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打拍子  拼音:dǎ pāi zi
击节,按节奏敲打。如:「他一面唱歌,一面打拍子。」
《漢語大詞典》:鏦金戛玉
指演奏音乐。 清 黄景仁 《晋祠》诗:“鏦金戛玉颂功德,意气絶似歌《风》时。”
《漢語大詞典》:吹弹歌舞(吹彈歌舞)
吹竹,弹丝,唱歌,跳舞。多泛指演奏或表演才能。 元 乔吉 《扬州梦》楔子:“小官近日梨园中讨得一个歌妓,年方一十三岁,名曰 好好 ,善能吹弹歌舞。” 清 李渔 《奈何天·逼嫁》:“这等説当面考一考,或是琴棋诗画,或是吹弹歌舞,任意出个题目来。”
《漢語大詞典》:吹弹鼓板(吹彈鼓板)
谓吹竹、弹弦击鼓、拍板。亦泛指戏曲演奏技能。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闹榭》:“[浄扮 苏崑生 ,吹弹鼓板,坐船上。]”
《漢語大詞典》:七字谱(七字譜)
器乐演奏用的一种曲谱,以 吴 语星、汤、蒲、大、各、句、同七字状乐器之声。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是乐不用小锣、金锣、鐃鈸、号筒,祇用笛、管、簫、絃、提琴、云锣、汤锣、木鱼、檀板、大鼓十种,故名十番鼓……后增星鈸,器輒不止十种,遂以星、汤、蒲、大、各、句、同七字为谱。七字乃吴语状器之声。”
《漢語大詞典》:跑调(跑調)
(1).走调。指唱戏、唱歌、演奏乐器不合调子。 张抗抗 《夏》:“我自己也听得出来,那声音跑调了。” 鲁光 《中国姑娘》:“他唱歌的水平并不高,唱着唱着就跑调了。”
(2).指语音不合声调标准。 王安忆 《B角》:“本地话常常把普通话的第一声念成第三声,把第二声反念成第一声,阴错阳差,一不小心就跑调。”
《漢語大詞典》:配奏
(1).各种乐器配合演奏。周书·长孙绍远传:“尝因退朝,经 韩使君 佛寺前过,浮图三层之上,有鸣鐸焉。忽闻其音,雅合宫调,取而配奏,方始克谐。”
(2).配合剧情而演奏。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上篇四:“这都是先有剧本再觅适当的音乐,并演出时或断或续的配奏,以强调某一部分的剧情的。”
《国语辞典》:爵士乐(爵士乐)  拼音:jué shì yuè
起源于美国黑人的狂躁音乐。多为即兴演奏,无固定乐谱,节奏多变幻,音色鲜明而强烈,格调热情而富刺激。
《國語辭典》:交响曲(交響曲)  拼音:jiāo xiǎng qǔ
Symphony
曲种名。指18世纪中叶后由奥国音乐家海顿所奠立,贝多芬逐渐扩充发展的多乐章器乐合奏曲。古典时期的交响曲通常分为四个乐章,每个乐章都遵循比较严格的音乐形式,第一乐章多半是快板、奏鸣曲式,中间乐章会涵盖一个慢板乐章、一个小步舞曲或诙谐曲乐章,终乐章大部分为奏鸣曲式或轮旋曲式。浪漫时期之后的交响曲则扩大编制或增加乐章,以及加入更多新的元素,形式也较为自由。
《國語辭典》:间奏曲(間奏曲)  拼音:jiān zòu qǔ
1.戏剧、歌剧中简短的过场音乐或幕间曲。
2.形式自由独立,篇幅较短的乐曲。如德人布拉姆斯的钢琴独奏间奏曲。
《國語辭典》:进行曲(進行曲)  拼音:jìn xíng qǔ
泛指游行或军队进行时演奏的乐曲。为英语march的意译。通常节奏鲜明,多采用四拍子或二拍子。
《漢語大詞典》:蒙奏(矇奏)
盲乐师的演奏。语本《诗·大雅·灵台》:“矇瞍奏公。” 南朝 齐 谢朓 《三日侍宴曲水代人应诏》诗:“九畴式序,三辟再清。虞箴罔闕,矇奏传声。”
分類:乐师演奏
《國語辭典》:练习曲(練習曲)  拼音:liàn xí qǔ
原指专为锻鍊乐器演奏技巧或声乐训练所编写的乐曲。为法语study、étude的意译。十九世纪上半叶发展为特性曲的一种,在曲中探究某些特殊技巧的乐曲,尤其是钢琴曲目中最常见。如萧邦、李斯特、德布西等人的练习曲,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國語辭典》:两部鼓吹(兩部鼓吹)  拼音:liǎng bù gǔ chuì
鼓吹,古代仪仗队合奏的音乐。两部鼓吹指南朝齐孔稚圭对宅庭中之蛙鸣不仅不厌烦,反美称其为「两部鼓吹」。典出《南齐书。卷四八。孔稚圭传》。后以喻指蛙鸣。
《漢語大詞典》:两部(兩部)
(1).古代乐队中坐部乐和立部乐的合称。两部俱备的音乐表示隆重盛大。 宋 苏轼 《约公择饮是日大风》诗:“紫衫玉带两部全,琵琶一抹四十弦。” 宋 苏轼 《游武昌寒溪西山寺》诗:“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
(2).今指不同的两个声部,多用于合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