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紧急警报(紧急警报)  拼音:jǐn jí jǐng bào
1.对可能或即将来临的危急事件所发出的警戒报讯。如:「地震紧急警报」、「海啸紧急警报」。
2.指住宅或公共场所为防止火灾或盗匪所装设的警示设备。
《国语辞典》:火灾警报设备(火灾警报设备)  拼音:huǒ zāi jǐng bào shè bèi
火灾发生时能发出警铃,通报火灾发生的装置。可分为自动式与手动式两种。
《国语辞典》:次生林  拼音:cì shēng lín
即原生林之林相由于砍伐、火灾或其他原因遭破坏后,迹地上藉由自然植物群演替,再度成长成尚未达极相平衡之森林。也称为「后生林」。
《国语辞典》:消防车(消防车)  拼音:xiāo fáng chē
配备各种消防工作必备机械器具,为抢救火灾及其他灾害而设计的汽车。包括帮浦车、水箱车、化学车、云梯车、屈折车、排烟车、照明车、救护车及指挥车等。也称为「救火车」。
《国语辞典》:一一九  拼音:yī yī jiǔ
台湾火灾及各种灾害的报警专用电话号码。
《漢語大詞典》:封火砖墙(封火磚牆)
为防火灾而筑的夹层砖墙。 郭沫若 《南昌之一夜》:“江岸上骈列着一些大户人家,围着很高的封火砖墙。”
《漢語大詞典》:反风灭火(反風滅火)
汉 刘昆 为 江陵 令,县多火灾, 昆 向火叩头,多能降雨止风;后为 弘农 太守。先是 崤 黾 驿道多虎穴,行旅不通。 昆 为政三年,仁化大行,虎皆负子渡河, 光武帝 闻而异之,以为德政。后汉书·儒林传上·刘昆:“詔问 昆 曰:‘前在 江陵 ,反风灭火,后守 弘农 ,虎北渡 河 ,行何德政而致是事?’ 昆 对曰:‘偶然耳。’左右皆笑其质訥。帝叹曰:‘此乃长者之言也。’”后以“反风灭火”比喻施行德政。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但知私财不入,公事夙办,便云我能治民,不知诚己刑物,执轡如组,反风灭火,化鴟为凤之术也。”
《國語辭典》:火险(火險)  拼音:huǒ xiǎn
火灾保险的缩称。参见「火灾保险」条。
《漢語大詞典》:火孽
古代指情况怪异、原因不明的火灾。宋史·五行志二下:“ 绍兴 三十二年, 建昌军 新城县 有巨室,篋中时有火光,燔衣帛过半而篋不焚,近火孽也。”
《漢語大詞典》:鬼烂神焦(鬼爛神焦)
形容火灾惨烈,众多的人被烧死。语出 唐 韩愈 《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截然高周烧四垣,神焦鬼烂无逃门。” 清 钱谦益 《狱中杂诗》之十二:“天荒地老餘圜土,鬼烂神焦见积尸。”
《漢語大詞典》:地表火
腐植质层燃烧的一种森林火灾,通常不露出表面
仅燃烧林地表面的枯枝落叶或林下灌木、草层的一种森林火灾
《國語辭典》:扑救(撲救)  拼音:pū jiù
扑灭解救。如:「这场火灾幸亏消防队及时赶到扑救,才没有酿成灾害。」《金史。卷一一三。列传。赤盏合喜》:「大兵以火炮击之,随即延爇不可扑救。」
《國語辭典》:水火无情(水火無情)  拼音:shuǐ huǒ wú qíng
比喻水火造成的灾害极凶猛可畏。《西游记》第五一回:「套不去者,惟水火最利。常言道:『水火无情。』」
《國語辭典》:救焚拯溺  拼音:jiù fén zhěng nì
救助陷于困境的人。《周书。卷四五。儒林传。熊安生传》:「齐氏赋役繁兴,竭民财力。朕救焚拯溺,思革其弊。」《隋书。卷四七。柳机传》:「盖救焚拯溺,无暇从容,非朝野之愿,以至于此。」
《漢語大詞典》:枯损量(枯損量)
指森林中由于自然枯死和风倒、雪压、病虫、火灾等危害而减少的蓄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