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续航力(續航力)  拼音:xù háng lì
飞机或轮船在规定情况下,中途不再加油而能继续行驶的最大航程。
《国语辞典》:喷射引擎(喷射引擎)  拼音:pēn shè yǐn qíng
1.利用燃料燃烧时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急速喷射而产生动力的发动机。也称为「喷射发动机」。
2.将燃料喷射进入汽缸内燃烧,以推动活塞的汽机车引擎。
《国语辞典》:汽油引擎  拼音:qì yóu yǐn qíng
以汽油为燃料的引擎。是车辆的主要动力来源,使用于汽车、飞机、船舶等。
《国语辞典》:燃料矿物(燃料矿物)  拼音:rán liào kuàng wù
是指能够燃烧的地下矿产资源。矿物燃料主要是某个地质时代,地球上丰富的动物或植物因为自然灾害或者其他原因大量死亡,而被埋在地下堆积起来,经过长期地质作用和化学作用而形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与油页岩。也作「矿物燃料」。
《国语辞典》:喷射发动机(喷射发动机)  拼音:pēn shè fā dòng jī
利用气化燃料混合空气燃烧时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急速喷射而产生动力的发动机。目前高速火箭和飞机都使用喷射发动机。也称为「喷射引擎」。
《国语辞典》:差半车麦秸(差半车麦秸)  拼音:chā bàn chē mài jiē
麦秸,旧时农村的主要燃料。全句指食物没煮熟或热度不够。比喻欠缺火候或功夫不到家。如:「虽然他仍差半车麦秸,但对一个新手而言,能有这种成绩已经不错了。」
《国语辞典》:核子动力船(核子动力船)  拼音:hé zǐ dòng lì chuán
利用原子能做为动力的船舶。即以铀、钸等放射性物质为燃料,利用其核子分裂所产生的热能转化为动力来推动船舶。
《国语辞典》:火力发电厂(火力发电厂)  拼音:huǒ lì fā diàn chǎng
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气,来推动涡轮及发电机,以产生电力,进而输供电的场所。如:「此地盛产煤,很适合建造火力发电厂。」
《国语辞典》:飞毛腿飞弹(飞毛腿飞弹)  拼音:fēi máo tuǐ fēi dàn
武器名。前苏联一种短程、机动式、液体燃料、惯性导控的弹道飞弹。长度为十一点一五公尺,弹径零点八八公尺,弹重六千三百七十公斤、弹头重八十五公斤,射程三百公里。西元一九九一年伊拉克向以色列发射的飞毛腿飞弹系经改良的B型飞弹,除增加燃料储筒的长度及容量外,并减轻弹头重量,最大射程可达六百四十公里。为中东战争里常见的地对地武器。
《国语辞典》:火箭喷射推进系统(火箭喷射推进系统)  拼音:huǒ jiàn pēn shè tuī jìn xì tǒng
一种自带燃料及助燃剂的热力喷射推进装置。主要的组成包括燃料系统、燃烧室、喷嘴三大部分。
《国语辞典》: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  拼音:yè tǐ rán liào huǒ jiàn fā dòng jī
一种用液态推进剂的火箭发动机。由燃烧室、超音速喷管、燃料箱及供给系统组成。利用燃烧产生之高压高温气体,高速喷出产生推力。广泛应用于发射人造卫星等。
《国语辞典》:汽电共生系统(汽电共生系统)  拼音:qì diàn gòng shēng xì tǒng
一种利用燃料产生有效热能,又可产生电能的系统。传统工业所消费的能源,有相当高的比例变成了废热,被排放至空气、河流或大海中。而汽电共生系统能回收多馀的热能再加以利用,使热效率达百分之八十以上。依发电的先后顺序可分为先发电式、后发电式。前者先将燃烧后产生的热能送给发电机发电,发电后的馀热再送给制程使用。适于造纸、化工等低温工业。后者先将热能送给制程,达到制程的需要后,馀热再回收发电。适于玻璃、水泥、金属等工业。
《国语辞典》:沸水式反应器(沸水式反应器)  拼音:fèi shuǐ shì fǎn yìng qì
一种以浓缩铀为燃料而以轻水作冷却剂和缓和剂的核反应器。其特色是通过反应器的冷却水,在接受炉心的传热后变为蒸汽,直接送到汽轮机上,推动发电机发电。蒸汽在推动汽轮机后再凝结成水,再送回反应器中,如此循环不已。我国的核一、核二厂即为沸水式,核三厂则属压水式反应器。英文缩写为BWR。
《国语辞典》:无烟焦煤(无烟焦煤)  拼音:wú yān jiāo méi
煤在高温碳化后产生的一种无烟燃料。多作为家庭燃料用。也称为「半焦煤」。
《国语辞典》:菜油灯(菜油灯)  拼音:cài yóu dēng
使用菜籽油为燃料的油灯。如:「点上菜油灯,淡黄的火焰里,别有一番情调。」
分类:燃料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