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9,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潮落
春潮
潮平
暮潮
潮头
潮回
潮音
潮汐
晚潮
潮水
潮阳
夜潮
乘潮
潮州
潮痕
《骈字类编》:潮落
唐 方干 旅次钱塘 潮落海人散,钟迟秋寺深。
《漢語大詞典》:春潮
春天的潮水。 唐 韦应物 《滁州西涧》诗:“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清 龚自珍 《长相思》词:“早寒时,暮寒时,江上春潮平岸时,谢庭书到时。” 巴金 《灭亡》第七章:“﹝歌声﹞激昂时又如深夜的春潮急急地打着那荒凉的石头城。”
分類:春天潮水
《漢語大詞典》:潮平
谓潮水涨至最高水位。又叫满潮。 唐 刘希夷 《江南曲》之五:“潮平见 楚 甸,天际望 维扬 。” 唐 王湾 《次北固山下》诗:“潮平两岸濶,风正一帆悬。” 唐 白居易 《松江亭携乐观渔宴宿》诗:“雁断知风急,潮平见月多。”
《骈字类编》:暮潮
唐 郑巢 赠蛮僧 病逢秋雨发,心逐暮潮归。
《漢語大詞典》:潮头(潮頭)
潮水的浪峰。 唐 窦常 《北固晚眺》诗:“山趾北来固,潮头西去长。”《水浒传》第一一九回:“寺内众僧,推开窗,指着那潮头,叫 鲁智深 看。” 郭沫若 《楚霸王自杀》:“人马的声音终和潮头一样,涌进视野里来了。”
分類:潮水
《骈字类编》:潮回(潮回)
苏轼和张昌言喜雨诗见江濑下
《國語辭典》:潮音  拼音:cháo yīn
1.潮水的声音。
2.僧众诵经的声音。宋。范成大 宿长芦寺方丈诗:「夜阑雷破梦,欹枕听潮音。」
3.流行于浙东定海地区的民间吹打曲。乐曲中以锣鼓不同的音响、音色和节奏变化,表现波涛澎湃的海潮。
《國語辭典》:潮汐  拼音:cháo xì
受日、月引力以及与地球互动形成的离心作用,地表海水发生周期性升降的现象。由于月球远比太阳近,故月球的引潮力反而是太阳的两倍多。
《骈字类编》:晚潮(晚潮)
唐 戴叔伦 送崔拾遗峒江淮访图书 关外逢秋月,天涯过晚潮。
《國語辭典》:潮水  拼音:cháo shuǐ
受潮汐影响而定期涨落的水流。隋。炀帝〈春江花月夜〉诗:「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三国演义》第四七回:「乘此而行,任他风浪潮水上下,复何惧哉?」
《骈字类编》:潮阳(潮阳)
宋书州郡志潮阳令何志与郡俱立晋地记故属东官 齐书州郡志义安郡县潮阳
韩愈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下
吴澄雪谷早行为张允中作见淮蔡
《骈字类编》:夜潮
王昌龄宿京江口诗风静夜潮满城高寒气昏东张祜赠薛鼎臣侍御诗见春雾下 章碣寄江道友诗见晓骑下乔方干寄台州孙从事诗见春游下 张 金山寺诗见秋月下
《漢語大詞典》:乘潮
(1).谓趁着潮水行船。 唐 刘方平 《采莲曲》:“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元史·张弘范传:“ 弘范 麾一军乘潮而战,不克, 李恒 等顺潮而退。”
(2).顺着潮水。 明 刘元卿 《贤奕编·观物·泉海巨鱼》:“ 泉海 有鱼,乘潮入港,潮退不得出。”
(3).引申为随大流。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从“别字”说开去》:“它能够使一部分的有志于改革者迟疑一下子,从招潮者变为乘潮者。”
《国语辞典》:潮州  拼音:cháo zhōu
1.地名。大陆地区广东省旧府名,今潮安县为其旧治。
2.乡镇名。位于屏东县,面积四十二点四三三一平方公里。因先人自大陆潮州移居至此,为纪念故乡而命名为潮州。
《漢語大詞典》:潮痕
潮退后留下的痕迹。 唐 朱邺 《扶桑赋》:“山晴而瑞气初动,海晚而潮痕乍湿。” 唐 李嘉祐 《仲夏江阴官舍寄裴明府》诗:“苔色侵衣桁,潮痕上井栏。” 唐 任翻 《秋晚郊居》诗:“海山藏日影,江月落潮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