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炉烟(爐煙)
亦作“ 炉烟 ”。
(1).熏炉或香炉中的烟。 南朝 梁简文帝 《晓思诗》:“炉烟入斗帐,屏风隐镜臺。” 宋 苏轼 《青牛岭高绝处有小寺人迹罕到》诗:“暮归走马沙河塘,炉烟裊裊十里香。” 清 支机生 《珠江名花小传》:“炉烟暗递浩歌声。”
(2). 庐山 香炉峰 的云气。借指 香炉峰 。 宋 梅尧臣 《寄王江州》诗:“何尝闻堠火,唯是对炉烟。潮到 盆城 否?犹期信可传。”
(3).旧时宫殿前丹墀设焚香炉,后因以指代宫廷、朝官。 唐 无名氏 《元日观上公献寿赋》:“趋云陛以陈词,向炉烟而稽首。” 唐 韦应物 《燕李录事》诗:“与君十五侍皇闈,晓拂炉烟上赤墀。” 唐 方干 《送杭州李员外》诗:“必恐驻班留立位,前程一步是炉烟。”
(4).指炉火。 宋 周邦彦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词:“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炉,一本作“ 罏 ”。
《漢語大詞典》:炉香(爐香)
(1).熏炉里的香气。 唐 韦应物 《观早朝》诗:“禁旅下城列,炉香起中天。” 宋 苏轼 《台头寺步月得人字》:“浥浥炉香初泛夜,离离花影欲摇春。”
(2).香炉里的香。 唐 马戴 《宿阳台观》诗:“玉洞仙何在,炉香客自焚。” 南唐 李璟 《望远行》词:“夜寒不去寝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花月痕》第五二回:“炉香茗碗,消受閒庭院。”
《國語辭典》:香炉(香爐)  拼音:xiāng lú
焚香的器具。用陶瓷或金属做成。《儒林外史》第四八回:「只见中间奉著灵柩,面前香炉、烛台、遗像、魂幡。」
《國語辭典》:金炉(金鑪)  拼音:jīn lú
1.金质香炉。南朝梁。吴均〈行路难〉五首之五:「玉阶行路生细草,金炉香炭变成灰。」《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内官一队队捧出金炉,焚了龙涎香。」
2.烧纸钱的火炉。
分類:金属香炉
《漢語大詞典》:地炉(地爐,地鑪)
亦作“ 地鑪 ”。
(1).庄子·大宗师:“今一以天地为大鑪,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后因以“地炉”为大地陶冶万物的神炉。 清 黄遵宪 《东沟行》:“地炉煮海海波涌,海鸟絶飞伏蛟恐。”
(2).就地挖砌的火炉。 唐 岑参 《玉门关盖将军歌》:“军中无事但欢娱,暖屋绣帘红地炉。”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李泌钱若水事相类:“ 若水 如期往,见一老僧与 希夷 拥地炉坐。” 清 黄景仁 《初四复雪》诗:“知君浑舍有同赏,榾柮煴火围地炉。” 赵树理 《新食堂里忆故人》:“饭厅里摆着两列方桌,每张桌周围有四条板登;中间留着相当宽的路,烧着两个地炉。”
(3).火炕。又称地炕。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威宁伯》:“ 王越 抚 大同 ,一日大雪,方坐地鑪,使诸伎抱琵琶捧觴侍,而一千户詗虏还,即召入与谈虏事。”
《漢語大詞典》:红炉(紅爐)
(1).烧得很旺的火炉。 唐 杜甫 《湖城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宴饮散因为醉歌》:“照室红炉促曙光,縈窗素月垂文练。” 唐 鲍君徽 《惜花吟》:“鶯歌蝶舞韶光长,红炉煑茗松花香。”些指茶炉。 唐 吕岩 《七言》诗之三六:“红炉迸溅炼金英,一点灵珠透室明。”此指道教炼丹炉。 明 李贽 《观音问》:“若我则又贪生怕死之尤者,虽死后犹怕焚化,故特地为塔屋於 龙湖 之上,敢以未死之身自入於红炉乎?”此指焚尸炉。
