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澎湖
(1).我国群岛名。在 台湾海峡 东南部。大小64个岛屿,总称 澎湖列岛 或 澎湖群岛 。属 台湾省 。 陈少白 《兴中会革命史要》四:“那 澎湖 系十余个小岛,一眼望尽,山高不过二三十尺,全无树木,贫瘠非常。”
(2).我国港湾名。 澎湖湾 ,也称 澎湖港 。在 澎湖列岛 中 澎湖 、 渔翁 、 白沙 三大岛之间,湾阔水深。
《国语辞典》:澎湖群岛(澎湖群岛)  拼音:péng hú qún dǎo
群岛名。位于台湾海峡,由大小六十四个岛屿组成,绝大多数为火山岛,总面积约一百二十八平方公里,其中以澎湖岛面积最大。军事地位重要,岛上渔业与观光业发达。
《国语辞典》:澎湖天后宫(澎湖天后宫)  拼音:péng hú tiān hòu gōng
位于澎湖马公市长安里。创建于元世祖至元十八年(西元1281)或明朝初年,是年代最久远的妈祖庙,原名娘妈宫。清康熙二十二年(西元1683)派靖海将军施琅攻打台湾,击败郑克塽军队于澎湖,传说此役妈祖曾显灵助战,因而得胜,所以翌年将宋以来的妈祖天妃封号晋封为天后,庙名也改称为「天后宫」。建筑特色包含一面具有防风及避邪作用的照壁、屋顶为绿色琉璃瓦、柱子没有雕上龙纹、大殿前的门扇雕工精美细致。现属台闽地区一级古迹。
《国语辞典》:澎湖县(澎湖县)  拼音:péng hú xiàn
县名。位于福建与台湾之间,地处台湾海峡中。全县由大小六十四个火山岛屿组成,其中以澎湖岛面积最大,群岛总面积为一百二十六平方公里,是台湾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一县。甲午战争后割与日本,民国三十四年收回,改县,县治设于马公市。本县位于北回归线上,雨少风强,农业不盛,渔产丰富,军事地位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