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焚污
谓焚毁玷辱。 唐 柳宗元 《咏荆轲》:“夷城芟七族,臺观皆焚污。”
分類:焚毁玷辱
《漢語大詞典》:焚铄(焚鑠)
销熔。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石含金者焚鑠,草任药者翦掘。”
分類:销熔
《漢語大詞典》:焚靡
烧毁散失。 南朝 梁 陶弘景 《〈本草〉序》:“文籍焚靡,十不遗一。”
分類:烧毁散失
《漢語大詞典》:焚荐(焚薦)
烧香祭献。 前蜀 杜光庭 《川主大王为鹤降醮彭女观词》:“玄坛蘙薈,久无焚荐之踪;林木阴森,果致感通之事。”
分類:烧香祭献
《漢語大詞典》:焚轨(焚軌)
烧车。比喻隐迹。 清 金农 《怀张先辈幼持林居》诗:“十年焚轨卧林芿,深闭书堂少俗矜。”
分類:隐迹
《漢語大詞典》:焚盥
焚香盥洗。表示虔诚。 唐 陆龟蒙 《入林屋洞》诗:“真君不可见,焚盥空迟久。”
《漢語大詞典》:焚谷(焚穀)
焚烧谷物。比喻毁弃赖以生存的事物。国语·晋语七:“公言於诸大夫曰:‘孤始愿不及此,孤之及此,天也。抑人之有元君,将禀命焉。若禀而弃之,是焚穀也;其稟而不材,是穀不成也。穀之不成,孤之咎也;成而焚之,二三子之虐也。’” 韦昭 注:“穀,所仰以生。”
《韵府拾遗 陌韵》:焚厄
程俱诗焚厄故如此
《漢語大詞典》:焚顶(焚頂)
(1).焚香顶礼。镜花缘第四五回:“倘脱火坑,情愿身入空门,一世焚顶。”
(2).佛教徒焚灼头顶。表示虔诚奉佛。 唐 韩愈 《论佛骨表》:“焚顶烧指,百十为羣。”
《漢語大詞典》:焚祷(焚禱)
焚香祷祝。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梅:“﹝ 王妻 ﹞治洁室,悬观音像,以无子嗣,日日焚祷其中。”
分類:焚香祷祝
《漢語大詞典》:焚冲(焚衝)
烧毁战车。衝,古代一种用以攻城的战车。左传·定公八年:“公侵 齐 ,攻 廪丘 之郛,主人焚衝,或濡马褐以救之。” 南朝 宋 颜延之 《阳给事诔》:“守未焚衝,攻已濡褐。”
《韵府拾遗 灰韵》:焚埃
唐书郭子仪传洛阳自大盗以来焚埃略尽
《韵府拾遗 文韵》:礼焚(礼焚)
魏志文帝纪注三代制作踵武立勋季嗣不维网漏于秦崩乐灭学儒坑礼焚
《骈字类编》:旗焚
左传震之离亦离之震为雷为火为嬴败姬车说其輹火焚其旗不利行师败于宗丘注輹车下缚也丘犹邑也震为车离为火上六爻在震则无应故车脱輹在离则失位故火焚其旗言皆失车火之用也车败旗焚故不利行师火还害母故败不出国近在宗邑
《國語辭典》:玉石俱焚  拼音:yù shí jù fén
美玉和石头一同被烧毁。语出《书经。𦙍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后指不论贤愚、善恶、好坏,同时受害,尽皆毁灭。《三国演义》第一一六回:「如执迷不降,打破关隘,玉石俱焚!」《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既如此,何不乘机反邪归正?朝廷必有酬报。不然他日一败,玉石俱焚。」也作「玉石同焚」、「玉石同烬」、「玉石同沉」、「玉石俱烬」、「玉石俱摧」、「玉石俱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