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版牍(版牘)
古代书写用的薄木片。 汉 王充 论衡·卜筮:“如蓍龟为若版牘,兆数为若书字,象类人君出教令乎,则天地口耳何在而有教令?” 唐 刘禹锡 《国学新修五经壁记》:“乃折坚木,负墉而庇之,其制如版牘而高广。”
分類:书写木片
《漢語大詞典》:版刺
即名片。 宋 梅尧臣 《范景仁见过不遇道上逢之》诗:“版刺留姓名,不遑佇轩屏。”参见“ 名片 ”。
分類:名片
《國語辭典》:名片  拼音:míng piàn
1.载有本人姓名、地址、电话、职位等,用来自我介绍或作为与人联系的纸片。《文明小史》第三四回:「原来那三人口音微有不同,都是上海来的,怀里取出小白纸的名片,上面尽是洋文。」也称为「片子」、「片儿」、「名帖」、「名纸」、「名刺」。
2.著名的影片。如:「经典名片」。
《國語辭典》:版次  拼音:bǎn cì
书籍发行的次数。指书籍内容有所修正、删改或增加者,如初版、再版、三版等。若重印书籍,但内容未有变更者不能称「版」。
《漢語大詞典》:版缠(版纏)
牵扯。《文选·谢灵运〈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诗》:“感深操不固,质弱易版缠。” 李善 注:“版缠,犹牵引也。”
分類:牵扯
《漢語大詞典》:版版
邪僻;反常。尔雅·释训:“版版、盪盪,僻也。” 郭璞 注:“皆邪僻。” 陆德明 释文引 李巡 曰:“版版,失道之僻也。” 唐 卢仝 《叹昨日》诗之三:“上帝版版主何物?日车劫劫西向没。”参见“ 板板 ”。
《國語辭典》:板板  拼音:bǎn bǎn
形容面部表情冷淡。《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四:「若说是有情,如何眉梢眼角,不见些些光景,只是恁等板板地?」
《漢語大詞典》:封版
指授予官职的诏书。宋书·刘延孙传:“ 延孙 疾病,不任拜起,上使於 五城 受封版。”
《國語辭典》:翻版  拼音:fān bǎn
1.翻印的版本。如:「这是一本翻版书。」
2.指事件雷同。如:「这英勇事迹,无异是武松打虎的翻版。」
《骈字类编》:大版
尔雅大版谓之业注筑墙版也
《國語辭典》:初版  拼音:chū bǎn
书籍第一次印行出版。如:「根据版权页载,这本书的初版日期是在民国六十八年十月。」
《國語辭典》:底版  拼音:dǐ bǎn
刻版书的刻板,称为「底版」。如:「这部书的底版已毁于战火。」
《漢語大詞典》:琼版(瓊版)
见“ 琼板 ”。
《漢語大詞典》:琼板(瓊板)
亦作“ 琼版 ”。
(1).碑石的美称。 唐 皮日休 《顾道士亡弟子以束帛乞铭于余鲁望因赋戏赠日休奉和》:“琼板欲刊知不朽,冰紈将受恐通灵。”
(2).指刻在石板上的道书。 唐 陆龟蒙 《袭美见题郊居十首因次韵酬之》之五:“静思琼版字,閒洗铁筇衣。”
《國語辭典》:排版  拼音:pái bǎn
将稿子依前后顺序在排板盘上,用铅活字、图片,排成活字版的过程。
《分类字锦》:揭版
王海长安志故事岁揭版南院为选式选者自通一辞不如式辄不得调有十年不官者
分类:选举
《韵府拾遗 潸韵》:巨版
宋濂江乘小墅记凿小池墁以甓四壁图海波左通窦于墉外受汤可作浴事非浴事梁以巨版可听琴可坐而奕
《漢語大詞典》:活版
(1).亦作“ 活板 ”。用活字排成的印刷板。 宋 代 毕昇 发明。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技艺:“ 庆历 中,有布衣 毕昇 ,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脣,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版,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煬之,药稍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版,一本作“ 板 ”。 清 叶燮 原诗:“总之以‘月白风清’‘鸟啼花落’等字装上地头,一名目则一首诗成,可以活板印就也。”
(2).见“ 活字版 ”。
《國語辭典》:活字版  拼音:huó zì bǎn
1.由各字模拼排的印版。字模最早为木制或铜制,今则通用铅字。简称为「活版」。
2.以活字排版印刷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