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出滞(出滯)
犹出蛰。国语·周语上:“阴阳分布,震雷出滞。” 韦昭 注:“滞,蛰虫也。”国语·周语下:“由是第之:二曰太蔟,所以金奏赞阳出滞也。”
《漢語大詞典》:滞魄(滯魄)
旧谓游荡而无所依归的魂魄。 宋 洪迈 《夷坚乙志·蜀州女子》:“妾本 汉州 段 家女……不幸以颜色见宠於主人,为主母生瘞于地下,閲数年矣,非 苏公 改葬,当为滞魄。” 明 高明 《琵琶记·一门旌奖》:“幽途渺渺,滞魄沉沉,谁与招魂。”
分類:游荡魂魄
《國語辭典》:滞固(滯固)  拼音:zhì gù
固执不通。《后汉书。卷三五。郑玄传》论曰:「守文之徒,滞固所禀,异端纷纭,互相诡激,遂令经有数家,家有数说。」《宋史。卷八五。地理志一》:「大率东人皆朴鲁纯直,甚者失之滞固,然专经之士为多。」
分類:固执变通
《漢語大詞典》:系滞(繫滯)
(1).束缚拘泥。 晋 葛洪 抱朴子·尚博:“变化不繫滞於规矩之方圆,旁通不凝阂於一涂之逼促。”
(2).羁留。 唐 李商隐 《上杜仆射》诗:“繫滞喧人望,便蕃属圣衷。”
(3).长久系念。 唐 吴融 《松江晚泊》诗:“客是凄凉本,情为繫滞枝。”
(4).悬挂弃置。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三十篇》:“庶几得以事事矣,而又絶之,是诚繫滞如匏瓜不食之物也。”
《國語辭典》:滞积(滯積)  拼音:zhì jī
1.因滞销而积存的货物。《左传。襄公九年》:「国无滞积,亦无困人。」汉。潘勖〈册魏公九锡文〉:「粟帛滞积,大业惟兴。」
2.郁积困顿的感觉。汉。蔡邕〈瞽师赋〉:「舒滞积而宣郁,何此声之悲痛兮。」
《漢語大詞典》:滞情(滯情)
积聚于胸中的感情。汉武故事:“帝滞情不遣,慾心尚多,不死之药,未可致也。”
《國語辭典》:蹇滞(蹇滯)  拼音:jiǎn zhì
艰难受挫,做事不顺利。宋。王禹偁〈还扬州许书记家集〉诗:「君不见近代诗家流,胡为蹇滞多穷愁。」
《漢語大詞典》:散滞(散滯)
谓散发积压的财物。《晋书·食货志》:“古人权量国用,取赢散滞,有轻重平糴之法。”
指遗留下来的零散之物。 汉 荀悦 申鉴·时事:“ 秦 之灭学也,书藏於屋壁,义絶於朝野,逮至 汉 兴,收摭散滞,固已无全学矣。”
《漢語大詞典》:释滞(釋滯)
谓解决疑难问题。 三国 魏 曹植 《辅臣论》:“辨博通幽,见传异度。德实充塞於内,知谋纵横於外。解疑释滞,剖散盘错者, 王司徒 朗 也。”《晋书·刑法志》:“法欲必奉,故令主者守文;理有穷塞,故使大臣释滞。” 唐 杨炯 《唐上骑都尉高君神道碑》:“排患而释滞,功成而不居。”
《漢語大詞典》:废滞(廢滯)
(1).废置不用;废弃。亦指被废弃的人或被搁置的事。左传·成公十八年:“始命百官,施舍、已责,逮鰥寡,振废滞,匡乏困。”宋书·礼志四:“良由国家多难,日不暇给,草建废滞,事有未遑。” 唐 元稹 《后湖》诗:“百年废滞所,一旦奥浩区。”
(2).偃伏。《淮南子·兵略训》:“故鼓鸣旗麾,当者莫不废滞崩阤,天下孰敢厉威抗节而当其前者?”
(3).停滞。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七节:“王田私属又加一个新货币,使大混乱上再一个大混乱,迫得农商失业,交易废滞。”
《漢語大詞典》:逋滞(逋滯)
(1).积压不流通。 晋 陆云 《答车茂安书》:“官无逋滞之穀,民无饥乏之虑。”
(2).指拖欠的赋税。 唐 韩愈 《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太原王公神道碑铭》:“上藉其实,俾统於 洪 ;逋滞攸除,姦讹革风。”
《漢語大詞典》:拥滞(擁滯)
留滞,阻滞;滞缓。宋书·刘穆之传:“ 穆之 内总朝政,外供军旅,决断如流,事无拥滞。” 唐 杜甫 《咏怀》之二:“拥滞僮僕慵,稽留篙师怒。”清史稿·兵志三:“緑营兵月餉不及防勇四分之一,升擢拥滞,咸辞兵就勇。”
《漢語大詞典》:重滞(重滯)
凝滞;阻塞。 宋 叶适 《兵总论二》:“方今国未见有难治之弊,敌未见有难破之验,徒以自困於兵,浸淫重滞,不能轻利。” 清 方东树 《书〈望溪先生集〉后》:“ 树 读先生文……而特怪其文重滞不起,观之无飞动嫖姚跌宕之势,诵之无鑑鏘鼓舞抗队之声。” 清 曾国藩 《林君殉难碑记》:“君悒悒内不能堪,而口独重滞。”
分類:凝滞阻塞
《漢語大詞典》:沦滞(淪滯)
(1).谓仕途阻塞,屈居下位。北齐书·司马膺之传:“以其疏简傲物,竟 天保 世,沦滞不齿。”北史·卢思道传:“ 思道 恃才地,多所陵轢,由是官途沦滞。”
(2).谓陷入苦境。 宋 洪迈 《夷坚丁志·淮阴民女》:“我乃彼家亡女也,沦滞冥路久。”
(3).指陷入苦境的人。 明 周履靖 《锦笺记·协计》:“愿将金手提沦滞,整法舟 蓝桥 普济。”
《國語辭典》:滞泥(滯泥)  拼音:zhì nì
1.拘泥、固执。《朱子语类。卷六七。易。纲领下》:「若先靠定一事说,则滞泥不通了。」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孩儿忒滞泥,不必再沉吟。待他得志后,方显老夫心。」
2.做事不敏捷,拖泥带水。如:「他做事滞泥,并不适合这个讲求效率的工作。」
分類:拘泥固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