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焰 → 燄焰”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焰色分析  拼音:yàn sè fēn xī
一种化学分析术。用吹管吹火焰于化合物矿物上,依所呈特殊反应以鉴定其主要成分之法。
《国语辞典》:引火自焚  拼音:yǐn huǒ zì fén
引燃火焰烧自己。比喻自取灭亡。如:「失业中又好赌,简直是引火自焚。」
《国语辞典》:灼伤(灼伤)  拼音:zhuó shāng
灼伤是指皮肤或其他组织受日晒、火焰、热力、电力、化学物质、摩擦力或辐射等导致的创伤。人体灼伤,轻者表皮发红、疼痛,重者则伤及皮下组织,亦可引起休克。
《国语辞典》:还原焰(还原焰)  拼音:huán yuán yàn
火焰的中间部分。气体在这里并未完全燃烧,而碳粒子被燃烧成游离状态,能发出强光,具有很强的还原作用,是火焰中最明亮的部分。也称为「内焰」。
《国语辞典》:打气炉(打气炉)  拼音:dǎ qì lú
一种煤油炉。有打气设备以增加压力而使火焰旺的炉,称为「打气炉」。
《国语辞典》:氧化焰  拼音:yǎng huà yàn
火焰的最外层。因含有强热的空气,极易氧化,故称为「氧化焰」。也称为「外焰」。
《国语辞典》:氢氧焰(氢氧焰)  拼音:qīng yǎng yàn
氢氧混合燃烧产生的火焰。火力极强,温度很高,能使白金熔解,常用来烧焊金属、石英等材料。
《漢語大詞典》:服藻
卿大夫所穿饰有水藻火焰花式的礼服。文选·陆云〈大将军宴会被命作诗〉:“冕弁振缨,服藻垂带。” 李善 注引孝经 郑玄 注:“大夫服藻火。”
《漢語大詞典》:红焰焰(紅燄燄)
亦作“ 红燄燄 ”。 形容红如火焰。《初刻拍案惊奇》卷一:“﹝红橘﹞摆得满船红燄燄的,远远望来,就是万点火光,一天星斗。”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寄儿 ﹞身子在地上眠着,东方大明,日轮红燄燄钻将出来了。” 鲁迅 《呐喊·阿Q正传》:“ 阿Q 没有想得十分停当,已经发了鼾声,四两烛还只点去了小半寸,红焰焰的光照着他张开的嘴。”
分類:火焰
《漢語大詞典》:熛焱
迅猛的火焰。新唐书·哥舒翰传:“贼负薪塞路,顺风火其车,熛焱炽突,腾烟如夜,士不復相辨,自相鬭杀,尸血狼籍。”
分類:迅猛火焰
《漢語大詞典》:爆鸣(爆鳴)
气体遇到火焰爆炸,发出声响。
《漢語大詞典》:撺红(攛紅)
谓火焰升上来。 元 马致远 《寿阳曲·洞庭秋月》曲:“他心罢,咱便捨,空担着这场风月。一锅滚水冷定也,再攛红几时得热。”
分類:火焰上来
《漢語大詞典》:钎焊(釺焊)
焊接方法的一种。利用熔点较焊件为低的焊料(填充金属)和焊件连接处一同加热(用加热炉、气体火焰、电烙铁、电流等),焊料熔化后,渗入并填满连接处间隙而达到连接(焊件未经熔化)。钎焊时为了造成牢固的连接,通常须在连接处加焊剂,以保护金属表面和焊料在加热时不受氧化并去除氧化物,借以提高焊料对焊件的渗附能力。
《国语辞典》:气割(气割)  拼音:qì gē
使用氧炔吹管或氢氧吹管的火焰切割金属材料。其切割过程是以割炬喷出的火焰,将金属预热至某一温度,再喷出高压氧气流,使金属剧烈氧化为熔渣,并行切割。
《國語辭典》:内焰(內焰)  拼音:nèi yàn
在火焰的中间部分,亮度最大。参见「还原焰」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