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值渔父
 
尘缨欲濯
 
孺子歌
 
思濯缨
 
净濯兰缨
 
渔父笑
  
沧浪未濯
  
渔父足
 
濯冠巾
 
濯尘缨
 
濯我缨
 
濯楚臣缨
 
濯沧浪
 
濯沧浪缨
   
濯发沧浪
 
缨濯
 
沧浪濯缨
 
解尘缨
 
论浊清
 
逢渔父
 
鼓枻歌
 
鼓枻翁

相关人物
屈原

参考典故
独醒人
 
餔啜糟醨


《楚辞补注》卷七〈渔父〉~80~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怪屈原也。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孟子注疏》卷七上〈离娄章句上〉~28~
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简释

沧浪:指归隐。唐贾岛《重酬姚少府》:“沧浪余将还,知音激所习。”


例句

濯缨易为水,何必泛沧浪。 于濆 感怀

青枫江上沧浪吟,白月宫中鹦鹉林。 储光羲 酬李壶关奉使行县忆诸公

鱼竿今尚在,行此掉沧浪。 刘商 合肥至日愁中寄郑明府

自怜生计事悠悠,浩渺沧浪一钓舟。 刘沧 罢华原尉上座主尚书

自喜他年接巾舄,沧浪地近虎溪头。 刘沧 与重幽上人话旧

知君济世有长策,莫问沧浪隐钓矶。 刘沧 赠颛顼山人

栖迟惯得沧浪思,云阁还应梦钓矶。 刘沧 题王校书山斋

既怜沧浪水,复爱沧浪曲。 刘长卿 江中晚钓寄荆南一二相识

莫使沧浪叟,长歌笑尔容。 刘长卿 洞庭驿逢郴州使还寄李汤司马

君问渔人意,沧浪自有歌。 刘长卿 长沙早春雪后临湘水呈同游诸子

澄流可濯缨,严子但垂纶。 刘驾 钓台怀古

可以濯吾缨,斯言诚所慕。 司马扎 沧浪峡

我殊惺惺者,犹得沧浪趣。 司马扎 沧浪峡

因知帝城下,有路向沧浪。 司马扎 漾陂晚望

空怜濯缨处,阶下水潺潺。 司马扎 题清上人

御猎思投钓,渔歌好濯缨。 吕牧 泾渭扬清烛

玄成知必大,宁是泛沧浪。 严维 送李秘书往儋州

重以观鱼乐,因之鼓枻歌。 孟浩然 寻梅道士

洗帻岂独古,濯缨良在兹。 孟浩然 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

清浊俱莫追,何须骂沧浪。 孟郊 吊卢殷

晓碧流视听,夕清濯衣袍。 孟郊 立德新居

愿奉濯缨心,长谣反招隐。 孙逖 和登会稽山

君子满天朝,老夫忆沧浪。 岑参 上嘉州表衣山中峰题惠净上人幽居寄兵部杨郎中

何必濯沧浪,不能钓严滩。 岑参 太一石鳖崖口潭旧庐招王学士

无由谒天阶,却欲归沧浪。 岑参 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扣船应渔父,因唱沧浪吟。 常建 晦日马镫曲稍次中流作

试歌沧浪清,遂觉乾坤细。 常建 湖中晚霁

别家投钓翁,今世沧浪情。 常建 渔浦

扁舟沧浪意,澹澹花影没。 常建 白龙窟泛舟寄天台学道者

津途别有趣,况乃濯吾缨。 张九龄 自豫章南还江上作

渔父置词相借问,郎官能赋许依投。 张南史 酬张二仓曹杨子闲居见寄兼呈韩郎中左补阙皇甫冉

濯缨何处去,鉴物自堪妍。 张聿 圆灵水镜

沧浪者谁子,一曲醉中听。 戴叔伦 偶成

荷衣尘不染,何用濯沧浪。 戴叔伦 春江独钓

淮源之水清,可以濯君缨。 李乂 钱唐州高使君赴任

缨尘徒自满,欲濯待清波。 李咸用 自愧

永日歌濯缨,超然谢尘滓。 李德裕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舴艋舟

兰桡思无限,为感濯缨歌。 李德裕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东溪

濯缨闲更入,漱齿渴仍吞。 李敬方 题黄山汤院

沧浪有钓叟,吾与尔同归。 李白 沐浴子

君不见沧浪老人歌一曲,还道沧浪濯吾足。 李白 笑歌行

涉雪搴紫芳,濯缨想清波。 李白 答长安崔少府叔封游终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泉见寄

