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相关人物
射熊
相关人物
毋恤
赵简子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786~
赵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医扁鹊视之,出,董安于问。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在昔秦缪公尝如此,七日而寤。寤之日,告公孙支与子舆曰:『我之帝所甚乐。吾所以久者,适有学也。帝告我:「晋国将大乱,五世不安;其后将霸,未老而死;霸者之子且令而国男女无别。」』公孙支书而藏之,秦谶于是出矣。献公之乱,文公之霸,而襄公败秦师于殽而归纵淫,此子之所闻。今主君之疾与之同,不出三日疾必閒,閒必有言也。」居二日半,简子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人心。有一熊欲来援我,帝命我射之,中熊,熊死。又有一罴来,我又射之,中罴,罴死。帝甚喜,赐我二笥,皆有副。吾见儿在帝侧,帝属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壮也,以赐之。』帝告我:『晋国且世衰,七世而亡,嬴姓将大败周人于范魁之西,而亦不能有也。今余思虞舜之勋,适余将以其冑女孟姚配而七世之孙。』」董安于受言而书藏之。以扁鹊言告简子,简子赐扁鹊田四万亩。他日,简子出,有人当道,辟之不去,从者怒,将刃之。当道者曰:「吾欲有谒于主君。」从者以闻。简子召之,曰:「嘻,吾有所见子也。」当道者曰:「屏左右,愿有谒。」简子屏人。当道者曰:「主君之疾,臣在帝侧。」简子曰:「然,有之。子之见我,我何为?」当道者曰:「帝令主君射熊与罴,皆死。」简子曰:「是,且何也?」当道者曰:「晋国且有大难,主君首之。帝令主君灭二卿,夫熊与罴皆其祖也。」简子曰:「帝赐我二笥皆有副,何也?」当道者曰:「主君之子将克二国于翟,皆子姓也。」简子曰:「吾见儿在帝侧,帝属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长以赐之』。夫儿何谓以赐翟犬?」当道者曰:「儿,主君之子也。翟犬者,代之先也。主君之子且必有代。及主君之后嗣,且有革政而胡服,并二国于翟。」简子问其姓而延之以官。当道者曰:「臣野人,致帝命耳。」遂不见。简子书藏之府。异日,姑布子卿[一]见简子,简子召诸子相之。子卿曰:「无为将军者。」简子曰:「赵氏其灭乎?」子卿曰:「吾尝见一子于路,殆君之子也。」简子召子毋恤。毋恤至,则子卿起曰:「此真将军矣!」简子曰:「此其母贱,翟婢也,奚道贵哉?」子卿曰:「天所授,虽贱必贵。」自是之后,简子尽召诸子与语,毋恤最贤。简子乃告诸子曰:「吾藏宝符于常山上,先得者赏。」诸子驰之常山上,求,无所得。毋恤还,曰:「已得符矣。」简子曰:「奏之。」毋恤曰:「从常山上临代,代可取也。」简子于是知毋恤果贤,乃废太子伯鲁,而以毋恤为太子。
赵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医扁鹊视之,出,董安于问。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在昔秦缪公尝如此,七日而寤。寤之日,告公孙支与子舆曰:『我之帝所甚乐。吾所以久者,适有学也。帝告我:「晋国将大乱,五世不安;其后将霸,未老而死;霸者之子且令而国男女无别。」』公孙支书而藏之,秦谶于是出矣。献公之乱,文公之霸,而襄公败秦师于殽而归纵淫,此子之所闻。今主君之疾与之同,不出三日疾必閒,閒必有言也。」居二日半,简子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人心。有一熊欲来援我,帝命我射之,中熊,熊死。又有一罴来,我又射之,中罴,罴死。帝甚喜,赐我二笥,皆有副。吾见儿在帝侧,帝属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壮也,以赐之。』帝告我:『晋国且世衰,七世而亡,嬴姓将大败周人于范魁之西,而亦不能有也。今余思虞舜之勋,适余将以其冑女孟姚配而七世之孙。』」董安于受言而书藏之。以扁鹊言告简子,简子赐扁鹊田四万亩。他日,简子出,有人当道,辟之不去,从者怒,将刃之。当道者曰:「吾欲有谒于主君。」从者以闻。简子召之,曰:「嘻,吾有所见子也。」当道者曰:「屏左右,愿有谒。」简子屏人。当道者曰:「主君之疾,臣在帝侧。」简子曰:「然,有之。子之见我,我何为?」当道者曰:「帝令主君射熊与罴,皆死。」简子曰:「是,且何也?」当道者曰:「晋国且有大难,主君首之。帝令主君灭二卿,夫熊与罴皆其祖也。」简子曰:「帝赐我二笥皆有副,何也?」当道者曰:「主君之子将克二国于翟,皆子姓也。」简子曰:「吾见儿在帝侧,帝属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长以赐之』。夫儿何谓以赐翟犬?」当道者曰:「儿,主君之子也。翟犬者,代之先也。主君之子且必有代。及主君之后嗣,且有革政而胡服,并二国于翟。」简子问其姓而延之以官。当道者曰:「臣野人,致帝命耳。」遂不见。简子书藏之府。异日,姑布子卿[一]见简子,简子召诸子相之。子卿曰:「无为将军者。」简子曰:「赵氏其灭乎?」子卿曰:「吾尝见一子于路,殆君之子也。」简子召子毋恤。毋恤至,则子卿起曰:「此真将军矣!」简子曰:「此其母贱,翟婢也,奚道贵哉?」子卿曰:「天所授,虽贱必贵。」自是之后,简子尽召诸子与语,毋恤最贤。简子乃告诸子曰:「吾藏宝符于常山上,先得者赏。」诸子驰之常山上,求,无所得。毋恤还,曰:「已得符矣。」简子曰:「奏之。」毋恤曰:「从常山上临代,代可取也。」简子于是知毋恤果贤,乃废太子伯鲁,而以毋恤为太子。
例句
射熊今梦帝,秤象问何人。 王维 恭懿太子挽歌五首之三
典故
熊罢
《尚书》卷十九〈周书·康王之诰〉
昔君文武,丕平富,不务咎,底至齐,信用昭明于天下。则亦有熊罴之士,不二心之臣,保义王家。旧题汉·孔安国传:「言文武既圣,则亦有勇猛如熊罴之士,忠一不二心之臣,共安治王家。」
