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蜮射
谓蜮含沙射人而为灾害。常用以比喻奸人暗害。 宋 欧阳修 《自歧江山行至平陆驿》诗:“水涉愁蜮射,林行忧虎猛。”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词林·王师竹宫庶:“又因 宋 儒谗説致 熊登朴 两遭蜮射,无端左官,人谓 江陵 英察,兹事则太憒憒云。”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七》:“如是而用之,岂有虎冠、鹰击、蠆螫、蜮射之事哉。”
《國語辭典》:风害(風害)  拼音:fēng hài
因大风所造成的灾害。如:「这次风害造成南部地区农民严重损失。」
《漢語大詞典》:澹灾(澹災)
消除灾害。汉书·司马相如传下:“ 夏后氏 戚之,乃堙洪原,决江疏河,洒沉澹灾,东归之於海,而天下永寧。”
《国语辞典》:天作孽  拼音:tiān zuò niè
上天所造成的灾害。如:「这次大洪水造成的损失惨重,真是天作孽啊!」
《漢語大詞典》:小败(小敗)
(1).小灾害。史记·天官书:“有日,无云,不风,当其时者稼有败。如食顷,小败;熟五斗米顷,大败。”
(2).小挫折。宋书·刘道济传:“卿非大丈夫,小败何苦。”新五代史·梁臣传·王重师:“ 重师 遣其将 张君练 西攻 邠 凤 而不先请, 君练 兵小败。”
分類:灾害挫折
《漢語大詞典》:遭灾
遭受灾害。 鲁迅 《而已集·扣丝杂感》:“但同时也就发生了胡乱的矫诏和过度的巴结,而晦气的人物呀,刊物呀,植物呀,矿物呀,则于是乎遭灾。”
《國語辭典》:公害  拼音:gōng hài
因人为因素,致破坏生存环境,损害国民健康或有危害之虞者。如:「工厂任意排放废水,已成为重大的环境公害。」
《漢語大詞典》:虫孽
1.虫类造成的灾害。
《國語辭典》:禁咒  拼音:jìn zhòu
古代方士用符咒禁制邪祟,禳除灾害的方术。《抱朴子。内篇。至理》:「吴越有禁咒之法,甚有明验。」《旧五代史。卷二九。唐书。庄宗本纪三》:「或言能吐火焚舟,或言能禁咒兵刃,悉命试之,无验。」
《漢語大詞典》:疾害
(1).嫉妒陷害。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今 淮南王 孙 建 ,材能高, 淮南王 王后 荼 、 荼 子太子 迁 常疾害 建 。”《公羊传·桓公十七年》“癸巳,葬 蔡桓侯 ” 汉 何休 注:“称侯者,亦夺臣子辞也。有贤弟而不能任用,反疾害之。”
(2).疾苦灾害。 清 唐甄 潜书·格君:“ 黄帝 治天下如治身,不使有疾害焉。”
《漢語大詞典》:沴戾
因气不和而生之灾害。引申为妖邪或瘟疫。 清 唐甄 潜书·宗孟:“百姓既安,沴戾消释。”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不畏则心定,心定则神全,神全则沴戾之气不能干。” 清 朱琦 《感事》诗:“箴砭輒乖谬,沴戾入肌髓。”
《漢語大詞典》:灾妖(災妖)
指自然界的变异所造成的灾害。语出左传·宣公十五年:“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 汉 蔡邕 《陈政要七事疏》:“自今斋制,宜如故典,庶答风霆灾妖之异。”后汉书·皇甫规传:“诫以灾妖,使从福祥。”
《國語辭典》:洪灾(洪災)  拼音:hóng zāi
洪水造成的灾害。《三国志。卷四二。蜀书。郤正传》:「阳盱请而洪灾息,桑林祷而甘泽滋。」
《漢語大詞典》:雹灾
冰雹造成的灾害。
《漢語大詞典》:疵疫
灾害疫病。《后汉书·段熲传》:“臣动兵涉夏,连获甘澍,岁时丰稔,人无疵疫。”
分類:灾害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