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瀛洲  拼音:yíng zhōu
传说为东海中神仙所居住的仙岛。《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
《國語辭典》:登瀛洲  拼音:dēng yíng zhōu
瀛洲,古代传说神仙居住的地方。初以登瀛洲比喻成仙。唐太宗时,立文学馆,以十八学士入选,备受皇帝礼遇与敬重,各方钦羡不已,称为「登瀛洲」。比喻平步青云,功名有成。《孤本元明杂剧。卓文君。第一折》:「恰便似芙蓉生在秋江上,几时得坠鞭误入平康巷,怎做得登瀛洲膝盖儿软,踏翰林脚步儿长。」
《國語辭典》:蓬瀛  拼音:péng yíng
神话传说中的仙山蓬莱与瀛洲。后比喻人间仙境,多指游玩的地方。宋。秦观〈满庭芳。晓色云开〉词:「渐酒空金榼,花困蓬瀛。」元。张养浩〈十二月兼尧民歌。从跳出功名火坑〉曲:「从跳出功名火坑,来到这花月蓬瀛。」
《國語辭典》:瀛海  拼音:yíng hǎi
大海。汉。王充《论衡。谈天》:「九州之外,更有瀛海。」宋。贺铸 海月谣。楼平叠巘词:「瞰瀛海、波三面。」
分類:大海
《漢語大詞典》:登瀛
(1).登上 瀛州 。犹成仙。 明 郑若庸 《玉玦记·祝寿》:“拚酩酊,算此乐人间,不减登瀛。”
(2).见“ 登瀛洲 ”。
(3).登上瀛台。 清 代新进士及第授官仪式之一。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 安公子 ﹞一心只想飞回去见着父母……无如明日便是传臚大典,紧接着还有归大班引见,赴宴,谢恩,登瀛,释褐许多事,授了职便要进那座翰林院到任。”
《國語辭典》:登瀛洲  拼音:dēng yíng zhōu
瀛洲,古代传说神仙居住的地方。初以登瀛洲比喻成仙。唐太宗时,立文学馆,以十八学士入选,备受皇帝礼遇与敬重,各方钦羡不已,称为「登瀛洲」。比喻平步青云,功名有成。《孤本元明杂剧。卓文君。第一折》:「恰便似芙蓉生在秋江上,几时得坠鞭误入平康巷,怎做得登瀛洲膝盖儿软,踏翰林脚步儿长。」
《漢語大詞典》:瀛州
见“ 瀛洲 ”。
分類:瀛州
《國語辭典》:瀛洲  拼音:yíng zhōu
传说为东海中神仙所居住的仙岛。《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
《國語辭典》:东瀛(東瀛)  拼音:dōng yíng
日本。也称为「东洋」。
分類:东海日本
《漢語大詞典》:寰瀛
(1).天下;全世界。 晋 崔棁 《晋朝飨乐章·三举酒》:“朝野无事,寰瀛大康。” 唐 刘禹锡 《八月十五日夜翫月》诗:“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宋 秦观 《郭子仪单骑见虏赋》:“於是露刃者胆丧,控弦者骨惊,谓令公尚临於金甲,想可汗未厌於寰瀛,顿释前憾,来寻旧盟。” 严复 《原强》:“ 达尔文 者, 英 之讲动植之学者也。承其家学,少之时,周歷寰瀛。”
(2).指疆域。 唐 司马札 《古边卒思归》诗:“ 汉武 在深殿,唯思廓寰瀛。”
(3).犹尘世。 唐 白居易 《江州赴忠州至江陵以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无妨隐朝市,不必谢寰瀛。” 五代 齐己 《送白处士游峨嵋》诗:“莫为寰瀛多事在,客星相逐不迴休。”
《漢語大詞典》:沧瀛(滄瀛)
(1).沧海,大海。 南朝 陈 沈炯 《归魂赋》:“百万之虏,俄成鱼鳖。千仞之阜,倏似沧瀛。” 明 黄洪宪 《山海关》诗:“长城古堞俯沧瀛,百二河山拥 上京 。” 清 龚自珍 《投李观察宗传》诗:“汪汪无尽意,对面即沧瀛。” 周实 《哭洗酲》诗:“其时狂奴负狂名,少年眼底隘沧瀛。”
(2).指东方海隅之地。 唐 李白 《东海有勇妇》诗:“舍罪警风俗,流芳播沧瀛。”
《國語辭典》:瀛台(瀛臺)  拼音:yíng tái
地名。在北平旧皇城西苑的太液池中。三面临水,奇石森立,花树芬郁,清光绪间西太后曾幽德宗于此。
《國語辭典》:瀛洲  拼音:yíng zhōu
传说为东海中神仙所居住的仙岛。《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
《漢語大詞典》:瀛壖
海岸。文选·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周览倦瀛壖,况乃凌穷髮。” 刘良 注:“瀛,海;壖,岸也。” 唐 独孤及 《海上寄肖立》诗:“行行到瀛壖,归思生暮节。” 清 林则徐 《覆奏查察虎门排炼炮台折》:“时常操演精熟,则海防长臻巩固,边衅永可潜消,堪以仰慰圣主廑念瀛壖之至意。”
分類:海岸
《國語辭典》:瀛寰  拼音:yíng huán
地球上水陆的总称,世界、寰宇。
《國語辭典》:登瀛洲  拼音:dēng yíng zhōu
瀛洲,古代传说神仙居住的地方。初以登瀛洲比喻成仙。唐太宗时,立文学馆,以十八学士入选,备受皇帝礼遇与敬重,各方钦羡不已,称为「登瀛洲」。比喻平步青云,功名有成。《孤本元明杂剧。卓文君。第一折》:「恰便似芙蓉生在秋江上,几时得坠鞭误入平康巷,怎做得登瀛洲膝盖儿软,踏翰林脚步儿长。」
《漢語大詞典》:谈瀛(談瀛)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 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后以“谈瀛”指谈论海外事。 清 黄遵宪 《为何翽高兵部题象山图》诗:“叩门海客偶谈瀛,发篋《阴符》或论兵。” 清 黄遵宪 《再述》诗:“万国谈瀛惊创见,八方震电怒环攻。”
《漢語大詞典》:环瀛(環瀛)
(1).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国名曰 赤县 神州……中国外如 赤县 神州 者九,乃所谓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后因以“环瀛”指宇宙、世界。 唐 王勃 《梓州郪县兜率寺浮图碑》:“俯环瀛而极望,积苏非遥;出云汉而高践,灵槎可记。” 梁启超 《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当其盛也,炙手可热,威震环瀛。”
(2).指大海。 清 王韬 《变法自强下》:“自与泰西诸国通商立约以来,尽舟航之利,歷环瀛之远,视万里有如咫尺,经沧波有同袵席,国无远近,皆得与我为邻。”
《漢語大詞典》:瀛壶(瀛壺)
即 瀛洲 。 晋 王嘉 拾遗记·高辛:“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壶 ,则 方丈 也;二曰 蓬壶 ,则 蓬莱 也;三曰 瀛壶 ,则 瀛洲 也。形如壶器。” 清 杨焯 《同石苓登天宁塔》诗:“ 瀛壶 树影悬,洪涛拥川后。”参见“ 瀛洲 ”。
分類:瀛洲
《國語辭典》:瀛洲  拼音:yíng zhōu
传说为东海中神仙所居住的仙岛。《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