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大人虎变,未佔有孚。《象》曰:「大人虎变」,其文炳也。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象》曰:「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
诚既富而美,章汇霍炳蔚。 韩愈 山南郑相公樊员外酬答为诗其未咸有见及语樊封以示愈依赋十四韵以献
伊大敬感乃为建刹,名其殿曰神运。以在永师舍东故号东林,时太元十一年也,此山仪形九叠峻耸天绝,而所居尽林壑之美,背负炉峰旁带瀑布,清流环阶白云生栋别营禅室最居静深。凡在瞻履神清气肃,师闻天竺佛影是佛昔化毒龙瑞,欣感于怀。后因耶舍律士述光相,乃背山临流营筑龛室。淡采图写望如烟雾,复制五铭刻于石。江州太守孟怀玉、别驾王乔之、常侍张野、安太守殷隐、黄门毛修之、主簿殷蔚、参军王穆夜、孝廉范悦之、隐士宗炳等。咸赋铭先是寻阳陶侃刺广州,渔人见海中有神光,网之得金像文殊,志云阿育王所造。后商人于海东获一圆光,持以就像若弥缝然,侃以送武昌寒溪主僧僧珍,常往夏口夜梦,寺火而此像室独有神护,驰还寺果焚像室果存。及侃移督江州,迎像将还至舟而溺,荆楚为之谣曰:「陶惟剑雄像以神标,云翔泥宿邈何遥遥。」可以诚至难以力招,及寺成师至江上虔祷之。像忽浮出,遂迎至神运殿,造重阁以奉之,因制文殊瑞像赞。尝谓诸教三昧其名甚众,功高易进念佛为先,既而谨律息心之士,绝尘清信之宾,不期而至者,慧永、慧持、道生、昙顺、僧睿、昙恒、道炳、昙诜、道敬、佛驮耶舍、佛驮跋陀罗、名儒刘程之、张野、周续之、张诠、宗炳、雷次宗等。结社念佛,世号十八贤。复率众至百二十三人,同修净土之业,造西方三圣像建斋立誓,令刘遗民著发愿文。
时远法师与诸贤结莲社以书招渊明。……谢灵运,祖玄有功室,灵运为康乐公主孙,龚封康乐公。文章为江左第一尝著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则去后齿。寻山陟岭必造幽峻,至庐山一见远公,肃然心伏,乃即寺筑台翻涅槃经,凿池植白莲,时远公诸贤同修净土之业,因号白莲社。
使君匡岳近,终作社中人。 周贺 投江州张郎中
闻结西方社,尚书待远公。 姚合 送澄江上人赴兴元郑尚书招
西方知有社,未得与师还。 崔子向张署归登 送惟详律师自越之义兴
高会枣树宅,清言莲社僧。 戴叔伦 赴抚州对酬崔法曹夜雨滴空阶五首
自笑未曾同逸步,终非宗炳社中人。 李咸用 和彭进士秋日游靖居山寺
如今再结林中社,可羡当年会里人。 李涉 游西林寺
自负心机四十年,羞闻社客山中篇。 李渤 喜弟淑再至为长歌
究竟相依何处好,匡山古社足烟霞。 权德舆 惠上人房宴别
或结西方社,师游早晚回。 权德舆 送文畅上人东游
更喜开缄销热恼,西方社里旧相亲。 权德舆 酬灵彻上人以诗代书见寄(时在荐福寺坐夏)
明月清风宗炳社,夕阳秋色庾公楼。 贯休 山居诗二十四首
凭将西社意,一说向荀陈。 贯休 送姚洎拾遗自江陵幕赴京
终须结西社,此县似柴桑。 贯休 题方公院寄夏侯明府
还须结西社,来往悉诸侯。 贯休 题淮南惠昭寺律师院
顷为弟子曾同社,今忝星郎更契缘。 郑谷 宜春再访芳公言公幽斋写怀叙事因赋长言
早晚却还宗炳社,夜深风雪对禅床。 陆龟蒙 和访寂上人不遇
还同莲社客,联唱绕香灯。 齐己 勉诗僧
相关人物
参考典故