沧浪吾有曲,寄入棹歌声。 李白 送储邕之武昌

举身憩蓬壶,濯足弄沧海。 李白 酬崔五郎中

未知斯水上,可以濯吾缨。 李群玉 大云池泛舟

鹏鴳喻中消日月,沧浪歌里放心神。 李群玉 送人隐居

濯足岂长往,一樽聊可依。 李颀 东京寄万楚

逍遥每尽日,谁识爱沧浪。 李频 陕州题河上亭

白发沧浪上,全忘是与非。 杜牧 渔父

门外长溪水,怜君又濯缨。 杜牧 贻迁客

之推避赏从,渔父濯沧浪。 杜甫 北游

色阻金印大,兴含沧浪清。 杜甫 同元使君舂陵行

遂性同渔父,成名异鲁连。 杜甫 回棹

卿到朝廷说老翁,漂零已是沧浪客。 杜甫 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衣之上都

独当省署开文苑,兼泛沧浪学钓翁。 杜甫 解闷十二首

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 杜甫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时应念衰疾,书疏及沧浪。 杜甫 魏十四侍御就弊庐相别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柳宗元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哲士务缨弁,鄙夫恋蓬藜。终当税尘驾,盥濯依春溪。 权德舆 晓发武阳馆即事书情

足垂岩顶石,缨濯洞中渠。 无可 奉和段著作山居呈诸同志三首次本韵之三

何必沧浪去,即此可濯缨。 白居易 答元八宗简同游曲江后明日见赠

因生江海兴,每羡沧浪水。 白居易 长庆二年七月自中书舍人出守杭州路次蓝溪作

澧浦饶芳草,沧浪有钓舟。 皇甫冉 归渡洛水

应非矍铄翁,或是沧浪客。 皎然 访朱放山人

莫是沧浪子,悠悠一钓船。 皎然 访陆处士羽

一旦悲欢见孟光,十年辛苦伴沧浪。 窦群 初入谏司喜家室至

予洗肠中酒,君濯缨上尘。 窦群 同王晦伯朱遐景宿慧山寺

西湖天下名,可以濯吾缨。 薛能 题汉州西湖

愿言随狎鸟,从此濯吾缨。 苏颋 题寿安王主簿池馆

如今未免风尘役,宁敢匆匆便濯缨。 褚载 南徐晚望

行吟值渔父,坐隐对樵人。 许浑 宣城赠萧兵曹

何必沧浪水,庶兹浣尘襟。 谈戭 清溪馆作

沧浪愚将还,知音激所习。 贾岛 重酬姚少府

枕席相远游,聊欲浮沧浪。 贾至 闲居秋怀寄阳翟陆赞府封丘高少府

傲然歌一曲,一醉濯缨人。 赵冬曦 答张燕公翻著葛巾见呈之作

前路逢渔父,多惭问姓名。 郑常 谪居汉阳白沙口阻雨因题驿亭

渼陂水色澄于镜,何必沧浪始濯缨。 郑谷 郊墅

沧浪之水见心清,楚客辞天泪满缨。 钱起 送毕侍御谪居

无事始然知静胜,深垂纱帐咏沧浪。 钱起 避暑纳凉

去名即栖遁,何必归沧浪。 钱起 闲居寄包何

子牟恋魏阙,渔父爱沧江。 陈子昂 群公集毕氏林亭

世随渔父醉,身效接舆狂。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怀一百韵

临川试问尧年事,犹被封人劝濯缨。 韦庄 题颖源庙

濯缨起江湖,缀佩杂兰麝。 韩愈 县斋有怀

一谢沧浪水,安知有逸人。 骆宾王 同辛簿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四首

讵假沧浪上,将濯楚臣缨。 骆宾王 夏日游目聊作

乱世难逸迹,乘流拟濯缨。 齐己 湘中感怀

浩然心自合,何必濯吾缨。 齐己 秋江

典故
沧浪之水
 
渔父濯沧浪


《孟子注疏》卷七上〈离娄章句上〉~28~
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楚辞补注》卷第七〈渔父〉~80~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典故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六〈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
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河阳县里虽无数,濯锦江边未满园【濯锦江头未满园】。
典故

