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冒烟突火(冒烟突火)  拼音:mào yān tú huǒ
在火场中,冒著被烟呛到及被火烧伤的危险。《三国演义》第一二回:「典韦冒烟突火,又杀入去,到处寻觅。」
《国语辞典》:焚如之祸(焚如之祸)  拼音:fén rú zhī huò
遭到火烧的灾祸。《晋书。卷一一七。姚兴载记上》:「群生婴罔极之痛,西夏有焚如之祸。」唐。王勃〈三国论〉:「则东京焚如之祸,关右乱麻之尸,何由而兴哉。」
《国语辞典》:火染幡竿(火染幡竿)  拼音:huǒ rǎn fān gān
(歇后语)长叹。叹音谐「炭」。指火烧长旗竿,而长旗竿便成了长炭。如:「一想到他悲惨的遭遇,就教人火染幡竿──长叹!」
《国语辞典》:九焞十八火  拼音:jiǔ dùn shí bā huǒ
九焞,指反覆以火烧煮。每加热一次叫一火。「九焞十八火」指多次加热烹煮食物。小说中借指女子淫荡不贞,有过很多姘头。《金瓶梅》第二五回:「在人家使过了的,九焞十八火的主子的奴才淫妇,当初在蔡通判家房里,和大婆作毙养汉,坏了事,才打发出来,嫁了厨子蒋聪。」
《国语辞典》:陶土制品(陶土制品)  拼音:táo tǔ zhì pǐn
以土石为原料,经由混合加工后,再以火烧的程序而制成的陶瓷建材。常见的陶瓷建材有红砖、瓷砖、马赛克等。
《国语辞典》:忧心如惔(忧心如惔)  拼音:yōu xīn rú tán
惔,火烧。忧心如惔比喻非常忧虑焦急。《诗经。小雅。节南山》:「忧心如惔,不敢戏谈。」也作「忧心如焚」。
《国语辞典》:玻璃烤  拼音:bō li kǎo
将各种颜色的玻璃棒或玻璃管,经火烧软成胶状后,用嘴吹、熔接或抽拉,做成各式各样的玻璃制品,这种技术称为「玻璃烤」。
《国语辞典》:炭烤  拼音:tàn kǎo
用炭火烧烤。如:「炭烤食物的香味浓郁,令人食指大动。」
《国语辞典》:燎星  拼音:liào xīng
一种用火烧除祖坟上枯草的习俗。可免祖坟堙没草丛中,同时表示星火可以烧旺后代。这种习俗有在除夕晚间,有在元宵夜举办,各地不同。
《国语辞典》:火烤  拼音:huǒ kǎo
用火烧烤。如:「一家五星级饭店新推出火烤全羊大餐。」清。徐珂《清稗类钞。豪侈类。某侍郎之饮馔》:「试言其鸭,则火烤而松脆者,仿京师制也。」
《漢語大詞典》:封熂
蓄水烧山。谓渔佃垦植。熂,火烧杂草。宋书·羊希传:“山湖之禁,虽有旧科,民俗相因,替而不奉,熂山封水,保为家利。”梁书·武帝纪中:“凡公家屯戍见封熂者,可悉开常禁。”
《國語辭典》:焚琴煮鹤(焚琴煮鶴)  拼音:fén qín zhǔ hè
把琴当柴烧,烹煮鹤来吃。比喻极杀风景的事。宋。洪适满江红。春色匆匆〉词:「吹竹弹丝谁不爱,焚琴煮鹤人何肯。」《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焚琴煮鹤从来有,惜玉怜香几个知。」也作「煮鹤焚琴」、「煮鹤烧琴」。
《漢語大詞典》:烧琴煮鹤(燒琴煮鶴)
拿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塌美好的事物。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西崑体》:“西清诗话云:‘《义山杂纂》,品目数十,盖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杀风景,谓清泉濯足,花上晒褌,背山起楼,烧琴煮鹤,对花啜茶,松下喝道。’” 清 李渔 《凰求凤·酸报》:“也须把温语相商,又何用烧琴煮鹤,躪玉蹂香。”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六:“国初説书人 柳敬亭 、歌者 王紫稼 ,皆见名人歌咏。 王 以黯昧事,为 李御史 杖死,有烧琴煮鹤之惨。”
分類:糟塌美好
《漢語大詞典》:唿唿
象声词。多指火烧声。 杨朔 《鸭绿江南北》:“有的工友简直变成火人,棉衣服烧得唿唿的,幸亏拿水龙把火浇熄。”《小说选刊》1981年第6期:“一筐筐的‘四旧’被倒进了唿唿作响的火焰之中。”
《漢語大詞典》:柴火饭(柴火飯)
柴火烧的饭。指普通人家的平常饭食。《歧路灯》第一○五回:“他谋馆不成……箸头儿戳豆腐乳;得了西席,就不饮煤火茶,不吃柴火饭,炭火煨铜壶,駡厨子,打门役,七八个人伺候不下。”
《漢語大詞典》:耐火
(1).经得起火烧。 王汶石 《大木匠》二:“他用力拉一拉风箱,炉火正红,便从大木匠手里接过生铁棒,平插在炭火里,盖上耐火的土盖子。”
(2).指燃料经烧。《人民文学》1981年第1期:“它易燃,还耐火,能保持土炕的恒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