昔君文武,丕平富,不务咎,底至齐,信用昭明于天下。则亦有熊罴之士,不二心之臣,保义王家。旧题汉·孔安国传:「言文武既圣,则亦有勇猛如熊罴之士,忠一不二心之臣,共安治王家。」
典故
熊虺食人魂
《楚辞》卷九《招魂》
「雄虺九首,往来鯈忽,吞人以益其心些。」东汉·王逸注:「鯈忽,疾急貌也。言复有雄虺,一身九头,往来奄忽,常喜吞人魂魄,以益其心,贼害之甚也。」
「雄虺九首,往来鯈忽,吞人以益其心些。」东汉·王逸注:「鯈忽,疾急貌也。言复有雄虺,一身九头,往来奄忽,常喜吞人魂魄,以益其心,贼害之甚也。」
例句
熊虺食人魂,雪霜断人骨。 李贺 公无出门
《尚书·周书·牧誓》
勖哉夫子,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罴。
勖哉夫子,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罴。
《尚书·周书·康王之诰》
「昔君文武。丕平富。不务咎。厎至齐信。用昭明于天下。则亦有熊罴之士。不二心之臣。保乂王家。」旧题汉·孔安国传:「言文武既圣则亦有勇猛如熊罴之士、忠一不二心之臣,共安治王家。」
「昔君文武。丕平富。不务咎。厎至齐信。用昭明于天下。则亦有熊罴之士。不二心之臣。保乂王家。」旧题汉·孔安国传:「言文武既圣则亦有勇猛如熊罴之士、忠一不二心之臣,共安治王家。」
典故
相关人物
鬻熊师
相关人物
周文王
鬻熊
《春秋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夔子不祀祝融与鬻熊。」晋·杜预注:「祝融,高辛氏之火正,楚之远祖也。鬻熊,祝融之十二世孙。」
「夔子不祀祝融与鬻熊。」晋·杜预注:「祝融,高辛氏之火正,楚之远祖也。鬻熊,祝融之十二世孙。」
《史记》卷四十《楚世家》
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蚤卒。其子曰熊丽。熊丽生熊狂,熊狂生熊绎。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氏,居丹阳。楚子熊绎与鲁公伯禽、卫康叔子牟、晋侯燮、齐太公子吕伋俱事成王。……三十五年,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随人为之周,请尊楚,王室不听,还报楚。三十七年,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蚤终。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武王,与随人盟而去。于是始开濮地而有之。
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蚤卒。其子曰熊丽。熊丽生熊狂,熊狂生熊绎。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氏,居丹阳。楚子熊绎与鲁公伯禽、卫康叔子牟、晋侯燮、齐太公子吕伋俱事成王。……三十五年,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随人为之周,请尊楚,王室不听,还报楚。三十七年,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蚤终。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武王,与随人盟而去。于是始开濮地而有之。
例句
迹参前马圣,名缀鬻熊师。 张说 赠赵公
《漢語大詞典》:熊耳
《國語辭典》:熊虎 拼音:xióng hǔ
1.熊和虎。汉。张衡〈西京赋〉:「熊虎升而挐攫,猿狖超而高援。」三国魏。阮籍 元父赋:「崇陵崔巍,深溪峥嵘,美类不处,熊虎是生。」
2.形容勇猛。《左传。宣公十四年》:「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周瑜传》:「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
3.比喻勇猛善战的将士。晋。陆云 吴故丞相陆公诔:「帝曰将军,整尔熊虎,赫赫明明,皇舆出祖。」《北齐书。卷三。文襄帝纪》:「扬旌北讨,熊虎齐奋,剋复中原。」
4.古代旗帜常以熊、虎为图案,后亦引申指旗帜。《周礼。春官。司常》:「熊虎为旗,鸟隼为旟。」唐。杜甫 〈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翠华卷飞雪,熊虎亘阡陌。」
2.形容勇猛。《左传。宣公十四年》:「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周瑜传》:「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
3.比喻勇猛善战的将士。晋。陆云 吴故丞相陆公诔:「帝曰将军,整尔熊虎,赫赫明明,皇舆出祖。」《北齐书。卷三。文襄帝纪》:「扬旌北讨,熊虎齐奋,剋复中原。」
4.古代旗帜常以熊、虎为图案,后亦引申指旗帜。《周礼。春官。司常》:「熊虎为旗,鸟隼为旟。」唐。杜甫 〈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翠华卷飞雪,熊虎亘阡陌。」
《漢語大詞典》:黄熊
古代传说中的兽名。《左传·昭公七年》:“昔 尧 殛 鯀 于 羽山 ,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 羽渊 。” 唐 杨炯 《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晨占赤乌,夜辨黄熊。” 清 赵翼 《岣嵝碑歌》:“黄熊九载绩弗效,圣子起任平成责。”
《漢語大詞典》:凭熊(憑熊)
借指地方长官。古时地方长官乘坐横轼作熊形的车,故称。 宋 王禹偁 《拟长孙无忌让代袭刺史表》:“臣等乃位极庙堂,地分藩翰,下至凭熊之秩,尽为尸禄之人。”参见“ 熊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