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93,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分类词汇(续上)
髦儿戏
名票
木偶戏
戾家
梨园弟子
李仁堂
黎园子弟
笼口戏
《國語辭典》:髦儿戏(髦兒戲)  拼音:máo ér xì
全部由少女演出的戏曲。相传清同治年间李毛儿擅此艺,开门授女徒,因此称为「毛儿戏」或「髦儿戏」。最初专应堂会,唱徽腔,后来也公开演出,唱京剧、梆子等。清。徐珂《清稗类钞。戏剧类。猫儿戏》:「教坊演剧,俗呼为猫儿戏,又名髦儿戏。」
《漢語大詞典》:名票
有名的票友。业余戏曲演员称为“票友”。 老舍 《四世同堂》五三:“ 小文 的胡琴是人所共知, 小文 太太又是名票。”
《國語辭典》:木偶戏(木偶戲)  拼音:mù ǒu xì
一种傀儡戏。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分为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等。
《漢語大詞典》:戾家
(1).外行。亦指外行的人。 宋 张端义 贵耳集卷上:“文人才士无以自见,碌碌无闻者杂进。三十年间,词科又罢,两制皆不是当行,京谚云‘戾家’是也。”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四司六局:“凡四司六局人祇应惯熟,便省宾主一半力,故常谚云:烧香点茶,掛画插花,四般闲事,不訐戾家。”
(2).职业演员。
《國語辭典》:梨园弟子(梨園弟子)  拼音:lí yuán dì zǐ
唐玄宗时对梨园歌舞艺人的称呼。《新唐书。卷二二。礼乐志十二》:「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宫女数百,亦为梨园弟子,居宜春北院。」后用以泛称演戏的人。唐。刘禹锡〈酬杨司业巨源见寄〉诗:「渤海归人将集去,梨园弟子请词来。」也称为「梨园子弟」。
《漢語大詞典》:李仁堂
(1930- )电影演员。山东诸城人。中学毕业后参加文工团。1975年后曾任河北省话剧院副院长、河北省剧协副主席。1980年起任北影厂演员。因主演影片《泪痕》,获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主演的影片还有《创业》《元帅之死》《子夜》等。
《漢語大詞典》:黎园子弟(黎園子弟)
泛指戏曲演员。黎,通“ 梨 ”。 清 金人瑞 《效李义山绝句》之四:“黎园子弟百无忧,入殿穿宫上翠楼。要见上皇求迭遍,却逢妃子看梳头。”参见“ 梨园弟子 ”。
分類:戏曲演员
《國語辭典》:梨园弟子(梨園弟子)  拼音:lí yuán dì zǐ
唐玄宗时对梨园歌舞艺人的称呼。《新唐书。卷二二。礼乐志十二》:「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宫女数百,亦为梨园弟子,居宜春北院。」后用以泛称演戏的人。唐。刘禹锡〈酬杨司业巨源见寄〉诗:「渤海归人将集去,梨园弟子请词来。」也称为「梨园子弟」。
《漢語大詞典》:笼口戏(籠口戲)
也称象生。 清 代一种由单人演员把自己笼闭在帷幕中进行口技的表演,是当时的相声流派之一。 侯宝林 《我和相声--答读者问》:“这种相声, 湖南 、 湖北 叫‘雨伞戏’、‘被服戏’, 四川 叫‘笼口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