妙善琴书,精于言理,每游山水,往辄忘归。征西长史王敬弘每从之,未尝不弥日也。乃下入庐山,就释慧远考寻文义。兄臧为南平太守,逼与俱还,乃于江陵三湖立宅,闲居无事。高祖召为太尉参军,不就。二兄蚤卒,孤累甚多,家贫无以相赡,颇营稼穑。高祖数致饩赉,其后子弟从禄,乃悉不复受。……好山水,爱远游,西陟荆、巫,南登衡岳,因而结宇衡山,欲怀尚平之志。有疾还江陵,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谓人曰:「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古有金石弄,为诸桓所重,桓氏亡,其声遂绝,唯炳
妙善琴书,精于言理,每游山水,往辄忘归。征西长史王敬弘每从之,未尝不弥日也。乃下入庐山,就释慧远考寻文义。兄臧为南平太守,逼与俱还,乃于江陵三湖立宅,闲居无事。高祖召为太尉参军,不就。二兄蚤卒,孤累甚多,家贫无以相赡,颇营稼穑。高祖数致饩赉,其后子弟从禄,乃悉不复受。高祖开府辟召,下书曰:「吾忝大宠,思延贤彦,而兔罝潜处,考槃未臻,侧席丘园,良增虚伫。南阳宗炳、雁门周续之,并植操幽栖,无闷巾褐,可下辟召,以礼屈之。」于是并辟太尉掾,皆不起。宋受禅,徵为太子舍人;元嘉初,又徵通直郎;东宫建,徵为太子中舍人,庶子,并不应。妻罗氏,亦有高情,与炳协趣。罗氏没,炳哀之过甚,既而辍哭寻理,悲情顿释。谓沙门释慧坚曰:「死生之分,未易可达,三复至教,方能遣哀。」衡阳王义季在荆州,亲至炳室,与之欢宴,命为咨议参军,不起。好山水,爱远游,西陟荆、巫,南登衡岳,因而结宇衡山,欲怀尚平之志。有疾还江陵,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开,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谓人曰:「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古有金石弄,为诸桓所重,桓氏亡,其声遂绝,唯炳传焉。太祖遣乐师杨观就炳受之。炳外弟师觉授亦有素业,以琴书自娱。临川王义庆辟为祭酒,主簿,并不就,乃表荐之,会病卒。元嘉二十年,炳卒,时年六十九。衡阳王义季与司徒江夏王义恭书曰:「宗居士不救所病,其清履肥素,终始可嘉,为之恻怆,不能已已。」
相关人物
参考典故
妙善琴书,精于言理,每游山水,往辄忘归。征西长史王敬弘每从之,未尝不弥日也。乃下入庐山,就释慧远考寻文义。兄臧为南平太守,逼与俱还,乃于江陵三湖立宅,闲居无事。高祖召为太尉参军,不就。二兄蚤卒,孤累甚多,家贫无以相赡,颇营稼穑。高祖数致饩赉,其后子弟从禄,乃悉不复受。高祖开府辟召,下书曰:「吾忝大宠,思延贤彦,而兔罝潜处,考槃未臻,侧席丘园,良增虚伫。南阳宗炳、雁门周续之,并植操幽栖,无闷巾褐,可下辟召,以礼屈之。」于是并辟太尉掾,皆不起。宋受禅,徵为太子舍人;元嘉初,又徵通直郎;东宫建,徵为太子中舍人,庶子,并不应。妻罗氏,亦有高情,与炳协趣。罗氏没,炳哀之过甚,既而辍哭寻理,悲情顿释。谓沙门释慧坚曰:「死生之分,未易可达,三复至教,方能遣哀。」衡阳王义季在荆州,亲至炳室,与之欢宴,命为咨议参军,不起。好山水,爱远游,西陟荆、巫,南登衡岳,因而结宇衡山,欲怀尚平之志。