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结晶(結晶)  拼音:jié jīng
1.物质从液态或气态形成晶体的过程。
2.引申为精神凝聚的成果。如:「他毕生的心血结晶都体现在这部小说里。」
《國語辭典》:饱和(飽和)  拼音:bǎo hé
1.当一物质溶解于另一物质中(二物质皆可为固、液、气态),达到最大溶解度而不能再溶解的状态。
2.当同一物质在密闭系统中的气相与液相(或固相)共存,而且保持平衡状态时,气体压力维保持定值,此种状态称为饱和。
3.泛指事物达到所能容许的最高限度。如:「就现有的生活空间而言,台北市的汽车数目已达到饱和的程度。」
《漢語大詞典》:稠稠
溶液浓的;粘的。例如:稠稠的糖浆。
分類:溶液
《國語辭典》:沉淀(沉澱)  拼音:chén diàn
化学上指某溶液遇其他溶液或气体时,产生不溶性的物质而析出的现象。此析出物为沉淀物。
《國語辭典》:输液(輸液)  拼音:shū yè
将液体如葡萄糖或生理食盐水经由静脉注入患者体内的治疗方法。
《国语辞典》:糖浆(糖浆)  拼音:táng jiāng
一种将蔗糖溶于水或其他水溶液所制成的浓溶液。在医药上,将药品溶于糖溶液中,以便服用。
《國語辭典》:浓缩(濃縮)  拼音:nóng suō
1.使溶液中的溶剂挥发而增高浓度。如:「浓缩果汁」、「浓缩洗衣粉」。
2.萃取作品的精华。如:「把这篇文章浓缩一下会更好。」
《國語辭典》:酸性  拼音:suān xìng
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水溶液具酸味,会与碱性物质及活性金属反应的性质。
《國語辭典》:糖水  拼音:táng shuǐ
1.将蔗糖溶于水,所制成的溶液。如:「小孩子最爱喝冰糖水。」
2.广东人称流质甜品为「糖水」。如绿豆汤、莲子汤、银耳汤等。
《国语辞典》:浸膏  拼音:jìn gāo
将生药浸在适当溶剂中,去渣,再将溶液浓缩去除溶剂所得的半固体或固体制剂。多供医药之用。如甘草浸膏。
《漢語大詞典》:沈种(沈種)
亦作“沉种”。 浸种,用清水或其他溶液浸泡种子,促使发芽。 明 高启 《春日怀江上》:“看近清明沉种日,野人何事不归耕?”
《國語辭典》:酏剂(酏劑)  拼音:yí jì
一种芳香、甜味、含15~50%乙醇的透明液剂。通常当矫味剂,如供医疗用则须含药品。
《国语辞典》:皂化  拼音:zào huà
油脂与碱在水溶液中加热发生作用,而生成甘油与脂肪酸的方法。
《漢語大詞典》:粘合剂
使两个物体互相黏合的物质,如各种胶、水玻璃以及赛璐珞的丙酮溶液等。
《國語辭典》:吸附  拼音:xī fù
以固体粒子吸附流体中某一成分的操作,称为「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