(2).今亦指打铁炉。
《國語辭典》:炉火(爐火)  拼音:lú huǒ
1.炉子里的火。唐。罗邺 冬夕江上言事诗五首之二:「数星昨夜寒炉火,一阵谁家腊瓮香。」
2.道家指炼丹汞之术。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一一。青谷先生》:「常修行九息、气之道,后合炉火大丹,服之得道。」
《骈字类编》:药炉(药炉)
唐 白居易 寻郭道士不遇 药炉有火丹应伏,云碓无人水自舂。
宋 苏轼 赠黄山人 东坡若肯三年住,亲与先生看药炉。
宋 陆游 八月四日夜梦中作 山深乳洞药炉冷,花发云房醅瓮香。
宋 赵师秀 送奭上人抄化 诗卷带呈看疏客,药炉留借共房僧。
《國語辭典》:洪炉(洪爐)  拼音:hóng lú
1.大火炉、大熔炉。唐。白居易答友问〉诗:「置铁在洪炉,铁消易如雪。」《三国演义》第二回:「今将军仗皇威,掌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若欲诛宦官,如鼓洪炉燎毛发耳。」
2.比喻陶冶和锻鍊人才的环境。如:「黄埔军校是革命军人的洪炉。」
《国语辞典》:围炉(围炉)  拼音:wéi lú
1.围著火炉。如:「在这寒夜,大家能围炉而谈,可真是人生一乐!」《初刻拍案惊奇》卷四○:「至华阴,见白衣人在店,李君与语,围炉饮啜甚洽。」
2.特指除夕夜一家人的团聚。如:「不管车子如何难搭,我今晚一定得赶回去围炉。」
《骈字类编》:一炉(一炉)
宋 杨万里 和王才臣 每与胜谈千古事,不知拨尽一炉红。
宋 翁卷 悼雪庵禅师 竹房三尺像,石榻一炉香。
《漢語大詞典》:御炉(御爐,御鑪)
亦作“ 御鑪 ”。御用的香炉。 唐 柳宗元 《省试观庆云图诗》:“抱日依龙袞,非烟近御炉。” 前蜀 薛昭蕴 《小重山》词之二:“忆昔在 昭阳 ,舞衣红綬带,绣鸳鸯,至今犹惹御炉香。” 宋 黄庭坚 《乞姚花》诗之二:“乞取好花天上看,宫衣黄带御鑪风。”
分類:御用香炉
《骈字类编》:炉中(炉中)
辍耕录日家一书专解海中炉中之类其辞虽凿亦自颇通曰丙寅丁卯炉中火者寅为三阳卯为四阳火既得地又得寅卯之木以生之此时天地开炉万物始生故曰炉中火也 韩愈石鼎联句诗序元和七年十二月四日衡山道士轩辕弥明自衡下来旧与刘师服进士衡湘中相识将过太白知师服在京夜抵其居宿有校书郎侯喜新有能诗声夜与刘说诗弥明在其侧貌极丑白须黑面长颈而高结喉中又作楚语喜视之若无人弥明或轩衣张眉指炉中石鼎谓喜曰子云能诗能与我赋此乎 金丹大要诗共君说叚炉中事一朵铅花仔细详炉贯休怀武夷红石子诗窗外猩猩语 中奼奼娇
分类:炉中
《漢語大詞典》:拥炉(擁爐)
围炉取暖。 宋 陆游 《冬夜炉边小饮》诗:“拥炉可使曲身直,饮酒能回槁面红。” 宋 王铚 《明觉山中始见梅花戏呈妙明老》:“诗成火暖夜堂深,拥炉细与山僧説。”
分類:取暖
《漢語大詞典》:竹炉(竹爐)
亦作“ 竹罏 ”。 一种外壳为竹编、内安小钵、用以盛炭火取暖的用具。 唐 杜甫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之一:“易简高人意,匡牀竹火炉。” 宋 韩驹 《夜与疏山清公对语因设果供戏成长句》:“竹罏篝火曲木牀,乌柏为烛枫脂香。”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熏坑》:“时当冬月,坑火初燃……所费无多。 江 南柴灶, 闽 楚 竹炉,所需不啻什百也。” 傅敷 《重游惠山》诗:“竹炉未改前番火,松石强如我辈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