有疾还江陵,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开,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谓人曰:「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古有金石弄,为诸桓所重,桓氏亡,其声遂绝,唯炳传焉。太祖遣乐师杨观就炳受之。炳外弟师觉授亦有素业,以琴书自娱。临川王义庆辟为祭酒,主簿,并不就,乃表荐之,会病卒。元嘉二十年,炳卒,时年六十九。衡阳王义季与司徒江夏王义恭书曰:「宗居士不救所病,其清履肥素,终始可嘉,为之恻怆,不能已已。」
雷次宗字仲伦,豫章南昌人也。少入庐山,事沙门释慧远,笃志好学,尤明三礼、毛诗,隐退不交世务。本州辟从事,员外散骑侍郎徵,并不就。与子侄书以言所守,曰:夫生之修短,咸有定分,定分之外,不可以智力求,但当于所禀之中,顺而勿率耳。吾少婴羸患,事钟养疾,为性好闲,志栖物表,故虽在童稚之年,已怀远之意。暨于弱冠,遂托业庐山,逮事释和尚。于时师友渊源,务训弘道,外慕等夷,内怀悱发,于是洗气神明,玩心坟典,勉志勤躬,夜以继日。爰有山水之好,悟言之欢,实足以通理辅性,成夫亹亹之业,乐以忘忧,不知朝日之晏矣。自游道餐风,二十馀载,渊匠既倾,良朋凋索,续以衅逆违天,备尝荼蓼,畴昔诚愿,顿尽一朝,心虑荒散,情意衰损,故遂与汝曹归耕垄畔,山居谷饮,人理久绝。日月不处,忽复十年,犬马之齿,已踰知命。崦嵫将迫,前涂几何,实远想尚子五岳之举,近谢居室琐琐之勤。及今耄未至惛,衰不及顿,尚可厉志于所期,纵心于所托,栖诚来生之津梁,专气莫年之摄养,玩岁日于良辰,偷馀乐于将除,在心所期,尽于此矣。汝等年各成长,冠娶已毕,修惜衡泌,吾复何忧。但愿守全所志,以保令终耳。自今以往,家事大小,一勿见关,子平之言,可以为法。元嘉十五年,徵次宗至京师,开馆于笼山,聚徒教授,置生百馀人。会稽朱膺之、颍川庾蔚之并以儒学,监总诸生。时国子学未立,上留心蓺术,使丹阳尹何尚之立玄学,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凡四学并建。车驾数幸次宗学,资给甚厚。又除给事中,不就。久之,还庐山,公卿以下,并设祖道。二十五年,诏曰:「前新除给事中雷次宗,笃尚希古,经行明修,自绝招命,守志隐约。宜加升引,以旌退素。可散骑侍郎。」后又徵诣京邑,为筑室于钟山西岩下,谓之招隐,使为皇太子诸王讲丧服经。次宗不入公门,乃使自华林东门入延贤堂就业。
诗人识何谢,居士别宗雷。 李端 得山中道友书寄苗钱二员外
独有宗雷贱,过君著敝袍。 李端 题郑少府林园
宗雷此相遇,偃放从所欲。 权德舆 与沈十九拾遗同游栖霞寺上方于亮上人院会宿二首
桑门许辩才,外学接宗雷。 权德舆 送文畅上人东游
幸许宗雷到,清谈不易闻。 权德舆 送映师归本寺
相关人物
妙善琴书,精于言理,每游山水,往辄忘归。征西长史王敬弘每从之,未尝不弥日也。乃下入庐山,就释慧远考寻文义。兄臧为南平太守,逼与俱还,乃于江陵三湖立宅,闲居无事。高祖召为太尉参军,不就。二兄蚤卒,孤累甚多,家贫无以相赡,颇营稼穑。高祖数致饩赉,其后子弟从禄,乃悉不复受。高祖开府辟召,下书曰:「吾忝大宠,思延贤彦,而兔罝潜处,考槃未臻,侧席丘园,良增虚伫。南阳宗炳、雁门周续之,并植操幽栖,无闷巾褐,可下辟召,以礼屈之。」于是并辟太尉掾,皆不起。宋受禅,徵为太子舍人;元嘉初,又徵通直郎;东宫建,徵为太子中舍人,庶子,并不应。妻罗氏,亦有高情,与炳协趣。