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开戏(開戲)
开始演戏。红楼梦第二二回:“ 宝玉 笑道:‘起来吃饭去,就开戏了。你爱听那一齣?我好点。’”红楼梦第八五回:“外面已开戏了。出场自然是一二齣吉庆戏文。”
分類:演戏
《漢語大詞典》:优偶(優偶)
优,倡优;偶,木偶。指演戏者。 清 唐甄 潜书·权实:“若徒以文也,譬之优偶之戏,衣冠言貌,陈事辨理,无不合度,而岂其实哉!以娱人之观听也。” 清 唐甄 潜书·存言:“諂媚慆淫,相习成风,道德不如优偶,文学不如博奕。”
《漢語大詞典》:优语(優語)
指优人在演戏中戏谑嘲讽的话。 吴梅 《〈中国近世戏曲史〉序》:“ 唐 宋 以来,流传优语,如‘李义山’、‘二圣环’、‘史弥远’诸説,为一时士大夫所不敢言者。” 任二北 《优语集·弁言一》:“优语有諫、諛之分,古优諫正古刺诗之流变。”
《國語辭典》:主演  拼音:zhǔ yǎn
1.电影或戏剧中的主要演员。如:「这部影片虽然是由国人出资拍摄,主演却是外国人。」
2.担任大部分或重要情节的表演工作。如:「领衔主演」、「这部电影由他领衔主演。」
《國語辭典》:玩票  拼音:wán piào
1.业馀的爱好者上台演戏,称为「玩票」。
2.比喻非正式、不是专业的工作。
分類:业余演戏
《国语辞典》:碰头好儿(碰头好儿)  拼音:pèng tóu hǎo ér
1.伶人演戏出台时观众喝采欢迎。
2.初次作事所受到的赞誉。
《国语辞典》:强盗演戏(强盗演戏)  拼音:qiáng dào yǎn xì
(歇后语)恶作剧。强盗即是恶人,恶人演戏所以叫「恶作剧」。如:「这般胡搞岂非强盗演戏──恶作剧吗?」
《国语辞典》:非职业演员(非职业演员)  拼音:fēi zhí yè yǎn yuán
不是以演戏为职业,而参加表演的人。也称为「业馀演员」如:「她的演技绝佳却非职业演员。」
《国语辞典》:戏行(戏行)  拼音:xì háng
演戏的行业。《儒林外史》第二四回:「他家本是几代的戏行,如今仍旧做这戏行营业。」
分类:演戏行业
《国语辞典》:打加官  拼音:dǎ jiā guān
旧时演戏有跳加官,如果场中有体面人物在,为了讨好,嘴里喊出那人的称号,加点吉祥话,便是给那人打加官。如:「那演员首先给张老爷打加官,祝他『步步高升』。」
《國語辭典》:表演  拼音:biǎo yǎn
1.戏剧、舞蹈、杂技等的演出。如:「他们表演天鹅湖舞剧。」
2.把情节或技艺以公开方式表现。如:「飞行表演」、「口技表演」。
3.用动作、方法,把事情的内容或特点一一示范演出。如:「家事表演」、「农事表演」。
4.指做事不切实际,像演戏一般。如:「你这招只是表演给我看的。」
《漢語大詞典》:羼戏(羼戲)
指业馀戏曲演员偶尔参加专业剧团演戏。或称票友客串。 章炳麟 新方言·释言:“良家子入优人间作戏为羼戏。”
《國語辭典》:尝汤戏(嘗湯戲)  拼音:cháng tāng xì
明、清时习俗,在筵席中演戏,要先上一道汤,才开始正式表演,故称开锣戏为「尝汤戏」。《儒林外史》第四二回:「锣鼓响处,开场唱了四出尝汤戏。」
《國語辭典》:参场(參場)  拼音:cān cháng
进谒、拜见长辈或位尊者。亦指喜庆时演唱堂会戏,演员在开场前至台上向主人家行礼贺喜。《红楼梦》第七一回:「一时,台上参了场,台下一色十二个未留发的小厮伺候。」也作「参堂」。
《國語辭典》:扮故事  拼音:bàn gù shì
北方农民在年初农閒时,常组织游艺团,化妆到各村落表演,称作「扮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