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04,分67页显示  上一页  41  42  43  44  45  47  48  49  5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摸春牛
牛魔王
牛奶糖
牛皮糖
牛肉场
牛肉秀
牛乳油
牛舌饼
牛轭湖
牛蹄子
牛小排
牛仔布
牛仔装
牛头禅
牛犊子
《国语辞典》:摸春牛  拼音:mō chūn niú
一项极具乡土色彩的新春民俗活动。相传摸春牛可以带来大吉大利。如摸牛头,儿孙会出头;摸牛嘴,大富贵等。
《国语辞典》:牛魔王  拼音:niú mó wáng
1.明吴承恩《西游记》小说中的人物。为铁扇公主罗刹女的丈夫,红孩儿的父亲。
2.比喻横行霸道不讲理的人。如:「这个人横行霸道,鱼肉村民,简直就是个牛魔王。」
《国语辞典》:牛奶糖  拼音:niú nǎi táng
一种用砂糖、水饴、牛奶、植物性油脂所制成的糖果。
《国语辞典》:牛皮糖  拼音:niú pí táng
黏性、韧性都很强的糖。亦形容很会纠缠的人。如:「他像块牛皮糖一样,甩都甩不开。」
《国语辞典》:牛肉场(牛肉场)  拼音:niú ròu cháng
色情歌舞表演场所的谑称。如:「警方已下定决心严格取缔各地牛肉场。」
《国语辞典》:牛肉秀  拼音:niú ròu xiù
秀,演出、表演,为英文show的音译。「牛肉秀」指由穿著暴露的表演者演出歌舞节目。因「牛肉」的闽南语发音与「有肉」相近,故称为「牛肉秀」。
《国语辞典》:牛乳油  拼音:niú rǔ yóu
一种从牛奶提炼出的脂肪性食品。参见「奶油」条。
《国语辞典》:牛舌饼(牛舌饼)  拼音:niú shé bǐng
一种台湾乡土饼乾类食品。以面粉烘制而成,形状似牛舌,故名。甜、咸口味皆有,以宜兰、鹿港等地出产的最具风味,但制法稍异。如:「我比较喜欢吃咸的牛舌饼。」「宜兰出产超薄的牛舌饼极具特色。」
《国语辞典》:牛轭湖(牛轭湖)  拼音:niú è hú
一曲流河道因为曲流颈部遭截切,流路改变,原曲流河段积水所形成的半月形湖泊。河流曲流的弯曲程度逐渐增大,造成曲流颈部愈来愈窄,若洪水泛滥,颈部遭截断,河水改走新切穿的流路,原来的旧河道若仍积水,其形态多呈半月形,也像牛轭,故称为「牛轭湖」。多发生于河流下游的泛滥平原。
《国语辞典》:牛蹄子  拼音:niú tí zi
对道士的称呼。《西游记》第二四回:「那弥罗宫有谁是太乙天仙?请你泼牛蹄子去讲甚么?」
分类:道士称呼
《国语辞典》:牛小排  拼音:niú xiǎo pái
以牛肋骨部位的肌肉煎成的食物。如:「牛小排的肉质鲜嫩多汁,价格也较昂贵。」
《国语辞典》:牛仔布  拼音:niú zǐ bù
制造牛仔裤的布料。经线染深色,纬线染浅色,布面有凹凸状条纹。
《国语辞典》:牛仔装(牛仔装)  拼音:niú zǐ zhuāng
用较厚质料的斜纹棉布缝制并搭配成套的衣服、裙裤。具有耐磨、不易脏的特点。如:「不少年轻人喜欢穿著感觉非常帅气的全套牛仔装。」
《国语辞典》:牛头禅(牛头禅)  拼音:niú tóu chán
中国佛教禅宗的一派。唐金陵(今南京)牛头山法融禅师得四祖道信禅法,吸引很多人从他习禅,主张心境本寂,诸法如梦。法融之下有智岩、慧方、法持、智威、慧宗合称牛头六祖,皆一时宗匠。至唐末,此派禅法渐趋式微。也称为「牛头宗」。
《国语辞典》:牛犊子(牛犊子)  拼音:niú dú zi
小牛。如:「这母牛刚产下一头牛犊子。」明。康海《中山狼》第三折:「俺做牛犊子时,觔力猛健,老农最是爱惜。」也称为「牛犊」。
分类:小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