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吃螺丝(吃螺丝)  拼音:chī luó sī
当播报员、演员、歌手等在演出时,发生念诵稿子、剧本、唱本不顺畅的情形。如:「新闻主播须在正式开播前,念熟新闻稿,免得吃螺丝。」
《国语辞典》:套票  拼音:tào piào
1.电影或戏剧等演出单位,选择适当节目配组,以整套方式出售的门票。
2.由邮政总局发行,取一套邮票中不同图案的单枚组成整体,另行印制发行的邮票。
《国语辞典》:案头剧(案头剧)  拼音:àn tóu jù
只纯供阅读为主,而非为了演出创作的戏剧。通常文学性强而表演性较弱。
《国语辞典》:义赛(义赛)  拼音:yì sài
为公益事项筹款而义务演出的体育竞赛。
《国语辞典》:晕台(晕台)  拼音:yūn tái
大陆地区指演员在演出时,因身体不适等原因而晕倒。
《国语辞典》:挂头牌(挂头牌)  拼音:guà tóu pái
1.指旧时戏班子演出时,名牌挂在剧院门口最前面的演员。借指演出的要角。如:「小吴在咱们剧团里,总是挂头牌。」
2.泛指头号人物。如:「这场棒球赛的打击,由他挂头牌。」
《国语辞典》:哈林式  拼音:hā lín shì
美国篮球中逗趣、耍宝式的特技演出。
《国语辞典》:打对台(打对台)  拼音:dǎ duì tái
旧时戏班间互相竞争,同时演出相同节目的对台戏,以比高下。后比喻互相竞争、较劲。如:「对面开了一家和我们性质相同的店,简直存心跟我们打对台。」
《国语辞典》:发诨子(发诨子)  拼音:fā hùn zi
演出滑稽的戏耍。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三。宰执亲王南班百官入内上寿赐宴》:「第四盏进御酒,宰臣百官各送酒,歌舞并同前。教乐所伶人,以龙笛腰鼓发诨子。」
《国语辞典》:斗牛阵(斗牛阵)  拼音:dòu niú zhèn
一种民俗表演阵式。演出者扮假牛,模仿水牛互斗的场面,配上锣鼓,喧哗热闹。如:「今年庙会活动,斗牛阵的演出最为精彩。」也称为「牵牛阵」。
《国语辞典》:餐剧(餐剧)  拼音:cān jù
大陆地区指在餐宴上演出的小型滑稽剧。如:「看餐剧表演使胃口大开。」
《国语辞典》:包档(包档)  拼音:bāo dǎng
将演出节目的档期承揽下来。如:「这家广告公司是专门包档作秀的。」
《國語辭典》:字幕  拼音:zì mù
电影、电视及戏剧演出等,在影片上或舞台两侧,用来说明内容情节或显示对白的文字。
《国语辞典》:剧幕(剧幕)  拼音:jù mù
演出时,挂于舞台上的布幕。可开合,以表示演出的开始或结束。
《国语辞典》:票戏(票戏)  拼音:piào xì
非职业性的业馀戏剧演员与乐师所做的戏剧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