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湖南使者,失名。高宗绍兴末为荆湖南路转运司属官,驻衡州。事见《夷坚三志辛》卷四。
冯吉亨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慈溪人,字伯通,号湖南居士。永乐十三年进士。试兵科给事中,辞不就,乞任教职,任龙泉教谕,官至青州府教授。卒年八十一。
维基
冯吉亨(14世纪—15世纪),字伯通,浙江宁波府慈溪县人。冯吉亨是永乐十二年(1414年)举人,十三年(1415年)联捷进士,获授兵科给事中但推辞不就,改任龙泉教谕,教学有法、澹泊自持,九年后考绩本拟迁任礼科给事中,他却推辞,改任青州教授,教育士子如在龙泉一样,学使来临发现门廷没有除草,询问道:「绿满庭前,教官何事?」他回答:「教官若果耐烦,不会接受此职。」龙泉、青州都让他入祀名宦祠,致仕回乡后归隐慈湖南边,以吟咏自娱,人称「湖南居士」,八十一岁才去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1—1575 【介绍】: 明应天府高淳人,字子成,号湖南。韩叔阳子。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佐理工程时,杜绝宦官从中侵吞假冒等积弊。累迁为衢州知府。初莅任,即问民间疾苦。乃举明大义、正职守、实节省、复成法、议赋役、讲实政、广储蓄、修武备八事告谕吏民,而尤以敦风俗、育人才为先。寻病重,仍力病办公,发粟赈荒,倦倦以百姓为念。
维基
韩邦宪(1541年—1575年),字子成,号湖南,应天府高淳县人,军籍。应天府乡试第三十八名举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中式己未科会试第二百四十六名,二甲第六十七名进士。户部观政,授工部屯田司主事,督修明永陵,四十三年春晋虞衡司员外郎,次年养病回籍。丁父忧,隆庆元年(1567年)祖母王氏去世,四年母亲去世,服除,六年起补刑部山西司员外郎,六月稍迁署浙江司郎中事,八月事授刑部郎中,十一月出官浙江衢州府知府,次年二月到任,卒于官,享年三十五。

人物简介

简介
内藤湖南(日文:ないとう こなん,罗马字:Naitō Torajirō ;1866.8.27-1934.6.26),本名虎次郎,字炳卿,号湖南,后以“湖南”之号行于世,出生于陆奥国马毛内村(今秋田县鹿角市)。是日本近代中国学的重要学者,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创始人之一。内藤湖南在中国历史的宏观方面,有两大见解:一系空间上的“文化中心移动说”;一系时间上的“唐宋变革说”。内藤湖南在中国学方面,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从对中国稀见古籍史料的搜求、考证、编辑、出版,到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时代划分,对中国文化发展趋势的论证,对中国近代史重大事件的分析、评论,以及在中国史学史、美术史、目录学、敦煌学、满蒙史地等领域,也都卓有建树。
《漢語大詞典》:彭德怀
(1898-1974)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湖南湘潭人。1916年入湘军当兵。1923年毕业于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平江起义。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军长、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红一方面军司令员、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先锋军司令员、八路军副总指挥、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西北野战军和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参与创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开辟华北抗日根据地,指挥百团大战和保卫延安等战役,并在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建国后,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9年在庐山会议和中共八届八中全会上遭到错误批判,被免去国防部长职务。“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严重迫害,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予以平反昭雪,恢复名誉。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著有《彭德怀自述》
《漢語大詞典》:社木砦
故址在今 湖南省 常德市 东。相传因 汉光武帝 刘秀 在此植木得名。 宋 时在此驻兵戍守。 绍兴 四年(1134年)曾被农民起义军 杨么 所攻破。宋史·高宗纪四:“﹝秋七月﹞癸丑,湖贼 杨钦 等破 社木砦 ,官军败却,小将 许筌 战殁。”
《漢語大詞典》:舒新城
(1892-1960)出版家。湖南溆浦人。1917年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毕业,曾任中学教员和大学教授。1928年主持《辞海》(1936年版)编纂工作,后任中华书局编辑所所长兼图书馆馆长。建国后任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主任,《辞海》编委会主任委员。编著还有《中华百科辞典》《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等。 【舒新城(1892-1960)】出版家。湖南溆浦人。1917年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毕业,曾任中学教员和大学教授。1928年主持《辞海》(1936年版)编纂工作,后任中华书局编辑所所长兼图书馆馆长。建国后任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主任,《辞海》编委会主任委员。编著还有《中华百科辞典》《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等。
《漢語大詞典》:邵阳市
在湖南省中部、资水同邵水汇合处,湘黔铁路有支线通此。1950年设市。人口55.3万(1995年)。为湖南省中部物资集散中心和重要工业城市。特产黄花、百合、无核蜜橘。名胜古迹有双清胜览、六头岭、桃花洞、东塔、北塔、水府庙等。
《漢語大詞典》: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1927年10月,毛泽东率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到井冈山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起义农军在宁冈砻市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后,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同年5月成立了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和湘赣边界苏维埃政府。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红五军主力到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师。井冈山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多次“会剿”。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后,留下的红五军和红四军三十二团在井冈山坚持斗争。
《漢語大詞典》:洛夫
(1928- )诗人。湖南衡阳人。1948年入湖南大学学习。1949年去台湾。参与创办诗刊《创世纪》,后任总编辑。曾入海军服役。后任教于东吴大学。著有诗集《灵河》《石室之死亡》,散文集《一朵午荷》,诗论《诗的创作与鉴赏》等。
《漢語大詞典》:马王堆汉墓(馬王堆漢墓)
西汉 前期墓葬,位于今 湖南省 长沙市 东郊 马王堆 。1972-1974年先后两次发掘了三座墓,为 軑侯利苍 及其家属的墓地。三墓以一号墓规模最大,且保存完好。出土女尸保存之佳,非常罕见。三号墓形制同一号墓,但规模较小,保存情况较差,男尸仅存枯骨,此墓出土了《易经》老子和天文、相马、医学等帛书,计二十馀种十二万多字,还有三幅地图。两墓所出彩绘帛画、丝织品、乐器、漆器等,均是重要发现。规模较小的二号墓,保存很差,随葬器物残存不多。 马王堆 汉 墓的发掘,为研究 西汉 初期的历史,考查当时手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文化艺术和社会礼俗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漢語大詞典》: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
西汉帛画。1972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画幅呈“丁”形。上部绘有日中金乌、月中蟾蜍、蛇身人首像等。中部为体盖翼鸟下两人跪迎一老妇,三女后侍。下部表现力士擎物、双龙相环、人首鸟身像等。色彩丰富华丽。
《漢語大詞典》:门画鸡儿(門畫雞兒)
在门上画鸡以避鬼祟,古时 湖南 、 湖北 一带的一种迷信风俗。 元 张国宾《罗李郎》第三折:“好门面,好铺房,好库司,门画鸡儿,行行买卖忒如斯。”参阅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
湖南
【佛学大辞典】
(人名)青原山行思之法嗣,石头希迁。在湖南,其道大振,以对于江西之马祖,时称为江西湖南。无尽灯论上曰:「江西与湖南,儿孙满天下。」