罗氏没,炳哀之过甚,既而辍哭寻理,悲情顿释。谓沙门释慧坚曰:「死生之分,未易可达,三复至教,方能遣哀。」衡阳王义季在荆州,亲至炳室,与之欢宴,命为咨议参军,不起。好山水,爱远游,西陟荆、巫,南登衡岳,因而结宇衡山,欲怀尚平之志。有疾还江陵,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开,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谓人曰:「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古有金石弄,为诸桓所重,桓氏亡,其声遂绝,唯炳传焉。太祖遣乐师杨观就炳受之。炳外弟师觉授亦有素业,以琴书自娱。临川王义庆辟为祭酒,主簿,并不就,乃表荐之,会病卒。元嘉二十年,炳卒,时年六十九。衡阳王义季与司徒江夏王义恭书曰:「宗居士不救所病,其清履肥素,终始可嘉,为之恻怆,不能已已。」
刘真长为丹阳尹,许玄度出都就刘宿。南朝梁·刘孝标《续晋阳秋》曰:「许询字玄度,高阳人,魏中领军允玄孙。总角秀惠,众称神童,长而风情简素,司徒掾辟,不就,蚤卒。」
支道林、许掾诸人共在会稽王斋头。支为法师,许为都讲。支通一义,四坐莫不厌心。许送一难,众人莫不抃舞。但共嗟咏二家之美,不辩其理之所在。
为我谢宗许,尘中难久留。 耿湋 寻觉公因寄李二端司空十四曙
(2).闪烁的灵气。 汉 班固 《幽通赋》:“系 高頊 之玄胄兮,氏中叶之炳灵。” 唐 温庭筠 《过孔北海墓二十韵》:“珪玉埋英气,山河孕炳灵。”
(2).昭明貌。 唐 孙樵 《寓汴州观察判官书》:“执事三从事 卢公 ,其所以佐 卢公 使炳炳不磨於世者, 襄阳 南渡之民,皆能道之。” 宋 陈亮 《祭宗式之文》:“我脱囚繫,理亦炳炳。” 清 龚自珍 《武显将军福建海坛镇总兵官丁公神道碑铭》:“再告下车者曰:是百战百克而无炳炳於时者。”
(3).指文采鲜明。 唐 张说 《处士元公碣铭》:“嗟我处士,炳炳其文。” 明 宋濂 《国朝名臣序颂·窦文正公默》:“有卓 竇公 ,誾誾而驯,雍雍而惇,炳炳而文。”
(1).显示光芒;照耀。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梁太尉与王僧辩书》:“天狼炳曜,非无战阵之风;参虎扬芒,便有干戈之务。” 宋 苏辙 《南京祈祷文》之七:“曾未旋踵,秋暘炳耀。” 萧蜕庵 《徐园追祭宋遁初》诗:“虎观论洋溢,麟阁光炳耀。”
(2).文采焕发;光辉灿烂。《后汉书·刘瑜传》:“盖诸侯之位,上法四七,垂文炳燿,关之盛衰者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 文王 患忧,繇辞炳曜,符采复隐,精义坚深。”《东周列国志》第七四回:“惟见两龙张鬣相向,五色炳耀。”
(3).昭彰;昭扬。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 卫覬 禪誥,符命炳耀,弗可加已。” 南朝 梁 刘勰 《原道》:“光采玄圣,炳耀仁孝。”
(4).显赫。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八章:“老先生世受国恩,门第炳耀,原非草木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