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95,分47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热眼
热天
热心肠
热浪
光热
先热
喧热
耐热
热釜
热焰
热汗
山热
热中人
腹热
热念
《漢語大詞典》:热眼(熱眼)
热切的目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赌符:“忘餐废寝,则久入成迷;舌敝脣焦,则相看似鬼。迨夫全军尽没,热眼空窥。”
分類:热切目光
《國語辭典》:热天(熱天)  拼音:rè tiān
炎热的天气或炎热的季节。《红楼梦》第三二回:「这个客也没意思,这么热天,不在家里凉快,还跑些什么?」
《國語辭典》:热心肠(熱心腸)  拼音:rè xīn cháng
做事积极、乐于助人的心性。元。曾瑞《留鞋记》第一折:「我是小梅香,好片热心肠,全凭诗一首,送与有情郎。」也作「热心」、「热肠」。
《國語辭典》:热浪(熱浪)  拼音:rè làng
辐射热如波浪般涌来。比喻天气的炎热。如:「美国热浪未退。」
《高级汉语词典》:光热  拼音:guāng rè
既有光又有热
《高级汉语词典》:先热  拼音:xiān rè
先将加热到运转温度,再行运转;在热处理或机械处理前预先将金属加热
《漢語大詞典》:喧热(喧熱)
谓地位、权势显赫。 明 唐顺之 《月楼唐翁行状》:“人谓翁由喧热至落莫,不能无介介,翁独翛然自得也。”
《國語辭典》:耐热(耐熱)  拼音:nài rè
能抗高温。如:「陶磁杯比玻璃杯耐热。」
《高级汉语词典》:热釜
热锅
《漢語大詞典》:热焰(熱焰)
(1).火焰。 唐 独孤及 《梦远游赋序》:“然后知一生之患假合,岂直芻狗、土梗、热焰、聚沫而已。”
(2).以指炎热的气流。 宋 蔡襄 《庭前小栏花木》诗:“闰夏天气热焰烘,崇朝快雨随清风。”
《骈字类编》:热汗(热汗)
通典突厥谓酒为匐你热汗热汗掌监察非为釐定班次
《骈字类编》:山热(山热)
宋之问入泷川江诗潭蒸水沫起山热火云生晴高启送张司勋赴宝庆同知诗山热蛇悬树江鹤浴沙
《漢語大詞典》:热中人(熱中人)
指热衷于俗情世务的人。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玉魫生言志:“夫此四者,人生不可无。如此清福,几生修到?然而热中人断不能解也,则生有俗骨耳。”
《国语辞典》:腹热(腹热)  拼音:fù rè
焦急。宋。赵师侠〈洞仙歌。元宵三五〉词:「心忙腹热,没顿浑身处。」《董西厢》卷八:「便假饶天下雪,解不得我这腹热。」
《漢語大詞典》:热念(熱念)
(1).热切的愿望。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瑞云:“筹思及此,热念都消,由是音息遂絶。”
(2).谓善意。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你这话问得奇呀!那时我见你两个末路穷途,彼此无靠,是我一片好心,一团热念;难道我有甚么贪图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