《后汉书》卷十上《皇后纪·明德马皇后纪》
「帝幸濯龙中,并召诸才人,下邳王已下皆在侧,请呼皇后。帝笑曰:『是家志不好乐,虽来无欢。』是以游娱之事希尝从焉。……时新平主家御者失火,延及北阁后殿。太后以为己过,起居不欢。时当谒原陵,自引守备不慎,见陵园,遂不行。初,太夫人葬,起坟微高,太后以为言,兄廖等即时减削。其外亲有谦素义行者,辄假借温言,赏以财位。如有纤介,则先见严恪之色,然后加谴。其美车服不轨法度者,便绝属籍,遣归田里。广平、钜鹿、乐成王车骑朴素,无金银之饰,帝以白太后,太后即赐钱各五百万。于是内外从化,被服如一,诸家惶恐,倍于永平时。乃置织室,蚕于濯龙中,数往观视,以为娱乐。」唐·李贤注引《续汉志》曰:「濯龙,园名也,近北宫。」

例句

侍祠恧先露,掖垣迩濯龙。 杜甫 住在

国门车马会,多是濯龙亲。 武元衡 昭德皇后挽歌词

《國語辭典》:沧浪(滄浪)  拼音:cāng láng
1.青色的水。晋。陆机〈塘上行〉:「发藻玉台下,垂影沧浪渊。」宋。张孝祥〈念奴娇。洞庭青草〉词:「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2.汉水。《书经。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
《國語辭典》:渔父(漁父)  拼音:yú fǔ
1.年老的渔夫。《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臣闻昔者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滨耳。」唐。罗隐 别池阳所居诗:「雨夜老农伤水旱,雪晴渔父共舟船。」
2.庄子杂篇的篇名。主旨言不宜分外求世,守真则道存。
3.《楚辞》的篇名。屈原作。原放逐江湘,忧愁叹吟,遇避世渔父,假设问答以寄意。
《國語辭典》:濯缨(濯纓)  拼音:zhuó yīng
1.洗涤帽缨。语本《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2.比喻超凡脱俗,志节坚贞。南朝宋。殷景仁〈文殊师利赞〉:「体绝尘俗,故濯缨者高其迹。」唐。白居易 题喷玉泉诗:「何时此岩下,来作濯缨翁?」
《國語辭典》:濯足  拼音:zhuó zú
本指清洗脚。语出《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人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后比喻除去世间尘埃,以保持高洁品格。《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五》:「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唐。杜甫〈韩谏议注〉诗:「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分類:清除
《漢語大詞典》:濯锦江(濯錦江)
江名。即 锦江 。 岷江 流经 成都 附近的一段。一说, 成都市 内之 浣花溪 。濯锦,锦彩鲜润逾于常,故名。 唐 王维 《送王尊师归蜀中拜扫》诗:“大罗天上神仙客, 濯锦江 头花柳春。” 唐 李白 《上皇西巡南京歌》之六:“ 濯锦 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 扬州 。” 唐 杜甫 《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诗:“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 浣花村 。 河阳县 里虽无数, 濯锦江 边未满园。”
《漢語大詞典》:濯龙(濯龍)
(1). 汉 代宫苑名。在 洛阳 西南角。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帝幸 濯龙 中,并召诸才人。”后汉书·桓帝纪:“庚午,祠 黄 老 於 濯龙宫 。” 唐 杜甫 《往在》诗:“侍祠恧先路,掖垣邇 濯龙 。”借指皇室。 唐 武元衡 《昭德皇后挽歌词》:“国门车马会,多是濯龙亲。”
(2).池名。文选·张衡〈东京赋〉:“ 濯龙 、 芳林 ,九谷八溪。” 薛综 注引《洛阳图经》:“ 濯龙 ,池名。” 南朝 陈 徐陵 《洛阳道》诗之二:“ 濯龙 望如雾,河桥渡似雷。”
(3).厩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