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牌坊  拼音:pái fang
为表彰与纪念人物或表示美观的建筑物。《儒林外史》第四○回:「牌坊银子在司里,年兄可作速领去。」《红楼梦》第四一回:「一时来至『省亲别墅』的牌坊底下,姥姥道:『嗳呀,这里还有个大庙呢。』」
《國語辭典》:贞节牌坊(貞節牌坊)  拼音:zhēn jié pái fang
古代为表扬节妇终生守寡而建立的牌楼。
《高级汉语词典》:节孝牌坊
古时经官府奏准为表扬节妇孝女而立的牌坊
《國語辭典》:旌表  拼音:jīng biǎo
1.表扬、表彰。《晋书。卷七五。荀崧传》:「苟有一介之善,宜在旌表之例。」《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太守越敬他知礼,点一官媪,伴送他到家,另自差人旌表。」也作「旌表」。
2.旧时官府为表扬忠孝节义的人,所颁赐的牌坊或匾额。唐。李公佐《谢小娥传》:「时浔阳太守张公,善其志行,为具其事上旌表,乃得免死。」
《國語辭典》:旌表(旍表)  拼音:jīng biǎo
表彰、表扬。如:「今年的好人好事代表将在今天接受旌表。」也作「旌表」。
《漢語大詞典》:石楼(石樓)
(1).石牌坊。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淯水:“水南道侧有二石楼,相去六七丈,双跱齐竦,高可丈七八,柱圆围二丈有餘,石质青緑,光可以鉴。其上欒櫨承栱,雕簷四注,穷巧綺刻,妙絶人工。” 清 黄生 义府卷下:“墓上石楼,盖即今石牌坊,又谓之牌楼。”
(2).石筑的楼台。 唐 韦应物 《至西峰兰若受田妇馈》诗:“聊登石楼憩,下观潭中鱼。” 宋 梅尧臣 《石楼》诗:“山腰古石楼,杳蔼石梯上。”
分類:牌坊楼台
《國語辭典》:义门(義門)  拼音:yì mén
崇尚孝义的家族。《新唐书。卷一九五。孝友列传。裴敬彝》:「兄弟八人皆为名孝,诏表门阙,世谓『义门裴氏』。」
《國語辭典》:绰楔(綽楔)  拼音:chuò xiè
树于门首以旌表孝义的木牌。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二折:「那时节,保香名到省内,除杂役在官中,立绰楔在门前,教满城人钦羡。」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三折:「将公之德,荐举君前,门安绰楔,墓顶加官。」
《漢語大詞典》:表旌
(1).谓立牌坊挂匾额等以显扬之。后汉书·申屠蟠传:“ 玉 ( 緱玉 )之节义,足以感无耻之孙,激忍辱之子。不遭明时,尚当表旌庐墓,况在清听,而不加哀矜!”
(2).显示,指引。 唐 白居易 《苏州南禅院千佛堂转轮经藏石记》:“由是而言,是堂是藏是经之用,信有以表旌觉路也。”
《漢語大詞典》:节孝坊(節孝坊)
旧时旌表节孝妇女的牌坊。 清 黄遵宪 《为同年吴德潚寿其母夫人》诗:“盘龙恭人誥,雕螭节孝坊。”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菩萨要农民自己去丢,烈女祠、节孝坊要农民自己去摧毁,别人代庖是不对的。”参见“ 节孝祠 ”。
《漢語大詞典》:节孝祠(節孝祠)
旧时封建统治阶级旌表节孝妇女的祠堂。 清 代在各省、府、州、县各建节孝祠一所,祠外建大坊,凡节孝妇女由官府奏准旌表的都入祀其中,春秋致祭。见《清会典·礼部十·祠祭清吏司二》。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四:“ 乾隆 某年以 俞孺人 贞行呈请有司,上其事於朝,得旨旌表如例,公奉 俞孺人 栗主入节孝祠。”
《國語辭典》:坊牌  拼音:fāng pái
牌坊。《儒林外史》第四七回:「明日要到王父母那里领先婶母举节孝的坊牌银子,顺便交钱粮。」
分類:牌坊牌位
《漢語大詞典》:彩坊
扎彩的牌坊。 鲁迅 《华盖集续编·〈杂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等〉》:“大家挂上五色旗,大街上搭起几坐彩坊,中间还有四个字道‘普天同庆’,据说这算是过年。”
分類: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