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24,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终养
大祥
外除
赠典
恩勤
天亲
人亲
回鸾
兰陔
小祥
重庆
忌日
丁忧
天罚
反本
《國語辭典》:终养(終養)  拼音:zhōng yàng
父母年老时的奉养。《诗经。小雅。蓼莪。序》:「民人劳苦,孝子不得终养尔。」《文选。李密。陈情表》:「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國語辭典》:大祥  拼音:dà xiáng
1.父母之丧满二年时,所举行的祭礼。《幼学琼林。卷三。疾病死丧类》:「期年曰小祥,两期曰大祥。」
2.天象中变异的徵兆。《左传。昭公十八年》:「郑之未灾也,里析告子产曰:『将有大祥。』」
《漢語大詞典》:外除
(1).谓服父母之丧,丧服虽渐除而内心仍存悲哀。礼记·杂记下:“亲丧外除,兄弟之丧内除。” 孔颖达 疏:“亲丧外除者,谓父母之丧。外,谓服也。服犹外随日月渐除而深心哀未忘。” 唐 韩愈 《与郑相公书》:“ 孟 之深友太子舍人 樊宗师 ,比持服在东都,今已外除,经营 孟 家事,不啻如己。”参见“ 内除 ”。
(2).京官出任地方官。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五:“其所出与外除,及不使入朝者,皆贤士。”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三:“ 王介甫 诡诈不通,外除,自 金陵 过 扬州 , 刘原父 作守,以州郡礼邀之,遂留。”
《漢語大詞典》:内除
谓服兄弟之丧,丧服未除而内心悲哀已渐减。礼记·杂记下:“亲丧外除,兄弟之丧内除。” 孔颖达 疏:“兄弟之丧内除者,兄弟谓期服以下及小功,緦也。内,心也。服制未释而心哀先杀,由轻故也。”
《漢語大詞典》:赠典(贈典)
古代朝廷推恩重臣,把官爵授给官员已死父母及祖先的典礼。封(存者称封)赠之制,起于 晋 宋 ,至 唐 始备。所赠官爵品位以及受赠的辈份历代不同,渐后渐优。 唐 元稹 《赠田弘正母郑氏等》:“迺詔有司,深惟赠典。” 元 黄溍 《〈族谱图〉序》:“逮我高祖,乃以子贵,累膺赠典。” 清 方文 《大明湖歌》:“圣朝褒忠务覈实,公膺赠典良非诬。”参阅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宰相赠本生父母官、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封赠
《國語辭典》:恩勤  拼音:ēn qín
语本《诗经。豳风。鸱鸮》:「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指父母鞠育子女的慈爱劬劳。宋。范成大 外舅挽词二首之二:「笑语犹寻梦,恩勤已隔生。」《儿女英雄传》第一二回:「我安骥修了几生有多大造化,得这样恩勤覆育的二位老人家。」
《漢語大詞典》:天亲(天親)
(1).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血亲。隋书·杨庆传:“ 娄敬 之与 汉高 ,殊非血胤; 吕布 之於 董卓 ,良异天亲。”《醒世姻缘传》第三一回:“起初也只互相喫那异姓,后来骨肉天亲即父子兄弟、夫妇亲戚,得空杀了就喫。”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那 项王 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君, 汉王 岂不深知?岂有以父子天亲这等赌气斗智的?”
(2).人名。即 世亲 。古 印度 佛教哲学家,大乘佛教瑜伽宗开创者 无著 之弟。 唐 王维 《过乘如禅师萧居士嵩丘兰若》诗:“ 无著 、 天亲 弟与兄, 嵩邱 兰若一峯晴。”
《漢語大詞典》:人亲(人親)
人之双亲。指父母。庄子·外物:“人亲莫不欲其子之孝。”吕氏春秋·劝学:“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
《漢語大詞典》:回鸾(迴鸞)
(1).旧俗指婚后三日女偕婿归省父母。又称双回门。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二》:“今人三日后,女偕壻省父母,谓之‘回鸞’, 闽 人谓之‘转马’,盖 春秋 时有‘回马’之义也。”参见“ 回门 ”。
(2).舞曲名。详“ 回鸞舞 ”。
(1).古代舞曲名。 南朝 梁 沈约 《侍皇太子释奠宴》诗:“《迴鸞》献爵,摐金委奠。” 北周 庾信 《春赋》:“《阳春》《緑水》之曲,《对凤》《迴鸞》之舞。”
(2).犹回銮。 南朝 梁 萧统 《和武帝游锺山大爱敬寺诗》:“岂若钦明后,迴鸞 鷲岭 岐。”
《國語辭典》:回门(回門)  拼音:huí mén
女子出嫁后,首次偕同夫婿归返娘家拜见父母,称为「回门」。《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待我满月回门来,亲自上门叫聒噪。」
《漢語大詞典》:回鸾舞(回鸞舞)
古舞曲名。 元 许有孚 《侍饮圭塘和桢韵》:“风吹杨柳回鸞舞,雨浥芙蕖堕马妆。”
《國語辭典》:兰陔(蘭陔)  拼音:lán gāi
比喻孝子养亲之意。唐。刘禹锡〈和州送钱侍御自宣州幕拜官便于华州觐省送僧方及南谒柳员外〉诗:「兰陔行可采,莲府犹回瞪。」
《國語辭典》:小祥  拼音:xiǎo xiáng
父母丧礼周年的祭祀。《礼记。间传》:「父母之丧,既虞卒哭,疏食水饮,不食菜果,期而小祥,食菜果。」《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况且孝未期年,于礼有碍。便要成亲,且待小祥之后再议。」
《國語辭典》:大祥  拼音:dà xiáng
1.父母之丧满二年时,所举行的祭礼。《幼学琼林。卷三。疾病死丧类》:「期年曰小祥,两期曰大祥。」
2.天象中变异的徵兆。《左传。昭公十八年》:「郑之未灾也,里析告子产曰:『将有大祥。』」
《國語辭典》:重庆(重慶)  拼音:chóng qìng
1.双重的喜庆。
2.祖父母及父母都健在。宋。楼钥〈跋金花帖子绫本小录〉:「祖父俱存者,今曰重庆。」
3.城市名。参见「重庆市」条。
《國語辭典》:忌日  拼音:jì rì
1.人去世的日子。《礼记。祭义》:「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之谓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七:「我想今日是父亲忌日,必得符箓超拔,故此到观中,见你舅舅。」也称为「忌辰」。
2.不吉利的日子。《齐民要术。卷一。种谷》:「凡九谷有忌日,种之不避其忌,则多伤败。」
《國語辭典》:丁忧(丁憂)  拼音:dīng yōu
遭遇父母的丧事。《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济宁府东门,内有个冯主事,丁忧在家,此人最有侠义。」《儒林外史》第七回:「王员外扶了半日,救醒转来,就要到堂上递呈丁忧。」
《國語辭典》:天罚(天罰)  拼音:tiān fá
1.老天诛罚有罪的人。《国语。晋语五》:「晋为盟主,而不修天罚,将惧及焉。」《三国演义》第八○回:「嗣武二祖,躬行天罚。」
2.父母之丧。晋。陶渊明〈祭程氏妹文〉:「昔在江陵,重罹天罚。」
《國語辭典》:反本  拼音:fǎn běn
回到根本。《礼记。礼器》:「礼也者,反本修古,不忘其初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