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炬焰
火把燃烧的光芒。 元 马祖常 《陪可用中议祠星于天宝宫》诗:“炬焰天无夜,薰焚树有烟。”
《漢語大詞典》:火源
指燃烧并能引起火灾的东西。如:火种应该远离火源。
《國語辭典》:引火点(引火點)  拼音:yǐn huǒ diǎn
使可燃性物体开始燃烧或爆发的最低温度。
《漢語大詞典》:以煎止燔
用加热来制止燃烧。比喻处理方法不对,反而助长已成之势。 汉 桓宽 盐铁论·错币:“ 汉 初乘弊而不改易,畜利变币,欲以反本,是犹以煎止燔,以火止沸也。”参见“ 以汤止沸 ”。
《國語辭典》:以汤止沸(以湯止沸)  拼音:yǐ tāng zhǐ fèi
比喻不但未能制止,反而助其为虐。参见「以汤沃沸」条。《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数》:「夫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法出而奸生,令下而诈起,如以汤止沸,抱薪救火,愈甚,亡益也。」
《漢語大詞典》:油炉
烧油(如煤油)的炉子
一种用油作为燃料的燃烧室
《漢語大詞典》:着火点(着火點)
可燃物质开始燃烧时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國語辭典》:助燃  拼音:zhù rán
一种利于燃烧的物质,可帮助其他物质燃烧。如氧、汽油等。
《漢語大詞典》:灶肚(竈肚)
炉灶内腔。以栅中隔,上部承放燃料以燃烧,下部输送空气并容纳灰烬。《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灌了几桶的水,弄得灶肚里开了河。”
《國語辭典》:外焰  拼音:wài yàn
火焰的最外层。也称为「氧化焰」。
《國語辭典》:无烟火药(無煙火藥)  拼音:wú yān huǒ yào
以棉花等植物纤维浸于高浓度硝酸中制成的火药。其效力比寻常火药大数倍,且不发烟。也称为「棉花火药」。
《漢語大詞典》:炭室
指燃烧着炭火的房子。 汉 焦赣 《易林·随之困》:“冰入炭室,消亡不息。”
《漢語大詞典》:通气孔
通风孔,排气孔。例如:冰中一个水獭的通气孔。
空气自密闭空间通过其中而向外流出的孔口
任何工业炉中燃烧空气或废气通过的小孔
《漢語大詞典》:延灼
蔓延燃烧。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禨祥·万寿宫灾:“相传上是夕被酒,与新幸宫姬 尚美人 者,於貂帐中试小烟火,延灼,遂炽。”
分類:蔓延燃烧
《国语辞典》:喷射引擎(喷射引擎)  拼音:pēn shè yǐn qíng
1.利用燃料燃烧时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急速喷射而产生动力的发动机。也称为「喷射发动机」。
2.将燃料喷射进入汽缸内燃烧,以推动活塞的汽机车引擎。
《国语辞典》:氯丁橡胶(氯丁橡胶)  拼音:lǜ dīng xiàng jiāo
一种由氯丁二烯合成的橡胶。遇到火焰时能释放出氯化氢以防止燃烧,耐油,耐腐蚀。常用来做机油导管、耐热运输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