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43,分17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紫荆
茉莉
昙花
探春
木犀
玫瑰
素馨
木瓜
黄杨
珊瑚树
栀子
桧柏
荆杞
枸杞
木槿
《國語辭典》:紫荆(紫荊)  拼音:zǐ jīng
植物名。豆科紫荆属,落叶乔木或大灌木。高达十五公尺,树干中部以下不分枝。叶近圆形或三角状圆形,花于三至五月时开放,花瓣五枚,不等大,近蝶形,红紫色,长约二公分。荚果红紫色,圆锥状扁平,十月成熟,种子扁圆形,平滑有光泽,暗褐色,直径四至五毫米。一般作观赏用,原产中国大陆。
《國語辭典》:茉莉  拼音:mò li
植物名。木犀科素馨属,蔓性灌木。其茎柔枝繁,叶阔卵形或阔卵圆形,对生。初夏开白花,称为「茉莉花」,单瓣或重瓣,花瓣椭圆形,清香袭人,可作香水或茶种香料,原产印度。也称为「柰花」。
《國語辭典》:昙花(曇花)  拼音:tán huā
植物名。仙人掌科昙花属,多年生多肉质草本。主枝圆柱形,新枝扁平,绿色,叶状。花喇叭状或漏斗形,长二十五至三十公分,径约十二公分,白色,生在分枝边缘上,多于夜间开放,然不久即凋谢。也称为「琼花」、「月下美人」。
《漢語大詞典》:优昙钵(優曇鉢)
梵语的音译。又译为优昙、优昙华、优昙钵罗、优钵昙华、乌昙跋罗。即无花果树。产 印度 ,我国 云南 等地亦有生长。其花隐于花托内,一开即敛,不易看见。佛教以为优昙钵开花是佛的瑞应,称为祥瑞花。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 子良 启进沙门於殿户前诵经, 世祖 为感,梦见优曇鉢花。” 宋 桑世昌 《兰亭博议·临摹》:“ 逸少 笔迹如优曇鉢花,近世罕见。” 清 高士奇 《天禄识馀·优昙钵》:“今 广东 新兴县 有优曇鉢,似枇杷,无花而实,即所谓无花果也。”
《國語辭典》:探春  拼音:tàn chūn
1.初春时到郊外游玩。五代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探春》:「都人士女,每至正月半后,各乘车跨马,供帐于园圃或郊野中,为探春之宴。」
2.探望春光。唐。郑谷 巴江诗:「朝醉暮醉雪开霁,一枝两枝梅探春。」
3.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贾政之女,庶出,依大排行,行三。为人事理分明,说话又条理,颇受人敬爱。
《國語辭典》:木犀  拼音:mù xī
植物名。木犀科木犀属,灌木或乔木。叶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背面网脉显著,先端尖或渐尖。花白色或淡黄色至橘红色,芳香。核果或浆果,蓝色。因花蕊如金色的「粟子」点缀在枝头,故也称为「金粟」。供观赏,花可用为香料及润发。也称为「木樨」、「丹桂」、「桂花」。
《國語辭典》:玫瑰  拼音:méi gui
1.植物名。蔷薇科蔷薇属,直立灌木。干健壮,密生有刚毛及刺。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五至九枚,椭圆形以至椭圆状倒卵形,边缘有锯齿,表面暗绿色,有光泽。花单生或六至八朵聚生,有红、白、黄等颜色。果实扁球形,红砖色。一般供观赏,果实可食,花可制香水及药用。也称为「刺客」。
2.一种赤色的美石。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其石则赤玉玫瑰,琳玟昆吾。」
《國語辭典》:素馨  拼音:sù xīng
植物名。木犀科茉莉花属,攀缘灌木。高三四尺,羽状复叶,小叶三至九枚。聚伞花序具一至十朵花,合瓣花冠,五裂,白色,香气颇烈,可制香水。原产印度、华西至喜马拉雅地区。也称为「耶悉茗」、「野悉蜜花」。
《國語辭典》:木瓜  拼音:mù guā
1.植物名:(1)蔷薇科木瓜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椭圆,花分红白,梨果也称为「木瓜」,椭圆形。原产于中国大陆湖北、湖南、四川等地,性温,色黄,气香,可食,亦可供药用。(2)番木瓜科番木瓜属,「番木瓜」之俗称,参见「番木瓜」条。
2.《诗经。卫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木瓜,美齐桓公也。」一说此为寻常赠答之诗。首章二句为:「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漢語大詞典》:黄杨(黄楊)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对生,披针形或卵形,花黄色而有臭味。木材淡黄色,木质致密,可以做雕刻的材料。
《國語辭典》:珊瑚树(珊瑚樹)  拼音:shān hú shù
1.珊瑚的俗称。参见「珊瑚」条。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清。龚自珍〈人月圆。绿珠不爱珊瑚树〉词:「绿珠不爱珊瑚树,情愿故侯家。」
2.植物名。忍冬科荚蒾属,常绿乔木。高约六公尺,全株平滑。叶有柄,对生,长椭圆形,全缘或略呈波齿状。圆锥花序顶生,花冠白色,钟形。核果椭圆形,成熟时珊瑚状红色,后再变为暗紫褐色。可供观赏,亦可作为防火树。
《國語辭典》:珊瑚  拼音:shān hú
珊瑚虫在暖海中结合营生,其所分泌的石灰质骨骼,即为珊瑚。形状分歧如树枝,故俗称为「珊瑚树」。色彩鲜艳美观,有白色、红色、桃红色及黑色等,质地略硬,可制成项鍊、胸针、领带夹等饰品。
《國語辭典》:栀子(梔子)  拼音:zhī zi
植物名。茜草科栀子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对生,长椭圆形,托叶膜质,鞘状。夏天开白花或黄花,花冠高碟形,香味浓郁。果卵状椭圆形。除供观赏外,果实可供药用,也做黄色染料。也称为「支子」、「黄栀子」、「山黄栀」。
《國語辭典》:桧柏(檜柏)  拼音:kuài bó
植物名。柏科圆柏属,常绿灌木。干高约二十公尺。叶有二种,一为针叶,长约五至十公厘,表面凹形。一为鳞片形,交互叠生,长约一点五公厘。花单性甚小。毬果肉质,熟时黑紫色。种子二至三枚,卵圆形。四月开花,十月果熟。也称为「桧木」、「真柏」。
《國語辭典》:荆杞(荊杞)  拼音:jīng qǐ
1.荆木和枸杞。《山海经。南山经》:「又东四百里,其上多梓楠,其下多荆杞。」
2.形容杂草丛生的荒芜景象。唐。杜甫〈兵车行〉:「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3.比喻奸臣、小人。《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三》:「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
《國語辭典》:枸杞  拼音:gǒu qǐ
植物名。茄科枸杞属,落叶灌木。高一至三公尺,常具枝刺,叶具短柄,披针状长椭圆形或倒卵形。花一至二朵著生叶腋,花冠漏斗形,淡紫色。浆果红色,椭圆形。果入药,有明目、滋补的功能。根皮、枝叶也可作药用,能解热,消炎。
《國語辭典》:木槿  拼音:mù jǐn
植物名。锦葵科木槿属,落叶灌木。外皮灰色,小枝细长。叶互生,具短柄,卵形、阔卵形或菱形。钝齿缘。夏季开花,具短梗,小苞片七至十枚,线形,花冠钟形,淡紫、桃红色或白色。蒴果长椭圆形,外披金黄色星状毛。一般供观赏,嫩叶可代茶叶或沐发。也称为「朝槿」、「朝生」、「白水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