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98,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焦焦
焦尾琴
焦黄
焦渴
焦芽
爨下焦
焦石
焦涸
中焦
焦唇
苦焦
焦死
焦烟
焦虑
焦坑
《漢語大詞典》:焦焦
(1).象声词。啼声之细微者。《韩诗外传》卷十:“焦焦如有啼者声。” 汉 刘向 说苑·辨物:“耳中焦焦,如有啸者声。”
(2).忧急貌。 唐 杜牧 《罪言》:“未尝五年间不战,生人日顿委,四夷日猖炽,天子因之幸 陕 、幸 汉中 ,焦焦然七十餘年矣。” 唐 孟郊 《送李翱习之》诗:“壮年俱悠悠,逮兹各焦焦。”
《國語辭典》:焦尾琴  拼音:jiāo wěi qín
东汉蔡邕以桐木制成的名琴。因桐木尾端有烧焦的痕迹,故称为「焦尾琴」。《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七:「知音已有新裁句,何用重挑焦尾琴?」也称为「焦桐」、「焦琴」、「焦尾」、「爨桐」。
分類:焦尾琴
《國語辭典》:焦黄(焦黃)  拼音:jiāo huáng
乾枯变黄。如:「面色焦黄」。
《國語辭典》:焦渴  拼音:jiāo kě
1.极为口渴。宋。梅尧臣〈东城送运判马察院〉诗:「都人倾望若焦渴,寒食已近沟已淘。」《聊斋志异。卷一二。刘全》:「三年前,仆从泰山来,焦渴欲死。」
2.比喻急切的心情。《三国志。卷六○。吴书。周鲂传》:「虽怀焦渴,曷缘见明?」
《漢語大詞典》:焦芽
(1).枯焦的幼芽。佛教喻不能萌生无上道心的人。 南朝 梁 萧统 《讲席将毕赋三十韵》:“八水润焦芽,三明啟羣目。” 隋炀帝 《宝台经藏愿文》:“所资甘雨,用沃焦芽。”
(2).泛喻不堪造就者。 清 黄宗羲 《〈明儒学案〉序》:“奈何今之君子,必欲出于一途,使美厥灵根者,化为焦芽、絶港。”
《漢語大詞典》:爨下焦
即焦尾琴。借指高雅之古曲。 宋 刘克庄 《鹧鸪天·戏题周登乐府》词:“纷纷竞奏 桑间 曲,寂寂谁知爨下焦。”参见“ 爨下餘 ”。
分類:焦尾琴
《漢語大詞典》:焦石
即煤炭。 晋 王嘉 拾遗记·岱舆山:“ 岱舆山 一名 浮析 ,东有 员渊 千里……山人掘之,入地数尺,得焦石如炭灭有碎火,以蒸烛投之,则然而青色。” 唐 韩翃 《别李明府》诗:“五侯焦石烹江笋,千户沉香染客衣。”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三·石炭:“拾遗记言‘焦石如炭’,《岭表録》言‘ 康州 有焦石穴’,即此也。”参见“ 煤炭 ”。
分類:煤炭
《國語辭典》:煤炭  拼音:méi tàn
煤。如:「你家现在还用煤炭烧饭吗?」
《漢語大詞典》:焦涸
干枯;枯竭。 南朝 梁 陶弘景 《请雨词》:“顷亢旱积旬,苗稼焦涸,远近嗷嗷,瞻天雀息。” 南唐 李建勋 《春雪》诗:“莫道便为桑麦药,亦胜焦涸到春寒。” 明 李东阳 《吕梁洪二十韵》:“冬乾苦焦涸,夏潦愁泱漭。” 郭沫若 《橄榄·〈行路难〉下篇三》:“况复脑如是冥冥,耳如是薨薨,情感如是焦涸,心绪如是不宁。”
分類:干枯枯竭
《國語辭典》:中焦  拼音:zhōng jiāo
中医上指膈下、脐部以上的部位。内有脾、胃等脏腑。主要功能为脾胃的消化转输,并为血液营养生化的来源。
《國語辭典》:三焦  拼音:sān jiāo
中医上指食道、胃、肠等部分。分上、中、下三焦,属于六腑。
《漢語大詞典》:焦唇(焦脣)
见“ 焦脣乾舌 ”。
《漢語大詞典》:焦唇乾舌
亦作“ 焦唇乾舌 ”。 谓忧心如焚,唇舌亦为之干枯。《孔子家语·屈节》:“孤尝不料力而兴 吴 难,受困 会稽 ,痛於骨髓,日夜焦唇乾舌,徒欲与 吴王 接踵而死。”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孤﹞痛入於骨髓,日夜焦脣乾舌,徒欲与 吴王 接踵而死。”脣,一本作“ 唇 ”。亦省作“ 焦脣 ”。后汉书·何敞传:“朝廷焦脣,百姓愁苦。”
《漢語大詞典》:苦焦
言土地贫瘠。 杜鹏程 《平常的女人》一:“你知道 老郑 没了……何必在天寒地冻时候来这苦焦的地方?” 李若冰 《在柴达木盆地》:“现在,咱的国家,就是要把苦焦的地方变成人民的乐园!”
《漢語大詞典》:焦死
(1).枯死。墨子·非攻下:“寒暑杂至,五穀焦死。” 郭沫若 《瓶》诗之三五:“你的信已经成了我的灵魂,我的灵魂已经为你焦死。”
(2).极言焦急。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三折:“我着 刘道姑 借钱去,这早晚怎生不见回话,好焦死人也。”
分類:枯死焦急
《漢語大詞典》:焦烟(焦煙)
亦作“ 焦烟 ”。 热气;火烟。《文选·鲍照〈苦热行〉》:“汤泉发云潭,焦烟起石圻。” 李善 注:“焦烟,盖热气也。” 南朝 宋 鲍照 《飞蛾赋》:“凌焦烟之浮景,赴熙焰之明光。”
分類:热气火烟
《國語辭典》:焦虑(焦慮)  拼音:jiāo lǜ
1.忧愁苦思。唐。温庭筠〈上蒋侍郎启〉二首之二:「劳神焦虑,消日忘年。」《聊斋志异。卷一○。何仙》:「我适至提学署中,见文宗公事旁午,所焦虑者殊不在文也。」
2.一种紧张不安的情绪状态,包含心理感受与生理反应,通常缺乏明确的成因。
《漢語大詞典》:焦坑
亦作“ 焦坑 ”。 茶名。产于 粤 赣 边 大庾岭 下。味苦,久方回甘。 宋 苏轼 《焦坑寺》诗:“浮石已乾霜后水,焦坑聊试雨前茶。”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四:“焦阬产 庾岭 下,味苦硬,久方回甘。”
分類:大庾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