脱。”
《漢語大詞典》:活溜
活动;不牢固。例如:门锁有些活溜了。
灵活。例如:活溜的双手。
《漢語大詞典》:固宫
建有台观,守备牢固的宫殿。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桓子 曰:‘奉君以走固宫,必无害也。’……二妇人輦以如公,奉公以如固宫。” 杜预 注:“固宫,宫之有臺观备守者。”
《漢語大詞典》:锢定(錮定)
牢固确定。錮,通“ 固 ”。 瞿秋白 《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然而群众之中的一些守旧的落后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并不是群众自己所‘固有’的,而是统治阶级用了种种方法和工具所锢定的,所灌输进去的。”
分類:牢固确定
《漢語大詞典》:焊锢
1.亦作"焊锢"。
2.焊接牢固。引申为修补加固。
《国语辞典》:百二关山(百二关山)  拼音:bǎi èr guān shān
形容形势险要,防事牢固,兵力强盛。参见「百二山河」条。唐。温庭筠〈老君庙〉诗:「百二关山扶玉座,五千文字閟瑶缄。」
《國語辭典》:东倒西歪(東倒西歪)  拼音:dōng dǎo xī wāi
1.摇晃欲倒的样子。《水浒传》第二八回:「虽然带著五七分酒,却装做十分醉的,前颠后偃,东倒西歪。」《醒世恒言》卷二九:「家人们不知为甚,吓得东倒西歪,儿啼女哭,没奔一头处。」也作「东歪西倒」、「西歪东倒」。
2.倾倒零落的样子。《封神演义》第九六回:「层围木栅撞得东倒西歪,铁骑连车冲得七横八竖。」《儒林外史》第一一回:「三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國語辭典》:颠扑不破(顛撲不破)  拼音:diān pū bù pò
无论怎么敲打,也不会损坏。比喻理论真确,不能改易。《朱子语类。卷五。性情心意等名义》:「伊川『性即理也』,横渠『心统性情』二句,颠扑不破!」《文明小史》第三○回:「伯集自然顺了他的口风帮上几句,又著实恭维黄詹事的话是天经地义,颠扑不破的。」也作「颠簸不破」、「颠扑不碎」。
《漢語大詞典》:钎锢(釬錮)
亦作“銲錮”。 焊接牢固。引申为修补加固。 唐 杜牧 《杭州新造南亭子记》:“涛坏人居,不一銲錮,侵败不休。”
《漢語大詞典》:黏据(黏據)
黏结牢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梁彦:“物缘袜而上,渐至股际,捉衣而撼摆之,黏据不可下。”
分類:黏结牢固
《漢語大詞典》:磐结(磐結)
牢固勾结。 汉 王符 潜夫论·忠贵:“当 吕氏 之贵也,太后称制而专制, 禄 产 秉事而握权,擅立四王,多封子弟,兼据将相,外内磐结。”新唐书·封伦传:“今解而西,则贼势磐结,后难以图。”资治通鉴·汉顺帝永和三年:“今二州盗贼磐结不散, 武陵 、 南郡 蛮夷未辑, 长沙 、 桂阳 数被徵发,如復扰动,必更生患。”
分類:牢固勾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