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55,分44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热泪
热官
午热
毒热
大热
暖热
心热
酷热
无热
冷热
火热
云热
中热
暑热
热闹
《國語辭典》:热泪(熱淚)  拼音:rè lèi
心情激动所流下的眼泪。《儒林外史》第四八回:「他又想起女儿,心里哽咽,那热泪直滚出来。」
分類:动情眼泪
《國語辭典》:热官(熱官)  拼音:rè guān
有权势,或众人所冀求的官位。宋。陆游〈感遇〉诗:「仕宦五十年,终不慕热官。」
《骈字类编》:午热(午热)
宋 杨万里 夏夜追凉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漢語大詞典》:毒热(毒熱)
(1).酷热。 晋 王羲之 《问慰诸帖下》:“晚復毒热,想足下所苦并以佳,犹耿耿。” 宋 杨万里 《入郡城泊文家宅子夜热不寐》诗:“毒热通宵不得眠,起来弄水绕庭前。” 王统照 《司令》:“大而圆的花萼,躺在土地上被毒热的阳光晒着,渐渐变了颜色。”
(2).指酷烈的暑气。 元 杨载 《太古雪》诗:“ 回中 避暑时,持用消毒热。” 清 陈维嵩 《击梧桐·夏日同友人过竹逸斋头小饮赋此纪事》词:“毒热鎔金,火云焦釜。”
《骈字类编》:大热(大热)
宋 韩琦 苦热 始伏之七日,大热极炎苦。赫日烧扶桑,焰焰指亭午。
分类:大热
《漢語大詞典》:暖热(暖熱)
(1).温暖。 唐 顾况 《宜城放琴客歌》:“南山阑干千丈雪,七十非人不暖热。” 宋 苏轼 《和柳子玉喜雪次韵仍呈述古》:“艳歌一曲回阳春,坐使高堂生暖热。” 巴金 《发的故事·星》:“ 志良 觉得心里一阵暖热,仿佛那颗心就要从胸膛里跳出来似的。”
(2).炎热。 巴金 《灭亡》第五章:“但太阳还想尽力驱散那遮蔽它的薄雾,把它底光明完全照在地上,带回夏天底暖热来。” 王鲁彦 《我们的太平洋》:“洁白的瀑布诱惑着我们脱鞋袜,走去受洗礼,随后还逼我们到湖中洗浴游泳,倘若天气暖热的话。”
分類:温暖炎热
《國語辭典》:心热(心熱)  拼音:xīn rè
1.热心、热诚。《红楼梦》第四九回:「那宝琴年轻心热,且本性聪敏。」《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何小姐最是心热不过的人。」
2.高兴。《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只把个嫁字儿哄他心热,撒漫使钱。」
3.心中惭愧、难为情。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一三出:「(生)心热,自小攻书,从来知礼,忍使行亏名缺。」
《國語辭典》:酷热(酷熱)  拼音:kù rè
炎热、极热。《三国演义》第八八回:「蜀人受不过酷热,必然退走。」
《漢語大詞典》:无热(無熱)
佛教语。色界第四禅中的天名。谓无三灾之患,故以为名。 唐 皎然 《妙喜寺寄李司直等四十二韵》:“药化成白云,形彫辞 素穴 ,一闻西天旨,初禪已无热。”
《漢語大詞典》:冷热(冷熱)
(1).冷和热。《晋书·王沈传》:“冰炭不言,而冷热之质自明者,以其有实也。”云笈七籤卷七五:“虽明服法,未明冷热。”
(2).喻指地位的清闲显要或势力的盛衰。 唐 白居易 《再授宾客分司》诗:“但问适意无,岂论官冷热?”《剪灯馀话·武平灵怪录》:“昔日炎炎今寂寂,莫将冷热向人夸。” 明 周履靖 《清啸》诗之三十:“酕醄不辨人,醉眼看冷热。” 老舍 《蜕》第三:“可是身份的高低还到底在‘缺’的肥瘦冷热上去分,他当然看不起教育局长。”
《國語辭典》:火热(火熱)  拼音:huǒ rè
如火一般的热。常用以形容温度、气氛、感情等。唐。贯休 长安道诗:「憧憧合合,八表一辙。黄尘雾合,车马火热。」
《骈字类编》:云热(云热)
唐 钱起 送薛判官赴蜀 星桥过客稀,火井蒸云热。
《漢語大詞典》:中热(中熱)
(1).内热。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热,故溺赤也。” 元 郝经 《野菊》诗:“我欲摘以杯,饮之濯中热。”
(2).犹热中。 明 唐顺之 《都察院都事秦君墓表》:“君乃鋭然自割于强盛之年,非孝爱纯至,一不中热於世味有所不能,是无难耳。”
(3).内心激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素秋:“今见大哥不能自发舒,不觉中热,十九岁老童,当效驹驰也。”
《國語辭典》:暑热(暑熱)  拼音:shǔ rè
盛夏的热天。汉。晁错〈论贵粟疏〉:「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大宋宣和遗事。利集》:「今大暑热,稍稍食饱,恐生它疾。」
《國語辭典》:热闹(熱鬧)  拼音:rè nao
1.场面高兴、热烈。《红楼梦》第四三回:「园中人都打听得尤氏办得十分热闹,不但有戏,连耍百戏并说书的男女先儿全有。」《文明小史》第三五回:「只听得彭、施二人房里拍手的声音很觉热闹,不由的踱了进去。」
2.人群聚集、喧哗吵杂。《老残游记》第一九回:「这东北上四十五里有大村镇,叫齐东村,热闹著呢;每月三八大集,几十里的人都去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