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86,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潮阳
夜潮
乘潮
潮痕
潮上
风潮
潮去
随潮
红潮
秋潮
落潮
潮信
通潮
浙江潮
怒潮
《骈字类编》:潮阳(潮阳)
宋书州郡志潮阳令何志与郡俱立晋地记故属东官 齐书州郡志义安郡县潮阳
韩愈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下
吴澄雪谷早行为张允中作见淮蔡
《骈字类编》:夜潮
王昌龄宿京江口诗风静夜潮满城高寒气昏东张祜赠薛鼎臣侍御诗见春雾下 章碣寄江道友诗见晓骑下乔方干寄台州孙从事诗见春游下 张 金山寺诗见秋月下
《漢語大詞典》:乘潮
(1).谓趁着潮水行船。 唐 刘方平 《采莲曲》:“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元史·张弘范传:“ 弘范 麾一军乘潮而战,不克, 李恒 等顺潮而退。”
(2).顺着潮水。 明 刘元卿 《贤奕编·观物·泉海巨鱼》:“ 泉海 有鱼,乘潮入港,潮退不得出。”
(3).引申为随大流。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从“别字”说开去》:“它能够使一部分的有志于改革者迟疑一下子,从招潮者变为乘潮者。”
《漢語大詞典》:潮痕
潮退后留下的痕迹。 唐 朱邺 《扶桑赋》:“山晴而瑞气初动,海晚而潮痕乍湿。” 唐 李嘉祐 《仲夏江阴官舍寄裴明府》诗:“苔色侵衣桁,潮痕上井栏。” 唐 任翻 《秋晚郊居》诗:“海山藏日影,江月落潮痕。”
《骈字类编》:潮上
宋 苏轼 望海楼晚景五绝 其一 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二十回。
《國語辭典》:风潮(風潮)  拼音:fēng cháo
1.风向与潮汐。
2.比喻一时轰动喧腾的事情。如:「闹风潮」。
《骈字类编》:潮去
博物志见潮水下山杜牧寄桐江隐者诗见 花下
《分类字锦》:随潮(随潮)
禽经鸥信鸟也信不知害注鸥水鸟如鸧鹒而小随潮而翔迎浪蔽日曰信鸥者鸥之别类群鸣喈喈相伴优游随大小潮往来也食小鱼虾之属虽潮至则翔向水以为信及为鸷鸟所击是信而不知所以自害也
分类:鸥鹭
《國語辭典》:红潮(紅潮)  拼音:hóng cháo
1.因羞赧而脸红。宋。苏轼 西江月。闻道双衔凤带词:「云鬓风前绿卷,玉颜醉里红潮。」
2.妇女月经的别名。也称为「天癸」。
3.海水中浮游生物忽然大量繁殖而使海水改变成赤褐、褐绿、黄绿等颜色的现象。发生地点主要在温带及热带的沿岸海域。
《漢語大詞典》:秋潮
秋季的潮水。 唐 骆宾王 《冬日野望》诗:“ 灵巖 闻晓籟, 洞浦 涨秋潮。”元史·河渠志二:“八月以来,秋潮汹涌。”
分類:潮水
《國語辭典》:落潮  拼音:luò cháo
潮水退落。唐。李群玉 石头城诗:「长空横海色,断岸落潮声。」
《國語辭典》:潮信  拼音:cháo xìn
1.潮水。因潮汐起落有一定的时刻,故称为「潮信」。唐。李嘉祐 南浦渡口诗:「东风潮信满,时雨稻粳齐。」《水浒传》第一一九回:「这潮信日夜两番来,并不违时刻。今朝八月十五日,合当三更子时潮来。因不失信,为之潮信。」
2.比喻妇女行经的时期。
《漢語大詞典》:通潮
潮水流通。 清 王炳燮 《苏松水利考》:“盖下流通潮之处,浊沙淤滨,日积一钱之厚。” 诸宗元 《过京口有寄》诗:“婉晚风灯曾照梦,迢遥 江 水正通潮。”
《国语辞典》:浙江潮  拼音:zhè jiāng cháo
浙江省钱塘江口,两岸有龛赭二山对峙,出海口略呈三角形,每当潮水来时,其浪潮声势均极为壮观。
《國語辭典》:怒潮  拼音:nù cháo
澎湃汹涌的浪潮。《宋史。卷九七。河渠志七》:「钱塘庙子湾一带石岸,复毁于怒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