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99,分8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湘源
逢源
还源
法源
浚源
壑源
养源
源自
源本
济源
讨源
辞源
桃源洞
淳源
洞源
《骈字类编》:湘源
柳宗元游黄溪记见山水下下张九龄送使广州诗见海峤
《漢語大詞典》:逢源
形容办事顺利。语本孟子·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鲁迅 《〈准风月谈〉后纪》引 杨邨人 《聪明之道》:“他们也实在到处逢源,名利双收。”
分類:办事顺利
《漢語大詞典》:还源(還源)
(1).返归本源。宋书·乐志一:“曲全者禄厚,艺敏者位优,利以动之,则人思自劝,风以靡之,可不训自革,反本还源,庶可跂踵。”
(2).佛教语。由迷误而转入醒悟。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傅大士碑》:“时还乡党,化度乡亲,俱识还源,并知回向。” 唐 柳宗元 《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
《漢語大詞典》:法源
佛教语。法海真源,法性。 清 姚鼐 《重宿幽栖寺》诗:“南山东面最孤鶱,拄杖时攀问法源。”
《漢語大詞典》:浚源(濬源)
极深的本源。 唐 张说 《享太庙乐章·光大舞》:“肃肃艺祖,滔滔濬源。有雄玉剑,作镇 金门 。” 唐 权德舆 《祭李处士文》:“居易处厚,中明外宽。发於濬源,激为清澜。”
分類:本源
《骈字类编》:壑源
东溪试茶录建安郡东望北苑之南山丛然而秀高峙数百丈山起壑源口而西周抱北苑之群山迤逦南绝其尾岿然山阜高者为壑源头言壑源岭山自此首也壑源口者在北苑之东北南径数里有僧居曰承天有园陇北税官山其茶甘香特胜 米芾诗点尽壑源茶
《漢語大詞典》:养源(養源)
亦作“ 养原 ”。 保养本源,涵养本性。荀子·君道:“械数者,治之流也,非治之原也。君子者,治之原也。官人守数,君子养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 宋 苏辙 《示儿》诗:“志在要须命,身闲且养源。”
《国语辞典》:源自  拼音:yuán zì
来自于。如:「中国文字源自图画,再慢慢发展演变而完备。」
分类:源自来自
《漢語大詞典》:源本
根本;根源。隋书·音乐志上:“乐者……实升平之冠带,王化之源本。”南史·儒林传·沉峻:“凡圣贤所讲之书,必以《周官》立义,则《周官》一书,实为羣经源本。” 清 唐孙华 《次和酬恺功院长见怀一百韵》:“源本探《周雅》,芬香擷《楚词》。”
分類:根本根源
《骈字类编》:济源(济源)
元 元好问 涌金亭示同游诸君 济源盘谷非不佳,烟景独觉苏门多。
《國語辭典》:讨源(討源)  拼音:tǎo yuán
探究事物的本源。《文选。陆机。文赋》:「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
《國語辭典》:辞源(辭源)  拼音:cí yuán
书名。民国四年(西元1915)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综合性辞典。陆尔奎、方毅等主编,十二集,分正、续编。探求字与词的来源,故称为「辞源」。体例以单字为纲,逐字编列以其字冠首的复辞。各条多引古书作證。
《漢語大詞典》:桃源洞
(1).洞名。在今 浙江省 天台县 北。相传 东汉 时, 刘晨 、 阮肇 到 天台山 采药迷路,误入 桃源洞 遇见两个仙女,被邀至家中半年后回家,子孙已过七代。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冥录》。后因以指男女幽会的仙境。 唐 韩偓 《六言》诗之三:“忆泪因成别泪,梦游常续心游。 桃源洞 口来否?絳节霓旌久留。”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我与你笑相从,再休提误入 桃源洞 。”
(2).在 湖南省 桃源 县西南 桃源山 下,又名 秦人洞 , 白马洞 ,相传是 东晋 陶渊明 所记桃花源的遗址。
《漢語大詞典》:淳源
淳朴风俗的源流。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淳源上派,浇风下黷。” 吕延济 注:“淳和之源,自上流派,而浇薄之风,垢浊於下。”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淳源汩以长分,美恶作以异途。” 宋 苏舜钦 《太行道》诗:“淳源一破山岳碎,巧心遂去缘嶮巇。”
《骈字类编》:洞源
云笈七签六六韵合四四齐真九帝分号三十六天万气总隶普领群仙上极无崖无色下极洞源洞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