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萍梗 拼音:píng gěng
萍梗随水漂流,不固定于土中。比喻居处不定。唐。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果州崔二十二使君开州韦大员外庾三十二补阙杜十四拾遗李二十助教员外窦七校书〉:「身方逐萍梗,年欲近桑榆。」唐。许浑 〈晨自竹径至龙兴寺崇隐上人院〉诗:「客路随萍梗,乡园失薜萝。」
《漢語大詞典》:漂零
(1).飘落,坠落。 宋 王安石 《纯甫出僧惠崇画要予作诗》:“酒酣弄笔起春风,便恐漂零作红雨。”
(2).凋零,衰败。 唐 刘商 《山中寄元二侍御》诗之一:“心期汗漫卧云扃,家计漂零水上萍。” 宋 欧阳修 《秋声赋》:“草木无情,有时漂零。”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一二:“七里虹桥腐草腥,歌鐘词赋两漂零。”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在左联结成的前后,有些所谓革命作家,其实是破落户的漂零子弟。”
(3).漂泊,生活不安定。 唐 杜甫 《寄柏学士林居》诗:“乱代漂零予到此,古人成败子如何。” 宋 苏轼 《过汤阴市得豌豆大麦粥示三儿子》诗:“漂零竟何适,浩荡寄此身。”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漂零风雨苦离家,愁杀无情白鼻騧。” 郭小川 《长江边上“五·七”路》诗:“说什么--‘漂零未定’,一个字‘愁’!革命者前进在斗争中,喜气洋洋,无愧无忧。”
(2).凋零,衰败。 唐 刘商 《山中寄元二侍御》诗之一:“心期汗漫卧云扃,家计漂零水上萍。” 宋 欧阳修 《秋声赋》:“草木无情,有时漂零。”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一二:“七里虹桥腐草腥,歌鐘词赋两漂零。”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在左联结成的前后,有些所谓革命作家,其实是破落户的漂零子弟。”
(3).漂泊,生活不安定。 唐 杜甫 《寄柏学士林居》诗:“乱代漂零予到此,古人成败子如何。” 宋 苏轼 《过汤阴市得豌豆大麦粥示三儿子》诗:“漂零竟何适,浩荡寄此身。”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漂零风雨苦离家,愁杀无情白鼻騧。” 郭小川 《长江边上“五·七”路》诗:“说什么--‘漂零未定’,一个字‘愁’!革命者前进在斗争中,喜气洋洋,无愧无忧。”
《漢語大詞典》:泛梗(汎梗)
亦作“泛梗”。 《战国策·齐策三》:“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子以为人,至歳八月,降雨下, 淄水 至,则汝残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则復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 淄水 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后因以“汎梗”喻漂泊。 唐 张说 《石门别杨六钦望》诗:“暮年伤泛梗,累日慰寒灰。” 唐 贾岛 《岐下送友人归襄阳》:“蹉跎随汎梗,覊旅到 西州 。”亦泛指漂浮的草木梗。 明 方孝孺 《东河驿值雪次茅长史白战体韵》:“瓦沟早滴为炊烟,水面难消因泛梗。”
《漢語大詞典》:浮客
(1).谓四处漂泊的人。 南朝 宋 鲍照 《吴兴黄浦亭庾中郎别》诗:“旅雁方南过,浮客未西归。” 唐 张继 《晚次淮阳》诗:“浮客了无定,萍流 淮 海 间。” 唐 皇甫冉 《送萧处士》诗:“长 河 隔旅梦,浮客伴孤云。”
(2).指寄居在地主庄园里的外地佃农。《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八》:“詔天下营田务,只许耕无主荒田,及召浮客,不得留占属县编户。” 宋 苏洵 《田制》:“富民之家,地大业广,阡陌连接,募召浮客,分耕其中,鞭笞驱役,视以奴僕。”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 宋 代地主的庄田,更加普遍地发展,大地主在庄上建房居住,形成庄院。所谓‘浮客’的佃户,寄住在地主的庄上。”
(2).指寄居在地主庄园里的外地佃农。《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八》:“詔天下营田务,只许耕无主荒田,及召浮客,不得留占属县编户。” 宋 苏洵 《田制》:“富民之家,地大业广,阡陌连接,募召浮客,分耕其中,鞭笞驱役,视以奴僕。”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 宋 代地主的庄田,更加普遍地发展,大地主在庄上建房居住,形成庄院。所谓‘浮客’的佃户,寄住在地主的庄上。”
《國語辭典》:流宕 拼音:liú dàng
1.流荡閒游。《文选。张协。七命》:「羁旅怀土之徒,流宕百罹之畴。」
2.放荡不知节制。《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上。序》:「意者多迷其统,取遣颇偏,甚有虽流宕过诞亦失也。」
3.文章流利纵肆。《文选。皇甫谧。三都赋序》:「托有于无祖构之士,雷同影附,流宕忘反,非一时也。」
2.放荡不知节制。《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上。序》:「意者多迷其统,取遣颇偏,甚有虽流宕过诞亦失也。」
3.文章流利纵肆。《文选。皇甫谧。三都赋序》:「托有于无祖构之士,雷同影附,流宕忘反,非一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