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全部 27分类词汇 27
《漢語大詞典》:瑁湖
湖名。在 华亭县 (今 上海 松江 )西,相传是 三国 吴 陆瑁 的养鱼池。 宋 梅尧臣 《陆瑁养鱼池》诗:“来观 瑁湖 水,乃是 陆生 居。”
《漢語大詞典》:鹤湖(鶴湖)
湖名。在 浙江 嘉善 境内。 明 胡山 《烟雨楼》诗:“ 鹤湖鹅湖 同济师, 平江 吴江 各传矢。” 清 蒲松龄 《李淡庵图卷后跋》:“既而解甲作牧,初释褐於 鹤湖 ,与 浙 有缘。”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浙江三·嘉兴府》:“ 鹤湖 ,在县( 嘉善县 )西北三十里,又西北六里即 分湖 也。”
《國語辭典》:甓社湖  拼音:pì shè hú
湖泊名。位于江苏省高邮县西北,与高邮湖相连,为淮水入长江的水道。
《國語辭典》:甓社珠  拼音:pì shè zhū
相传宋嘉祐中,扬州甓社湖有蚌珠大如拳,天晦多见,如旭日所照,不可正视。见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一。异事》。
《漢語大詞典》:莺脰湖(鶯脰湖)
亦作“鸎脰湖”。
(1).湖名。在 江苏省 吴江市 ,以湖形似莺脰得名。儒林外史第十二回:“不日要设一个大会,遍请宾客游 鶯脰湖 。” 清 赵翼 《题黄道婆祠》诗:“君看 鶯脰湖 边月,夜夜寒灯剔短釭。”亦省作“ 鶯脰 ”。 清 钱谦益 《冬日嘉兴舟中戏示惠香》诗之一:“理曲近怜 鶯脰 水,弄花遥惜 马塍 风。” 清 陈维嵩 《燕归慢·松陵道上追感计甫草赵山子两孝廉》词:“来朝过 鶯脰 ,好拨棹破晴空。”
(2).湖名 浙江省 鄞县 广德湖 的旧称。 宋 曾巩 《广德湖记》:“﹝ 鄞县 广德湖 ﹞其旧名曰 鸎脰湖 ,而今名, 大历 八年令 储仙舟 之所更也。”
《漢語大詞典》:梅湖
湖名。 唐 李白 《送友人游梅湖》诗:“送君游 梅湖 ,应见梅花发。” 王琦 题解:“初学记:‘ 始兴 有 梅湖 。’北堂书钞:‘《地理志》云: 梅湖 者,昔有梅筏沉於此湖,有时浮出,至春则开花流满湖矣。’玩诗内‘ 新林浦 ’、‘ 金陵 月’之句,此地当与 金陵 相近。”
分類:湖名题解
《漢語大詞典》:石鱼湖(石魚湖)
湖名。在 湖南省 道县 。 唐 元结 《石鱼湖上醉歌》:“ 石鱼湖 ,似 洞庭 ,夏水欲满 君山 青。”
《漢語大詞典》:十刹海
湖名。 北京 名胜之一。 清 富察 敦崇 《燕京岁时记·十刹海》:“ 十刹海 俗呼 河沿 ,在 地安门 外迤西,荷花最盛…… 德胜桥 以东,昔 成亲王 府、今 醇亲王 府前者,谓之 后海 ,即所谓 十刹海 者是也。 三座桥 以东、 响闸 迤左者,谓之 前海 ,即所谓 莲花泡子 者是也。今之游者但谓之 十刹海 焉。” 潘飞声 《二闸泛舟至听水处啜茗放歌》:“此地远胜 十刹海 ,《水调》度曲歌扣舷。”参见“ 什刹海 ”。
《漢語大詞典》:什刹海
也写作“十刹海”。在 北京市 西城区 。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称。 元 代名 海子 ,为一宽而长的水面, 明 初缩小,后逐渐形成 西海 、 后海 、 前海 ,三海水道相通。自 清 代起就成为游乐消夏之所。三海碧波荡漾,岸边垂柳毵毵,远山秀色如黛,风光绮丽,为燕京胜景之一。
《漢語大詞典》:鹊山湖(鵲山湖)
湖名。在 山东省 历城县 鹊山 南麓。 唐 李白 《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诗 王琦 题解:“《山东志》: 鹊山湖 ,在 济南府 城北二十里。”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山东二·济南府》:“ 鹊山湖 ,府北二十里。湖北岸有 鹊山 ,因名。”
《漢語大詞典》:九鲤湖(九鯉湖)
湖名。在 福建 仙游县 东北。相传 汉 代 何氏 九兄弟炼丹湖侧,各乘一鲤登仙而得名。见《兴化府志》。 唐 徐寅 有《春入鲤湖》诗, 宋 郑樵 有《游九鲤湖》诗, 明 徐弘祖 有《游九鲤湖日记》
《國語辭典》:咸水湖(鹹水湖)  拼音:xián shuǐ hú
流水将土中盐分溶解后,搬运入内陆湖,使湖水盐分日益增高,形成咸水湖。如亚洲的里海。缩称为「咸湖」。
《漢語大詞典》:渤鞮海
湖名。初学记·地部中·海:“按 北海 ,大海之别有瀚海。翰海之南,小水名海者,则有 渤鞮海 、 伊连海 、 私渠海 ……后汉: 竇宪 伐 匈奴 ,至 渤鞮海 。”按,今本后汉书作“比鞮海”。
分類:湖名
《漢語大詞典》:迦坚茶寒(迦堅茶寒)
湖名。一名 揭揭察哈 。在 蒙古 和林 之北,即今之 察罕池 。又殿名。为 元 代初年所建,在 和林 北七十馀里。元史·太宗纪:“﹝九年﹞夏四月,筑 扫隣城 ,作 迦坚茶寒殿 。”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迦坚茶寒:“《太宗纪》:九年丁酉春,猎于 揭揭察哈 之泽;其年四月,筑 埽隣 ,作 迦坚茶寒殿 。 揭揭察哈 ,即 迦坚茶寒 也。译音无定字,史家不能攷正,后世遂以为两地矣。《地理志》: 迦坚茶寒殿 ,在 和林 北七十餘里。”
分類: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