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敏练慈恺(敏练慈恺)  拼音:mǐn liàn cí kǎi
形容办事熟练敏捷,而且生性仁慈。如:「经理敏练慈恺,深受同仁的敬重。」
《国语辞典》:若数家珍(若数家珍)  拼音:ruò shǔ jiā zhēn
好像计数自家所珍藏的珠宝一样。比喻叙述事物明晰熟练。如:「他在诗歌方面钻研很深,所以对每一位诗人都能若数家珍,一一道来。」也作「如数家珍」。
《国语辞典》:挥翰成风(挥翰成风)  拼音:huī hàn chéng fēng
翰,毛笔。「挥翰成风」形容写字或绘画极为快速和熟练。如:「这位书法大师时常挥翰成风,泼墨如雨,以应登门求字者。」
《国语辞典》:忙家不会,会家不忙(忙家不会,会家不忙)  拼音:máng jiā bù huì,huì jiā bù máng
动作忙乱的通常技艺生疏,真正熟练的人总是不慌不忙的。《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七:「真是忙家不会,会家不忙,扯出囊弓,扣上弦,搭上箭,只见百步之外,一骑马飞也似的跑来。」
《国语辞典》:练家子(练家子)  拼音:liàn jiā zi
熟练武术的人。如:「他们家世代都是练家子。」
《漢語大詞典》:滚瓜流水
形容说话极其熟练、流利。 茅盾 《霜叶红于二月花》五:“他得意地哈了一声就滚瓜流水地一口气说道:‘说是男女在那件事上也该平等。’”
分類:熟练流利
《國語辭典》:拌蒜  拼音:bàn suàn
北平方言。形容脚步踉跄的样子。因为两脚常互相碰撞,容易跌倒,走起路来,颇为吃力。用来比喻做事不顺利,技术不熟练。如:「他一喝醉酒,走起路来,就如拌蒜一样跌跌撞撞的。」
《國語辭典》:半生半熟  拼音:bàn shēng bàn shú
1.食物还未完全煮熟。如:「这些半生半熟的菜肴,令人难以下咽。」也作「半生不熟」。
2.比喻事物还未达到满意或熟悉的地步。宋。元怀《拊掌录》:「北都有妓女美色,而举止生梗,土人谓之『生张八』。……野赠之诗曰:『君为北道生张八,我是西州熟魏三,莫怪尊前无笑语,半生半熟未相谙。』」
《漢語大詞典》:曲不离口(曲不離口)
意谓曲子要天天唱,才会熟练精妙。比喻熟能生巧。 朱自清 《论诵读》:“但是诵读总得多读熟读,才有效用;‘曲不离口’,诵读也是一样道理。”
《漢語大詞典》:示范动作
可供学习人员仿效的熟练而又合乎要领的动作。例如:我看通讯员站在一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我,好像在看连长做示范动作似的。——《百合花》
《漢語大詞典》:刷溜
动作熟练利落。 康濯 《东方红》第九章六:“这姑娘又俊又野……把老厚的一块石板揭开了,揭得那么刷溜,就跟搬起一匹花布一样。”
分類:熟练利落
《漢語大詞典》:熟练工人(熟練工人)
在生产劳动中操作熟练的工人。 邹韬奋 《萍踪寄语》九三:“在此同一时期内,熟练工人可得到二百八十个工作日的酬报。”
《漢語大詞典》:熟溜
熟练貌。二刻拍案惊奇卷八:“ 郑十 拽了他手,转湾抹角,且是熟溜,早已走到了聚赌的去处。”
分類:熟练
《國語辭典》:熟能生巧  拼音:shú néng shēng qiǎo
熟练了自然能领悟出窍门。《镜花缘》第三一回:「俗语说的『熟能生巧』,舅兄昨日读了一夜,不但他已嚼出此中意味,并且连寄女也都听会,所以随问随答,毫不费事。」
《漢語大詞典》:老板子(老闆子)
熟练的赶车人。 刘白羽 《从富拉尔基到齐齐哈尔》:“不过站在车辕上,穿着皮靰鞡的老板子,都那样小,他们却把带红繐的长鞭摇得在空中哨叫。”
分類:熟练赶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