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生疏  拼音:shēng shū
1.不熟悉、陌生。如:「人地生疏。」《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一向不回家,把巷陌多生疏了。」《文明小史》第一五回:「连年小考,苏州是来过的,于一切路径,尚不十二分生疏。」
2.感情疏远。《红楼梦》第二○回:「弟兄们一并都有父母教训,何必我多事,反生疏了。」
3.不熟练。如:「技艺生疏」。《初刻拍案惊奇》卷四:「至荆轲刺秦王,说他剑术生疏,前边这几个刺客,多是有术的了。」《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如今上了年纪,且案牍劳烦,于这怡情悦性文章上更生疏了。」
《國語辭典》:把手  拼音:bǎ shǒu
1.握手。含有亲切之意。如:「把手言欢」。《三国志。卷七。魏书。吕布臧洪传。吕布》:「吕布之舍袁绍从张杨也,过邈临别,把手共誓。」
2.器物上可供手扶持的地方。如:「茶壶把手」、「车门把手」。
《國語辭典》:烂熟(爛熟)  拼音:làn shú
1.果实熟透。宋。苏轼 寄题刁景纯藏春坞诗:「杨柳长齐低户暗,樱桃烂熟滴阶红。」
2.精熟、熟悉。宋。陆游 过野人家有感诗:「世态十年看烂熟,家山万里梦依稀。」《儒林外史》第四九回:「他的手底下,实在有些讲究,而且一部易筋经记的烂熟的。」
《國語辭典》:练习(練習)  拼音:liàn xí
1.操练、训练。《三国志。卷一一。魏书。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张范》:「士不素抚,兵不练习,难以成功。」《晋书。卷四九。列传。胡毋辅之》:「父原,练习兵马,山涛称其才堪边任。」
2.反覆学习,以求熟练。《老残游记》第七回:「当初传下这个拳法来的时候,专为和尚们练习了这拳,身体可以结壮,精神可以悠久。」《豆棚闲话》第一一则:「也令这些后生小子手里练习些技艺,心上经识些智著。万一时年不熟,转到荒乱时,也还有些巴拦,有些担架。」
3.学习后再加以温习熟练的作业。如:「老师规定的练习,回去一定要确实的做。」
《漢語大詞典》:精能
精通熟练。 唐 皇甫湜 《韩文公墓志铭》:“然而栗密窈眇,章妥句适,精能之至,入神出天。”儒林外史第三九回:“ 郭孝子 武艺精能,少年与我齐名,可惜而今和我都老了。” 清 吴伟业 《汲古阁歌》:“搜求遗逸悬金购,缮写精能鏤板工。”
《漢語大詞典》:口生
口的动作不熟练。 清 李渔 《奈何天·虑婚》:“自古道吃馒头也有三箇口生,做亲的事如何不操演一操演?”
分類:不熟熟练
《國語辭典》:能手  拼音:néng shǒu
对某事专精熟练的人。《文明小史》第三三回:「他那知道刁委员,是个官场中第一把能手。」
《漢語大詞典》:手生
谓做事不熟练。和“手熟”相对。 鲁迅 《书信集·致曹白》:“作文要誊清,是因为不常写的缘故:手生。” 赵树理 《张来兴》:“谢谢诸位的抬举!多年不见了,做起来有点手生。”
《漢語大詞典》:久惯(久慣)
经久熟练。《初刻拍案惊奇》卷二:“那 月娥 是个久惯接客、乖巧不过的人。”《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一船苧蔴,共有五千两有餘,乃是久惯大客商,江行防盗,假意货苧蔴,暗藏在梱内,瞒人眼目的。”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经了这塲折磨,自己觉得那走路的情形都已久惯在行。”
分類:经久熟练
《國語辭典》:熟习(熟習)  拼音:shú xí
1.了解得很深刻。《儒林外史》第四三回:「在镇远有五、六年,苗情最为熟习。」
2.学习得非常纯熟。如:「他熟习各种仪器的操作。」
《國語辭典》:生硬  拼音:shēng yìng
1.不柔和。元。元怀《拊掌录》:「北都有妓女,美色而举止生硬。」《聊斋志异。卷二。侠女》:「然其举止生硬,毫不可干。」
2.语文生涩、不流畅。《红楼梦》第三八回:「巧的却好,不露堆砌生硬。」
《漢語大詞典》:篙梢
熟练的船工。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九年:“ 玄感 选运夫少壮者五千餘人, 丹阳 、 宣城 篙梢三千餘人,刑三牲誓众。” 胡三省 注:“篙梢,习於用舟者。”
分類:熟练船工
《漢語大詞典》:闲练(閒練)
亦作“闲练”。 熟练;熟习。閒,通“ 嫺 ”。后汉书·党锢传·刘祐:“ 祐 初察孝廉,补尚书侍郎,闲练故事,文札强辨。”晋书·儒林传·范弘之:“﹝ 谢石 ﹞闲练庶事,勤劳匪懈。”宋书·孝义传·郭原平:“﹝ 原平 ﹞本虽智巧,而不解作墓,乃访邑中有营墓者,助人运力,经时展勤,久乃闲练。”
分類:熟练熟习
《漢語大詞典》:习善(習善)
熟练工整。汉书·路温舒传:“ 温舒 取泽中蒲,截以为牒,编用写书。稍习善,求为狱小吏。”
分類:熟练工整
《國語辭典》:新手  拼音:xīn shǒu
初次从事某种工作的人。如:「就一个新手来说,毅力相当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